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光催化粒子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光催化粒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500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33569.2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光催化粒子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光催化粒子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混合浆料;(2)将泡沫球涂覆上混合浆料;(3)将涂覆后的泡沫球转移至氯化钙水溶液中浸泡;(4)将浸泡后的泡沫球取出并洗涤,得到单层碳基粒子;(5)制备多层外壳碳基粒子。本发明中通过加入碳材料改性外壳具有高吸光率,能够实现宽谱高效吸收,决定其优良的光热性能;加入类石墨相氮化碳赋予粒子光催化能力,同时其作为一种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能带结构易于调整、适应性高,兼顾催化性能与成本。选用高多孔、低密度低导热的EPS泡沫球作为漂浮基底和核,实现界面加热、增强热定位。

    一种两面体界面光蒸馏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81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62099.4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面体界面光蒸馏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装置包括作为界面光热转换部件的碳黑改性PVDF复合膜,碳黑改性PVDF复合膜的下方设有供水部件,供水部件的下方设有支撑部件。该制法为:将炭黑分散液喷涂于PVDF复合薄膜的亲水侧表面,获得碳黑改性的PVDF复合膜,将供水部件放置于碳黑改性的PVDF复合膜的下方,在供水部件的下方放置支撑部件,制得。本发明将具有单侧疏水性的PVDF复合膜碳黑改性作为界面光热转换部件,具有疏水/亲水两面异性界面,盐分不能到达材料蒸发表面,能够有效防止盐沉积的现象,可以实现彻底的盐水分离;本发明具有优良的界面光蒸馏性能与耐盐性能,可以适应高含盐废水的稳定处理。

    一种海藻酸钠改性的两亲性羽毛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621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80592.4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酸钠改性的两亲性羽毛,所述羽毛的一面均匀覆盖有一层海藻酸钠。本发明还公开了海藻酸钠改性的两亲性羽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藻酸钠粉末分散到溶剂中,振荡混匀,超声后得到高分散度的海藻酸钠溶液;(2)将无水乙醇分散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振荡混匀,超声后得到高分散度的混合溶液;(3)将混合溶液喷涂到羽毛的一面,真空热烘干后得到最终产物。两亲性的羽毛可加速水的输送和减少热量的损耗;海藻酸钠和羽毛均为可生物降解材料,环保无毒,且便宜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室温操作,成本较低,环保无毒,所得两亲性羽毛有着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和抗盐性能,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种过滤细颗粒物用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10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57338.7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细颗粒物用石墨烯改性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该无纺布包括无纺布衬底,无纺布衬底上沉积有羧化壳聚糖,羧化壳聚糖上组装有氧化石墨烯,石墨烯改性无纺布为多孔疏松结构。该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羧化壳聚糖溶液;(2)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3)将无纺布浸入到羧化壳聚糖溶液中,经过冷冻干燥、真空热烘干,得到沉积有羧化壳聚糖的改性无纺布;(4)将步骤3中得到的改性无纺布浸入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经过冷冻干燥、真空热烘干,最终得到石墨烯改性无纺布。该无纺布在提高细颗粒物的吸收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压降,压降最低可达10Pa,其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实际应用。

    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88879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20078906.X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包括蒸发组件和收集装置;蒸发组件包括海水罐和光热材料,光热材料设置于海水罐的上表面,光热材料包括羽毛,羽毛靠近海水罐的一侧覆设有亲水层;收集装置包括冷凝罩和储水罐,冷凝罩架设于蒸发组件的上方,储水罐连接在冷凝罩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耐用性好,羽毛表面的疏水性解决了太阳能界面蒸发的盐沉积问题,不会造成堵塞或影响材料对光的吸收,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海水淡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808196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23187830.4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海水淡化领域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用于漂浮于海面的收集容器、连接管和蒸馏水收集器;所述收集容器密闭设置;所述收集容器底部设有通孔和蒸发膜;所述蒸发膜覆盖于所述通孔上;所述蒸发膜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疏水层和亲水层;所述连接管一端连通至所述收集容器的底部;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蒸馏水收集器;通过蒸发膜利用太阳能对海水进行蒸发,通过蒸馏水收集器对蒸馏水进行收集,本装置利用太阳淡化海水,具有绿色环保、易于操作和维护和成本低的特点,同时本装置可以规模化应用,实现淡水的高效产生。

