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旋式SCR脱硝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8930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0768338.6

    申请日:2015-11-11

    Inventor: 刘定平 王玲 周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旋式SCR脱硝方法及其装置。沿脱硝塔本体的内设置了第一和第二旋流催化反应腔;烟气通入管道设在塔体上侧壁;沿烟气通入管道的内圆周面以及第一旋流催化反应腔顶部的内圆周面分别布置有多个旋流雾化喷嘴;当烟气进入烟气通入管道时,与旋流雾化喷嘴喷射的氨气相互卷吸混合,沿第一旋流催化反应腔的圆周自上而下以切圆的方式螺旋下沉,并在旋流器的作用下,又沿第二旋流催化反应腔的圆周自下而上以切圆的方式螺旋上升;本装置在保证高效脱硝的前提下,催化剂用量少,技术手段简便易行,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脱硝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脱硝效率高,能耗低,降低了氨的逃逸率,使脱硝成本大幅降低,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种多通道式复合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5501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64839.3

    申请日:2015-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式复合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包括除雾器壳体、轴向设置在除雾器壳体内的由折流板围成的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内部分为填料室和中间整流室;筒状结构的上下端部与除雾器壳体之间设有第二、第三折流板;筒状结构外壁的中部与除雾器壳体之间设有支撑板,第二折流板与支撑板之间的空腔形成底部环流室,支撑板与第三折流板之间的空腔形成顶部环流室;气流首先由除雾器壳体的底部依次进入底部环流室、中间整流室、填料室和顶部环流室,再由除雾器壳体的顶部排出。利用多通道分离、折流板惯性分离和填料分离相结合的复合除雾作用,使得较小液滴得到进一步去除,从而使得该除雾器能较好的解决烟囱下雨或下石膏雨的现象。

    一种超高层框架-核心筒建筑结构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0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35805.X

    申请日:2025-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超高层框架‑核心筒建筑结构包括上部框架‑核心筒、高位转换结构和下部框架‑核心筒,核心筒的两端分别与上部框架‑核心筒和下部框架‑核心筒连接,钢管混凝土柱位于核心筒的外周,钢管混凝土柱的上端通过所述楼面混凝土梁与核心筒的上端连接,混凝土楼盖铺设于楼面混凝土梁的顶部,转换桁架腹杆的上端与上部框架‑核心筒的下端倾斜连接,转换桁架腹杆的下端与钢管混凝土柱的下端倾斜连接,钢管混凝土柱的两端分别与上部框架‑核心筒和下部框架‑核心筒连接。本发明最大限度取得建筑较高净高,同时尽量减小结构自重;实现建筑师对空间结构的轻盈、简洁、开阔的高追求。

    一种重力热管式除雾方法及除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4204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710157077.3

    申请日:2017-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热管式除雾方法及除雾装置;其包括塔体、热管阵列、可调导流均布装置;塔体的顶部设有密封端盖,热管阵列分布在密封端盖上;该热管阵列由若干根热管排布而成;其中,热管的冷段竖直延伸在密封端盖外,与大气接触,热段竖直延伸在密封端盖内,与塔体内烟气接触;可调导流均布装置布置在热管阵列的下方。本除雾装置实现了烟气及其夹带的蒸汽惯性分离、离心分离、湍流凝并、相变凝并多重除雾功能,实现微细颗粒与液珠的捕捉,且不同除雾原理对除雾过程进行相互强化与优化,折流板除雾层去除气流中的固体颗粒以及大粒径液滴,而重力热管可去除气流中的小液滴,实现不同负荷的分级优化组合,有效提高了除雾效率。

    一种有机废气分区氧化旋流净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5119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710377716.7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分区氧化旋流净化方法及装置;包括旋流净化塔、设置在旋流净化塔底部的催化吸收剂再循环系统;旋流净化塔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催化吸收剂旋流雾化层、紫外线分区氧化层、吸收废气除雾层;催化吸收剂再循环系统用于给催化吸收剂旋流雾化层提供雾化所需的纳米二氧化钛雾化液,以及回收在重力作用下回落至催化吸收剂再循环系统的纳米二氧化钛浆液。采用的旋流雾化器对纳米二氧化钛浆液进行雾化处理,增大了纳米二氧化钛浆液与有机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催化效率;旋流雾化器采用切圆布置,使纳米二氧化钛浆液沿切圆螺旋上升,增加了有机废气与催化剂的扰动程度,提高反应速率。

    一种重力热管式除雾方法及除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4204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157077.3

    申请日:2017-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热管式除雾方法及除雾装置;其包括塔体、热管阵列、可调导流均布装置;塔体的顶部设有密封端盖,热管阵列分布在密封端盖上;该热管阵列由若干根热管排布而成;其中,热管的冷段竖直延伸在密封端盖外,与大气接触,热段竖直延伸在密封端盖内,与塔体内烟气接触;可调导流均布装置布置在热管阵列的下方。本除雾装置实现了烟气及其夹带的蒸汽惯性分离、离心分离、湍流凝并、相变凝并多重除雾功能,实现微细颗粒与液珠的捕捉,且不同除雾原理对除雾过程进行相互强化与优化,折流板除雾层去除气流中的固体颗粒以及大粒径液滴,而重力热管可去除气流中的小液滴,实现不同负荷的分级优化组合,有效提高了除雾效率。

    一种多通道式复合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5501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164839.3

    申请日:2015-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式复合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包括除雾器壳体、轴向设置在除雾器壳体内的由折流板围成的筒状结构,该筒状结构内部分为填料室和中间整流室;筒状结构的上下端部与除雾器壳体之间设有第二、第三折流板;筒状结构外壁的中部与除雾器壳体之间设有支撑板,第二折流板与支撑板之间的空腔形成底部环流室,支撑板与第三折流板之间的空腔形成顶部环流室;气流首先由除雾器壳体的底部依次进入底部环流室、中间整流室、填料室和顶部环流室,再由除雾器壳体的顶部排出。利用多通道分离、折流板惯性分离和填料分离相结合的复合除雾作用,使得较小液滴得到进一步去除,从而使得该除雾器能较好的解决烟囱下雨或下石膏雨的现象。

    一种竖向荷载外移的超高电梯试验塔筒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469118U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21147647.8

    申请日:2023-05-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向荷载外移的超高电梯试验塔筒体结构,所述筒体结构为单筒体结构,包括多个试验电梯单元、带有波浪形凹槽的筒体剪力墙、楼盖;所述带有波浪形凹槽的筒体剪力墙设置在多个试验电梯单元外围,楼盖设置在多个试验电梯单元之间;每一层多个试验电梯单元形成内部标准层,由此形成多个内部标准层,多个内部标准层之间设置一个以上的第一层间剪力墙。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剪力墙墙肢在竖向荷载和风荷载组合下不受拉,墙肢无需设置型钢,基础不需抗拔等特殊处理;且竖向构件集中布置在建筑外围,筒体剪力墙墙肢厚度沿高度不变或随高度缓慢减薄,使有效的竖向荷载外移至外围墙肢,增加墙肢压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