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LAN频段的微带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026575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910669212.1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LAN频段的微带带通滤波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层设有微带线结构,下层覆有金属地板;微带线结构包括: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以及第三谐振单元;第一谐振单元包括第一矩形微带线框和第二矩形微带线框,其中一边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二矩形微带线框置于第一矩形微带线框内且间隔一定距离,第一矩形微带线框和第二矩形微带线框之间通过穿过第二缺口的微带连接线连接。本滤波器通过在第一谐振单元对称轴处放置一开路枝节,在其两侧放置两个短路枝节,形成新的谐振频点;并在阻带产生一个新的传输零点,提高了通带外抑制能力;用两个并联枝节替换开路枝节,并进行弯折曲流技术,使滤波器的尺寸减小。

    一种低剖面波束切换智能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828177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810008590.0

    申请日:2018-01-04

    Inventor: 王友保 韦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剖面波束切换智能天线,包括印刷在同一介质基板上的一个激励单元和六个寄生单元,激励单元为由上层天线单元和下层天线单元耦合构成的圆极化全向天线,且上层天线单元和下层天线单元的整体是由中心馈源以及周向间隔60°环绕中心馈源的六个激励天线和连接相应激励天线与中心馈源的微带传输线组成;六个寄生单元印刷在激励单元中的上层天线单元的外侧,并且以周向间隔60°围绕在激励单元的四周,每个寄生单元均由偶极子天线和焊接在该偶极子天线两臂中间的PIN二极管组成,且偶极子天线的两臂呈120°夹角摆放;低剖面波束切换智能天线通过改变不同寄生单元中的PIN二极管导通或断开的工作状态来改变放置在中心的激励单元的水平极化方向。

    一种波束切换智能天线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920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810008598.7

    申请日:2018-01-04

    Inventor: 王友保 韦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束切换智能天线,包括一个激励单元和四个寄生单元,一个激励单元和四个寄生单元均为站立式设置,激励单元立于中心,四个寄生单元立于激励单元四周,每一寄生单元与激励单元间的距离相等;激励单元为全向平面印刷偶极子天线;它包括印刷在激励介质基板上的激励上平面偶极子天线臂和激励下平面偶极子天线臂;寄生单元为寄生平面印刷偶极子天线,它由寄生偶极子天线的两臂以及焊接在该偶极子天线两臂中间的PIN二极管组成,波束切换智能天线通过改变不同寄生单元中的PIN二极管导通或断开的工作状态来改变激励单元的水平极化方向,使激励单元的带宽、增益和辐射方向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全向辐射转成定向辐射,实现天线系统的智能化。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阵列天线能量调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0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811609067.X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阵列天线能量调配方法。建立发射端阵列天线模型和收发天线传输系统;建立基于S散射矩阵的目标函数和适应度函数,S散射矩阵中包含发射端阵列天线的幅值和相位信息;根据建立的基于S散射矩阵的适应度函数实施遗传算法,求解出最优解,据此获得发射端阵列天线的最优幅值和相位,实现在能量传输效率最大化情况下的能量调配;对发射端阵列天线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在最优参数下阵列天线能量调配的性能。本发明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快速找到阵列天线最优幅值和相位,实现在能量传输效率最大化情况下的能量调配。

    一种立体结构八频段手机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833647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19828.4

    申请日:2018-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结构八频段手机天线,包括介质基板、金属地板和天线结构,金属地板和天线结构分别设于介质基板上且位于介质基板同一侧;所述天线结构包括L型馈电枝节、地板引出枝节和环形耦合枝节;所述L型馈电枝节通过设于其端部的馈电点与金属地板连接;所述地板引出枝节包括蛇形主体枝节和于主体枝节端部分叉的第一、第二末端枝节,第一末端枝节其长枝节所在平面与主体枝节所在平面垂直、短枝节所在平面与主体枝节所在平面平行,蛇形主体枝节的另一端为与金属地板连接的接地点;所述环形耦合枝节为U型,U型端部连接在蛇形主体枝节上。该天线不需要额外的集总元件,生产方便,结构更紧凑,且通信频段覆盖广。

