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722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87241.7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水平面二维旁瓣抑制方法,属于合成孔径雷达(SAR)信号处理领域。该方法基于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三维成像目标响应函数的特点,在共焦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总体最小二乘迭代法得到二维旁瓣抑制滤波函数,从而对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水平面二维高旁瓣进行抑制。此旁瓣抑制方法在不损失分辨率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小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二维水平高旁瓣(使得峰值旁瓣比从‑7.9dB降到‑20dB左右,积分旁瓣比从‑4.79dB降到‑20dB左右),提高了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的成像和干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48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570833.1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双偏振雷达数据、雨滴谱数据、雨量计数据,利用神经网络及Logistic多元回归法,实现双偏振雷达降水量的自适应最优化反演,可最优选择降水反演公式,得到高精度雷达降水量数据,从而很好的应用到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预报中。另外,本方法自适应性较好,无需根据天气过程改变参数设置,由雨滴谱数据、双偏振雷达观测数据和雷达覆盖范围内的雨量计数据,可实现双偏振雷达降水量优化反演。并且,方法受降水系统个例及数据测量精度的影响较小,可应用于地基雷达任意探测位置,具有较高的降水估测精度以及较好的普适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60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87203.4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场摄像技术的三维雨滴谱仪及其运行工艺和应用,所述三维雨滴谱仪包括两套结构完全相同的光场探测系统,所述光场探测系统包括光源系统、2个遮光罩、光场采样区、光场采样区外壳以及光场接收处理系统;所述2个遮光罩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光场采样区外壳相对的两侧,所述光源系统和所述光场接收处理系统分别安装在所述2个遮光罩的另一端,所述光场采样区设置于所述光场采样区外壳内部;所述两套光场探测系统以同一个光场采样区为中心点互相垂直设置。本发明的三维雨滴谱仪具有高精度,低成本,操作简单等优点,并且可实现自动观测,可在两个垂直方向上同时进行观测,探测结果精确度高,易于维护,不易损坏,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83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10621.7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传感器降水估计融合方法,首先基于小波域HMT模型自适应滤波的方法分别进行雷达(DPR/GR)降水估计数据和雨量计数据融合;然后将经雨量计滤波后的DPR和GR降水估计数据在小波域进行多尺度分解和融合,得到高精度高分辨率降水估计结果。本发明的融合过程考虑了不同传感器降水估计的不确定性、降水数据的小波域统计和几何特征,融合的结果降低单一传感器不确定性的同时,可更好的保持和重建强降水极值、小尺度变化等细节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78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10262.5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小波域正则化的地基和星载雷达降水数据融合方法,本发明基于雷达降水数据小波域统计特征,选取合适的降水数据的先验模型,确定地基和星载雷达降水数据小波分解后尺度系数融合和小波系数融合的正则化函数,随后在小波域内利用梯度投影法求解降水数据尺度系数及小波系数的最大后验估计,最后进行小波反变换得到最优降水估计。本发明的融合过程考虑了不同传感器降水估计的不确定性、降水数据的小波域统计特征,融合结果降低单一传感器不确定性的同时,可更好的保持和重建强降水极值、小尺度变化等细节特征,从而更有利于洪水监测等强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217504998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756506.1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J5/48 , G01J5/0802 , G01J5/06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高层大气及临近空间探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双层LCTF滤波器的气辉光谱温度仪,气辉光谱温度仪包括视场光阑,所述视场光阑下方依次设有主透镜A、主透镜B、准直透镜、LCTF滤波器A、遮光镜筒B、LCTF滤波器B、成像镜头、制冷CCD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气辉光谱温度仪中双层LCTF滤波器可以实现静态下的全波段连续可调,大大提高了灵敏度和选择性,从而提高效率,简化步骤,省时省力;用双层LCTF滤波器取代滤光片,减少了不必要的机械运动,使长期观测更加稳定,有助于大规模铺设组网观测;双层LCTF滤波器自带温控模块,取代了传统仪器外壳搭载的TEC空调,使得仪器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有效避免了“温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340408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1865722.5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W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测量技术的车载雨量探测仪,包括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安装于车辆挡风玻璃外,红外线接收器安装于车辆挡风玻璃内,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经过外界空气介质、雨膜、车辆挡风玻璃与车内空气介质的削弱后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吸收测量技术,通过测量降雨形成的水膜厚度来估算降雨量,测量时间短,精度高,可配备于运动载具之上,且具有体积小、易安装的优点,同时功耗低、有效数据量小,便于适配各类型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217385863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1124796.8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和光学技术的吹雪探测装置,包括沿X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探测仪和第四探测仪、沿Y向相对设置第二探测仪和第三探测仪;第一探测仪、第二探测仪、第四探测仪和第三探测仪的外端围成一外圈,内端围成一内圈;第一探测仪包括用于感知风速大小的压电模块和红外线发射模块;第四探测仪包括感知风速大小的压电模块和红外线接收模块;第四探测仪的红外线接收模块接收第一探测仪的红外线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线;第三探测仪的红外线接收模块接收第二探测仪的红外线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线;第一探测仪、第二探测仪、第四探测仪和第三探测仪的压电模块均朝向外圈设置。本实用新型可探测吹雪的速度和能见度。
-
公开(公告)号:CN217278976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1269257.3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V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高层大气探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LCTF与光纤光锥技术的多波段重力波成像仪,所述多波段重力波成像仪包括为南北向大视场重力波成像模块和东西向大视场重力波成像模块。本实用新型多波段重力波成像仪可以以大视场角对重力波进行夜晚的连续观测,从而量化波场特征并观察气候变化趋势;使用了液晶可调谐带通滤光器,实现对重力波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多波段探测;使用的液晶可调谐带通滤光器具有一个温控外壳,可以自动调节温度,保证了滤光片的恒温;不需要外加温控系统,这使得仪器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重量减轻,方便携带,易于后期运用维修,适用于野外长期无人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216816723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20622175.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象探测技术领域中一种基于压电技术的二维风速传感器,二维风速传感器包括八边形仪器外壳,所述八边形仪器外壳内设有内壁支撑板,八边形仪器外壳与内壁支撑板之间设有轴向分布的压电传感器单元,内壁支撑板内部设置有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与传输模块,压电传感器单元包括外壳,外壳最外端设置有弹性金属膜,弹性金属膜后设置有压电陶瓷柱,压电陶瓷柱后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刚性支撑板,外壳内设有电源转换模块。本实用新型二维风速传感器提出使用极为灵敏的压电陶瓷作为感应元件,来制作风速风向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稳定、功耗低的优点;可在探测风速风向的同时,同步探测降水降雪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