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9455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42176.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2F9/14 , C02F3/30 , C02F3/34 , C02F3/12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循环双缺氧多相流化脱氮除磷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内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均开设有孔洞,下隔板与反应装置底部之间为厌氧区,下隔板与上隔板之间为缺氧‑好氧区,上隔板与反应装置顶部之间为沉淀区;贯穿反应装置设置有搅拌杆,反应装置顶部设有驱动搅拌杆转动的电机,位于厌氧区和缺氧‑好氧区内的搅拌杆上设有搅拌扇叶;反应装置上的厌氧区位置设置有进水口,反应装置外部设有原水箱,原水箱与进水口之间设有进水管;反应装置上的沉淀区位置设置有取样口。本发明中,水流自下而上,减少了推流式进水成本;同等条件下与传统工艺装置相比,节约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70759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1536937.2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52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控制工程,具体公开了一种微氧多相流化工艺低温脱氮除磷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反应装置内设有若干扇叶,厌氧区和缺氧区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扇叶;反应装置外设有水槽,水槽上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连通厌氧区,第二进水管连通缺氧区;沉淀区上还设有污泥排出管道,厌氧区与污泥排出管道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道。本发明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两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污水,可以成功克服硝化菌和聚磷菌污泥龄冲突的问题,同时整个装置内还存有气固液三相。
-
-
公开(公告)号:CN1127075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36937.2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控制工程,具体公开了一种微氧多相流化工艺低温脱氮除磷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反应装置内设有若干扇叶,厌氧区和缺氧区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扇叶;反应装置外设有水槽,水槽上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连通厌氧区,第二进水管连通缺氧区;沉淀区上还设有污泥排出管道,厌氧区与污泥排出管道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道。本发明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两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污水,可以成功克服硝化菌和聚磷菌污泥龄冲突的问题,同时整个装置内还存有气固液三相。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57362.8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垂流化直流微氧内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三个隔板和曝气装置;三个隔板由下向上依次固定在筒体内,将筒体分为四个区域,由下向上依次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厌氧区和缺氧区内均设有可旋转的搅拌件;曝气装置安装在好氧区,向好氧区内通气;位于厌氧区的筒体的侧壁开设有污水进水口,厌氧区与缺氧区之间的隔板开设有厌氧区出水口,缺氧区与好氧区之间的隔板开设有缺氧区出水口,好氧区与沉淀区之间的隔板开设有好氧区出水口,位于沉淀区的筒体的侧壁开设有净水出水口;三个隔板均相对于水平的筒体底面倾斜设置,且相邻的两个隔板倾斜的方向相反。本发明具有DO利用率高、运行成本小以及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097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09273.1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E03F1/00 , E03F5/06 , E03F5/14 , A01G25/16 , G01D21/02 , C22C30/02 , C22C32/00 , C02F9/14 , C02F101/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雨水花园无动力初雨除污光驱灌溉系统,包括地面土壤层、雨水暂时贮存区、除污区、泥沙沉淀区、蓄水区,地面土壤层上种植有植被,该植被处设有自动喷淋系统,雨水暂时贮存区与地面土壤层之间设有雨水管道,蓄水区上设有纯净水管道,纯净水管道上具有水泵,纯净水管道连通于自动喷淋系统,除污区内置除污层,处于除污层上方部分分别与雨水暂时贮存区和泥沙沉淀区连通,处于除污层下方部分与蓄水区连通。本发明将多个处理系统集成一个大的体系,体系中融入了光驱动雨水灌溉系统,不仅充分利用与水资源,使其在干旱条件下发挥雨水的“海绵效应“,还可以节约资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