    一种新型多频MIMO手机天线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2906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91056.X

    申请日:2016-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2 H01Q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频MIMO手机天线,包括一种新型多频MIMO手机天线,包括长方形的天线地板,天线地板的两个长边上各设置有两个第二类方块,天线地板的一个短边上设置有第一类方块,天线地板的另一个短边上设置有第三类方块,第一类方块上覆盖有第一天线单元,四个第二类方块上各覆盖有一个第二类天线单元,第二类天线单元包括第二天线单元、第三天线单元、第四天线单元和第五天线单元,第三类方块上覆盖有第六天线单元。本发明通过改变天线单元各个枝节的长度、馈电点和短路点的相对位置来调节天线的频段、带宽、增益和辐射方向图,通过改变各个天线单元的距离和位置来调节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以使得天线系统达到所要求性能。

    一种小型化高隔离三频段六路微带合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5816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04308.1

    申请日:2016-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高隔离三频段六路微带合路器,其特征是,包括基板,基板的背面覆铜接地,正面设置有微带线路,所述微带线路包括三个频段的滤波器和功分器,所述三个频段的滤波器在端口一处共用一根输出馈线,各滤波器的输入馈线连接与之相同频段的功分器的输入端口,每个频段的功分器引出2个输出端口。本发明合路器,因为三个频段的滤波器采用了谐波抑制理论技术,从而提高了合路器的隔离度;三个滤波器在端口一处共用一根输出馈线,且不需要额外的匹配电路,因此减小了合路器尺寸;三个不同频段的功分器可以为不同的阵列天线系统馈电,从而可以对不同的阵列天线系统合路。

    一种“动中通”卫星移动通信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243742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73953.1

    申请日:2011-09-16

    Abstract: 一种“动中通”卫星移动通信天线,属于卫星通信微波天线和信号处理领域。该卫星移动通信天线包括机械伺服系统驱动的天线径向移动底盘、相控阵天线阵列、相控阵天线馈电系统及俯仰角调节支架和人工左手超材料天线罩,其中相控阵天线阵列与天线径向移动底盘之间由俯仰角调节支架相连,同时俯仰角调节支架或天线径向移动底盘上附有相控阵天线馈电系统,人工左手超材料天线罩加载于相控阵天线阵列之上。在精密电子跟踪中采用低成本、少单元相控阵天线阵列,通过增加人工超材料天线罩技术提高相控阵天线增益,以达到高质量卫星移动通信的目的。

    一种多辐射模谐振天线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183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848169.5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辐射模谐振天线,包括介质基板以及覆于介质基板上表面的天线结构,所述介质基板与天线结构的尺寸大小上下对应;所述天线结构包括直线天线,所述直线天线的一侧设置与其垂直的第一枝节、第二枝节和第三枝节,所述第一枝节位于直线天线的中线位置,长度长于第二枝节及第三枝节,第二枝节和第三枝节在第一枝节的两边对称设置,形状、尺寸一致,所述第二枝节与直线天线的连接处,与距离其最近的端部之间设有馈电端口。首先,本天线能够将辐射器中可能的模态激发出来,不仅仅激励出奇阶,抑制偶阶,同时,宽带带宽得到大幅提高;其次,本天线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全向性辐射性能,同样也能够保持较高的增益效果。

    一种带宽恒定的四阶交叉耦合微带可调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6404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99553.2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宽恒定的四阶交叉耦合微带可调带通滤波器,包括位于介质基板上的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三谐振器、第四谐振器、第一耦合馈线、第二耦合馈线;各谐振器一端加载变容二极管,各谐振器通过适当的折叠并设置合适的间隙来实现耦合部分的设计,各谐振器两两之间的馈电方式采用的是耦合馈电的方式,该滤波器的通带两侧各有两个传输零点,滤波器的带外抑制良好,可以为恒定带宽的微带可调谐滤波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