    一种带有滑动板的固相萃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293839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861119.6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滑动板的固相萃取装置,该装置在收集废液的同时可以放置收集管,且保持收集管的干净,简化了操作步骤。该装置包括由上盖板和集液槽组合而成的密封结构,上盖板上装有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柱进口与供液装置连接;集液槽内设有萃取支架,该萃取支架设有漏孔并设有收集管,集液槽底出液口连接缓冲瓶和真空泵,所述萃取支架为滑动式萃取支架,该滑动式萃取支架通过前、后滑轨设置集液槽的前壁和后壁上;该滑动式萃取支架的左端或右端与集液槽的侧壁之间留有活动间距,该滑动式萃取支架可沿前后滑轨在所述间隙内左右移动,以控制操作时收集管和萃取柱的对正或错位。

    一种基于减污降碳的生物质炭复合生态浮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997860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20790376.7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减污降碳的生物质炭复合生态浮床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浮板层、填料层和微纳米曝气层;所述浮板层位于待处理污染水体的水面上,浮板层内设置有开孔,开孔内设置有网兜,网兜内种植有莎草科植物;所述填料层包括六面牛筋网、生物质炭填料;所述六面牛筋网固定连接在浮板层的下方;所述生物质炭填料填充在六面牛筋网内;所述微纳米曝气层包括牛筋水箱、排水口、电磁式交流空气泵以及橡胶曝气管;所述牛筋水箱底部开口,所述牛筋水箱固定连接在六面牛筋网的下方;所述排水口设置在牛筋水箱的一侧;所述电磁式交流空气泵安装在六面牛筋网内;橡胶曝气管固定在牛筋水箱底部的开口处,与电磁式交流空气泵通过导管相连。

    悬浮式太阳能净水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623360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200447.7

    申请日:2020-09-30

    Inventor: 胡晓珍 于水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悬浮式太阳能净水装置,设置在水体表面,包括壳体、光热蒸发组件和悬浮组件;所述壳体包括顶壳和底壳,所述顶壳采用透明罩结构,所述底壳内壁设有反光层,底壳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进水孔;所述顶壳和底壳之间形成一个腔体;所述光热蒸发组件包括蒸发盘和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竖直设置在蒸发盘和底壳之间,输水管下端连接底壳的进水孔,输水管上端将所述蒸发盘固定支撑在腔体内;所述蒸发盘采用由亲水材料形成的盘状结构,内部或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输水管内部填充有亲水材料,用于将水体经输水管引入蒸发盘;所述悬浮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壳外周壁的浮圈和设置在底壳外侧下部的平衡配重。

    一种太阳能高浓度盐水脱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136424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20843794.2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高浓度盐水脱盐装置,包括透明罩体,所述透明罩体内底部空间由竖直的隔板分隔为蒸发槽和冷凝收集槽,透明罩体内部顶端设有从蒸发槽一端向冷凝收集槽一端向下倾斜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收集槽底部设有实心底板;所述蒸发槽内放置有自清洁集成粒子蒸发器,所述自清洁集成粒子蒸发器包括多个球形的自清洁粒子,每个自清洁粒子包括泡沫芯和其表面包裹的光热转化蒸馏外壳;所述蒸发槽底部设有透水底座,所述脱盐装置放置于水体上时,透水底座浸没于水中,除透水底座以外的装置主体漂浮于水面。本装置实现了在高浓度盐水脱盐处理中的高效运行,同时能够盐分自清洁,拥有耐盐性、长期稳定性,并兼顾成本,适合规模化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