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831891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451708.8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工质低温制冷降温的柔性控压系统,包括混合工质制冷循环系统,在混合工质制冷循环系统的循环管路上并联有一柔性控压系统;所述柔性控压系统包括测压元件、执行机构、电磁阀、毛细管、冷剂膨胀存储罐;所述毛细管的一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电磁阀、冷剂膨胀存储罐;所述测压元件的信号端依次信号连接执行机构、电磁阀。本柔性控压系统技术手段简便易行,可在高压压力较低时使冷剂从膨胀存储单元以小流量输出与输入,从而防止降温初期系统压力过高,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可靠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112247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68974.4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迷宫式微流量调节阀,包括阀套本体、阀芯;阀套本体具有一阀腔,阀芯以可相对于阀腔轴线运动的方式置于该阀腔内;在阀套本体与阀芯两个端部的对应处,分别设有连通阀腔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阀腔和阀芯的形状为彼此适配的圆锥形结构。可较好解决制冷系统开机压力过高和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压力突变的问题,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5747563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648090.X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工质压力自适应低温制冷系统,涉及制冷领域,能够解决制冷系统启动时出现的工质高压问题。该系统包括压缩制冷装置、中间回热器和第一节流单元以及蒸发器单元;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入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第一出口连通,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通过第一节流单元连接至蒸发器单元的入口;中间回热器的第一冷流入口通过管路与蒸发器单元的出口连通,中间回热器的冷流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入口连通;中间回热器的第二冷流入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第二出口连通;低温制冷系统还包括:工质膨胀贮存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6075830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56498.4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能动高温热管快堆堆芯传热系统;包括盛装有纳液的快堆冷却剂池、热管和蒸汽发生器;所述热管的下端置于快堆冷却剂池的纳液内,热管的上端部置于蒸汽发生器的水内;快堆冷却剂池内放置反应堆燃料组件,反应堆燃料组件淹没于纳液的液面下。将钠冷却剂与堆芯燃料组件封闭,通过热管对蒸汽发生器进行传热,热管内可充注不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汞、铅、铋、锡或其合金作为工质,钠冷却剂与水不直接进行传热,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若采用汞作为热管工质,由于单根热管充注量小,即使热管泄漏也不会造成直接的安全威胁。
-
公开(公告)号:CN205747564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648822.5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涉及制冷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高压的问题,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工质压力不会过高。该超压混合工质低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装置、中间回热器和安全防超压单元以及蒸发器单元;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入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出口连通,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通过安全防超压单元连接至蒸发器单元的入口;中间回热器的冷流入口通过管路与蒸发器单元的出口连通,中间回热器的冷流出口通过管路与压缩制冷装置的入口连通;当中间回热器的热流出口流向安全防超压单元的工质压力超过预设阈值时,安全防超压单元开启泄压功能降低工质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206207807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024071.6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5B3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直蛇管降膜蒸发冷凝器;包括阵列排布的竖直冷凝换热管,在竖直冷凝换热管上端的弯折部设有上水池,其上端的弯折部置于该上水池内,并淹没在上水池内的冷却水液面下;上水池内的冷却水通过开设在上水池底部的布水结构,沿着竖直冷凝换热管的整个外管壁向下流动,向下流动的冷却水包覆在竖直冷凝换热管的整个外管壁面,并形成持续向下流动的水膜层;该水膜层形成降膜蒸发,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竖直冷凝换热管内制冷剂的冷凝温度,提高制冷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