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0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49281.2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栖稻假单胞菌及其在防控松材线虫病中的应用。所述的栖稻假单胞菌名称为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GDW1,于2024年3月1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404;将该菌株接种至pH为6的LB液体培养基中,28℃无光照培养3d,离心取上清,过滤并收集滤液即得生物制剂。该生物制剂处理松材线虫48h并复苏24h后,对松材线虫校正死亡率达到90%以上,且该生物制剂热稳定性好,培养条件要求低,产生活性物质的能力基本保持稳定,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37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025221.3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样品内失活线虫的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马尾松病死木中失活线虫的分离液及其分离方法和试剂盒。该分离液由pH为4.40的盐酸溶液、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组成,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浓度分别为0.005和0.001mg/μl。马尾松病死木中失活线虫的分离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将马尾松病死木材料纵切成长0.8~1.0cm,厚0.1~1mm的切片置于离心管;移取2000μl分离液于装有切片的离心管,用镊子使切片全部浸入溶液;把离心管固定在恒温振荡器中,采用50℃和250R振荡6h。本发明的分离技术,扩大了可用于检测线虫的样本来源,提高了分离效率。本发明的分离技术简单高效,可制备成试剂盒进行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878756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910194044.1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1/02 , C12Q1/68 , G01N27/4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松褐天牛样本的保存方法及其体内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将捕捉到的松褐天牛样本置于75%的酒精或-70℃冰箱中保存,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松褐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的数量,本发明创建了上述保存状态的松褐天牛中松材线虫DNA模板制备技术,直接将松褐天牛成虫的中后胸气管组织进行冻融、裂解、离心后用于PCR扩增,扩增效率达到100%,加快了检测的速度,提高检测的准确度,达到了简易、快速、准确的检测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586160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40391.9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马尾松病死木中松材线虫的特异性检测引物、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该特异性检测引物其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引物能将松材线虫与马尾松松木、马尾松木中其他12种线虫,以及马尾松木中常见的4种真菌和10种细菌区别开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需从病木中分离松材线虫,直接对病木中松材线虫进行PCR扩增的方法,将病木液氮研磨后,经WLB和蛋白酶K两次裂解,纯化后得到PCR扩增用DNA模板,扩增效率达到100%,节省了分离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单高效,准确性高、特异性高,可制备成试剂盒进行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05185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0759073.4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体春梢快速鉴定高感松材线虫病马尾松的方法及其应用,涉及高度感松材线虫病马尾松的鉴定技术。该方法是一种通过确定拟评价马尾松的最小群体数量、每株马尾松的最少春梢数、春梢的采集技术,春梢的离体接种松材线虫的处理方式,以及接种后离体春梢的松材线虫数量,最后根据数理统计分析结果,鉴定出高度感病的活体马尾松植株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在备好接种用松材线虫和马尾松苗木的前提下,单批样本仅需4天时间即可鉴定出四年生高度感病松材线虫马尾松,具有离体快速、环保、成本低的特点,鉴定出的高感马尾松不带松材线虫,可用于马尾松育种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463113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23504.4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41 , C12Q2565/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雌根结线虫食道腺基因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应用,属于雌根结线虫基因表达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雌根结线虫虫体易破裂的特点,在原位杂交的过程中采用针灸针在雌根结线虫成虫的前体部轻轻地扎1-2个小孔,提供了避免虫体破裂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雌根结线虫的固定技术;本发明改用96孔板实验可以减少虫体挪动,避免了离心管中因大量虫子聚集挤压造成的变形,而且雌虫体积较大,较重,不需要离心即能沉到底部,省去离心的步骤,能更好的维持虫体不变形。通过技术创新,在南方根结线虫雌成虫食道腺中实现了基因的原位杂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