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稻田内同时生产绿色健康食品稻米和水蕹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0441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38285.5

    申请日:201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色健康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稻田内同时生产绿色健康食品稻米和水蕹菜的方法。在平整后的稻田中按照一定比例间作种植水稻和水蕹菜;每4行水稻间作种植3行水蕹菜,水稻种植带与水蕹菜种植带之间距为15cm,种植后约6~7周收获水蕹菜,而后待水稻成熟时收割水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田间同时生产多种绿色健康食品且无需使用农药的技术方案,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穗长、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理论产量相对于常规单作技术分别增加3.34%、20.19%、3.96%、1.08%和12.03%,水稻和水蕹菜的产量均有提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

    一种水合欢和水稻间轮作同时生产水生蔬菜和绿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9347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2772.2

    申请日:2016-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22 A01G22/00 C05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合欢和水稻间轮作同时生产水生蔬菜和绿肥的方法,即在双季稻期间按照一定比例间作种植水稻和水合欢,此时水合欢可在水田环境中与水稻相伴生长,其水田表面上的根瘤菌可以固氮而增加土壤氮含量。早稻收获后,把水合欢可食用部分收获,不可食用部分作为绿肥全部翻压还田;晚稻收获后继续冬种水合欢,并在次年早稻种植前一个月左右把冬种水合欢的可食用部分收获,不可食用部分作为绿肥全部翻压还田。本发明提出的水稻和水合欢间轮作的种植方法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不仅能维持土壤肥力,还能减少化肥氮的投入,从而减缓水稻生产造成的面源污染。

    一种在稻田中利用龟类动物控制福寿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龟类动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6132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42771.8

    申请日:2016-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2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稻田中利用龟类动物控制福寿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龟类动物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稻田内设置围栏和垄沟,进行龟螺混养,根据稻田中福寿螺的密度和平均体重,按照如下公式计算龟类动物的理论投放量,公式为:X2=35*X1*Y1/Y2,其中,X1为福寿螺的密度,单位为只/m2,Y1为福寿螺的平均体重,单位为g;X2为龟类动物的个体体重,单位为g,X2不小于50,Y2为龟类动物的投放密度,单位为只/m2。实际投放量=0.8×理论投放量~1.2×理论投放量;将龟类动物与福寿螺混养30~90 d;当龟类动物在田间控制福寿螺危害后定期回收。本发明操作简便,环境友好,经济效果显著,应用性强。

    外来入侵植物豚草在杀灭福寿螺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00489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527089.8

    申请日:2012-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螺植物资源利用的环境友好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华南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豚草杀灭入侵该区域的有害软体动物福寿螺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投加入侵植物豚草的干燥粉末于稻田水体,直接杀灭福寿螺。其特征在于:1)所用的植物为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菊科)。2)豚草干粉末用量10 g/L。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植物材料——豚草为华南地区的常见外来入侵植物,获取容易,在一定的投加量下福寿螺可以被有效杀灭。

    一种环保型福寿螺防控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8654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68095.2

    申请日:2014-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57 Y02A90/40

    Abstract: 一种环保型福寿螺防控剂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外来入侵生物防控领域,公开了一种由常规控螺剂、应急控螺剂及抑制螺产卵剂组成的环保型福寿螺防控剂及应用。该环保型福寿螺防控剂由NaCl、KCl、CaCl2、MgCl2、MgSO4和NaHCO3的系列配方组成。使用时根据水体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状况,结合水体大小,分别或综合施用三种药剂,常规控螺剂用于福寿螺低密度发生情况;应急控螺剂福寿螺种群密度大,特别是福寿螺大爆发时的情况;抑制螺产卵剂用于控制福寿螺产卵。本发明药剂配方物组分均在环境中常见,且均为无机物质,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本发明成功总结出一套分类、分危害程度的控杀福寿螺及控卵的系列技术,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甘蔗鞭黑粉菌SCoT‑PCR特异性引物筛选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7390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071587.X

    申请日:2015-02-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甘蔗鞭黑粉菌SCoT‑PCR特异性引物筛选及应用;所述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10所述。将该引物10条引物对来自不同地域和寄主的10个甘蔗鞭黑粉菌交配型菌株进行扩增,共扩增86条带,平均每条扩增8.6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9.3%。所筛选出来的特异性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能够进行甘蔗鞭黑粉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以后甘蔗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一种稻田间套作慈姑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229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288260.3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稻田内间套作慈姑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具体为利用间套作方式种植水稻和慈姑,待两种作物成熟时先后收获水稻和慈姑。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稻和慈姑间套作,使水稻和慈姑在田间存在共生期,从而使水稻纹枯病染病蔸数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病丛率分别比同时期单作栽培的水稻低64.29%、88.24%、25%和60%。同时,稻瘟病病叶率总体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平均控效达31.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中无需使用化学农药,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而且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甘蔗黑穗病菌的LAMP引物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199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244204.X

    申请日:2014-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甘蔗黑穗病菌的LAMP引物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针对甘蔗黑穗病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得到一组引物组F3/B3和FIP/BIP,由该引物组或含有该引物组的试剂盒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甘蔗黑穗病菌,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简单、快速、检测结果直观、肉眼可判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本发明适用于基层部门甘蔗引种检疫、脱毒种苗质量检测及甘蔗黑穗病田间早期检测等,具有广泛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一种稻田间套作慈姑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2290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8260.3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稻田内间套作慈姑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具体为利用间套作方式种植水稻和慈姑,待两种作物成熟时先后收获水稻和慈姑。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稻和慈姑间套作,使水稻和慈姑在田间存在共生期,从而使水稻纹枯病染病蔸数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病丛率分别比同时期单作栽培的水稻低64.29%、88.24%、25%和60%。同时,稻瘟病病叶率总体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平均控效达31.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中无需使用化学农药,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而且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