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薄膜塑封输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39551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27672.9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塑封输送机构,该塑料薄膜塑封输送机构,包括左右支架、前后筒架、引导辊、胀紧辊、加热槽、电机、驱动辊和下切刀,引导辊、胀紧辊、加热槽、驱动辊和下切刀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左右支架之间,电机与驱动辊相连设置在左支架上;还包括安装在左右支架上的上切刀,上切刀位于胀紧辊和加热槽之间;下切刀与调节支架相连,调节支架设置在左支架上。本发明塑料薄膜塑封输送机构,设有前后两个筒架,在一个筒架上的塑料薄膜用完的情况下,另一个筒架上的塑料薄膜随即可以补上,使得塑封流水线不间断的正常工作,两个筒架上的塑料薄膜不断交替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基于SVG技术的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22982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169279.2

    申请日:2011-06-22

    Inventor: 张伟 刘玉娟 余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638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VG技术的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属于智能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备。该方法使远程调度中心和站控后台通过HTTP协议访问程序化操作票装置,并利用程序化操作装置来控制变电站内所有测控及保护装置的执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远方调度中心和站控后台分别安装各自的程序化操作票系统所带来的复杂性和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实现了远程调度中心和变电站后台系统共享程序化操作票的组态、校验、发布、仿真和执行功能,使一个变电站只拥有一个程序化操作票执行文件。使用该方法的装置采用嵌入式工业网络处理器,背插式模块化设计,使得程序化操作更加安全、稳定和可靠。

    包装袋张开机构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4325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003269.0

    申请日:2013-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纸袋的张开机构,该机构可用于包装袋线袋口的打开,以便于灌料,尤其适用于纸件包装袋。该机构包括:接纸板、吸纸板、吸纸板导柱、接袋座底板和内袋升降伺服电机;所述接纸板和吸纸板均设有真空抽风系统,接纸板的正面和吸纸板的正面竖直相对设置;所述真空抽风系统包括网格式吸风口、真空底板、真空管及真空泵,接纸板和吸纸板均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两侧安装网格式吸风口和真空底板,吸纸板和接纸板正面分别设置所述网格式吸风口,背面分别装配所述真空底板,真空底板与真空管连通,真空管与真空泵相连;所述吸纸板套装在两组所述吸纸导柱上。

    一种可变高度的纸盒塑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359329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327389.6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可变高度的纸盒塑封机构,包括料斗机构和上、下两组插板,料斗机构包括料斗、料斗支架和机体,机体上对应上、下两组插板位置分别开有槽;所述机体上还间隔插装有横封板和竖封板,所述横封板和竖封板分别成对设置,两横封板分别插装在机体的左右两侧,两竖封板分别插装在机体的前后两侧。本发明可变高度的纸盒塑封机构,可以针对不同的纸盒尺寸,只要更换料斗,就可以满足不同尺寸的纸盒包装要求;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螺栓调节上下插板的位置,通过导柱保证上下插板的正确导向,使得上插板与横封板之间以及下插板与竖封板之间的距离与待塑封纸盒的尺寸一致,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纸盒进行塑封。

    用于高压纳秒脉冲杀菌系统的气体火花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298350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58817.1

    申请日:2012-12-20

    Abstract: 高压纳秒脉冲杀菌系统的气体火花开关,包括放电主电极、阳极支架、触发针电极、绝缘层以及开关外壳;开关外壳由后端盖、金属罩壳和输出段外壳共同构成,所述金属罩壳与输出段外壳之间采用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端盖上设有电极间距调节螺栓。所述触发针电极尾端与所述触发针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触发针固件上具有外螺纹,所述绝缘体的一侧具有与所述触发针固件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触发针固件采用螺纹的方式拧在绝缘体上,从而可以调节触发针尖端到主电极间的距离。本发明用于高压纳秒脉冲杀菌系统的气体火花开关,主电极间距小,保证火花电感比较小,开关导通过程中电场畸变剧烈而使开关导通速度快、火花电阻小。

    可变距组合动力头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5430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42220.1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的可变距组合动力头,可变距组合动力头,它包括动力头Ⅰ、动力头Ⅱ、动力头Ⅲ、主电机和基座,所述基座两侧各设有一组侧刀架,所述侧刀架分为上侧刀架和下侧刀架,动力头Ⅱ和动力头Ⅲ分别安装在一组侧刀架的上侧刀架上;上侧刀架设在下侧刀架上,每个上侧刀架后端与一X向电机相连,下侧刀架设在基座上,每个下侧刀架后端与一Y向电机相连;X向和Y向电机的驱动方向垂直;动力头Ⅱ和动力头Ⅲ的齿轮各经一传递齿轮与动力头Ⅰ的齿轮相啮合,传递齿轮的转轴均通过上、下连接板活动连接在各动力头的转轴上。它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三孔之间的孔距尺寸,可满足大多数转向架的加工需求,从而给加工厂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一种电动助力车驱动机构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5431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1493.7

    申请日:2014-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驱动机构,包括壳体、脚踏杆、电机、减速器以及动力合成机构,脚踏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该脚踏杆的两端分别与电动助力车的踏板和动力合成机构连接,电机置于壳体内且通过减速器与动力合成机构连接。本发明的电机输出轴与谐波减速器的旋转轴为同轴结构,以提高整个机构的工作状况,在本专利中,电机的输出动力以耦合的方式传递给谐波减速器旋转轴,后者驱动柔性轴承及柔轮旋转,由于本机构的刚轮固定,因此柔轮的输出转速是电机转速的1/i倍,同时扭矩放大了“i”倍;由于采用了动力合成机构,它们相互之间的运动互不干涉,各自产生的动力均可以通过动力合成机构输出。

    一种角向减速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42599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1494.1

    申请日:2014-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14 F16H1/28 F16H57/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速装置领域,尤其为一种角向减速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减速器以及角向输出轴,所述减速器和角向输出轴置于壳体内,且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角向输出轴通过一对伞齿轮传动连接。通过采用伞齿轮,使得本发明能够在减速的同时具有换向功能;本发明采用的谐波减速器采用双圆弧齿形,使得传动过程更为平稳,传动噪音较低。

    可变距组合动力头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54307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042220.1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的可变距组合动力头,可变距组合动力头,它包括动力头Ⅰ、动力头Ⅱ、动力头Ⅲ、主电机和基座,所述基座两侧各设有一组侧刀架,所述侧刀架分为上侧刀架和下侧刀架,动力头Ⅱ和动力头Ⅲ分别安装在一组侧刀架的上侧刀架上;上侧刀架设在下侧刀架上,每个上侧刀架后端与一X向电机相连,下侧刀架设在基座上,每个下侧刀架后端与一Y向电机相连;X向和Y向电机的驱动方向垂直;动力头Ⅱ和动力头Ⅲ的齿轮各经一传递齿轮与动力头Ⅰ的齿轮相啮合,传递齿轮的转轴均通过上、下连接板活动连接在各动力头的转轴上。它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三孔之间的孔距尺寸,可满足大多数转向架的加工需求,从而给加工厂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