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相变吸收剂有机醇再生调控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1857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587192.0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相变吸收剂有机醇再生调控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有机醇用于二氧化碳相变吸收剂再生调控,所述二氧化碳相变吸收剂为[DETAH][Tz]/正丙醇/水、[TETAH][Lys]/乙醇/水、AEP/sulf/H2O、TETA/DMCA或MAPA/DEEA,在不同相变体系中均通入流速为80mL/min的纯CO2,待吸收达到平衡后,抽取富相,并在富相中加入2.0mol/L有机醇与之混合,取混合液进行解吸,能够很好地提升富相再生效率,提高循环再生的次数,且有机醇成本低,毒性小,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三元非水相吸收体系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5245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43165.6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三元非水相吸收体系的应用,该吸收体系由2-氨基-2-甲基-1-丙醇(AMP)、羟乙基乙二胺(AAEA)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NMP)三者混合而成。本三元体系使用的高沸点有机溶剂具有较低的比热容和蒸发焓,能有效降低再生能耗,将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且本三元体系因引入AMP的位阻效应降低了体系的粘度,从而使体系吸收CO2前后保持均一透明液体状,且因多级胺含有多个氨基,体系具有超高的CO2吸收负荷与吸收速率。总而言之,本申请的三元体系不仅保留了非水相吸收剂低再生能耗的优势,同时还具有高CO2吸收速率和吸收负荷以及低溶剂损失率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三元非水固-液相变吸收体系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52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93822.3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非水固-液相变吸收体系及其应用,由2-氨基-2-甲基-1-丙醇、二丙二醇二甲醚和哌嗪组成的三元混合体系,该体系吸收CO2前为均一透明液体溶液,吸收CO2后变为固-液两相,且CO2富集在固相中,仅仅只需将固相分离后再生即可,可极大降低再生的富液量,从而降低技术的再生能耗。该固-液相变三元吸收体系,最大的优势是饱和后的富液固相为颗粒晶体,与传统已有的固-液相变体系固相粘稠状富液相比,易分离操作;且该相变体系再生温度远低于传统固-液相变体系,因此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相变体系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41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93731.X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相变体系及应用,该吸收剂为功能化离子液体二乙烯三胺三氮唑([DETA][Tz])、正丙醇与水构成的三元混合体系,该[DETA][Tz]的总浓度为0.5~1mol/L,且正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5:5-8:2;该体系吸收二氧化碳温度为30-60℃,再生温度为100-120℃。该功能化离子液体相变体系除了具有分相特性,能有效降低技术的再生能耗外,还具有高效的CO2捕集性能,与传统的相变吸收剂最大的差异在于,主吸收剂是功能化离子液体,能克服传统有机胺相变体富液粘度大、再生困难的缺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超疏水活性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75907.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疏水活性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超疏水活性炭材料,包括活性炭和分布于活性炭表面和孔壁的疏水物质;所述疏水物质为改性聚二乙烯基苯;所述超疏水活性炭材料中疏水物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3wt%。活性炭表面具有大量的极性官能团,本发明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将疏水物质引入到活性炭表面,减少了活性炭表面极性官能团数量,提高了活性炭表面的疏水性,从而提高其对非极性物质的选择性吸附能力。由此,本发明提供的超疏水活性炭材料在10~80%的相对湿度下,对目标VOCs的吸附展现出较强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优异。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固液相变两相胺吸收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536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66314.1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固液相变两相胺吸收剂,为三乙烯四胺、2‑氨基‑2‑甲基‑1‑丙醇、N‑甲基甲酰胺构成的非水三元组分体系,其中溶剂N‑甲基甲酰胺占吸收体系的体积分数为60%~80%,且三乙烯四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的体积比为1:2~1:5。该三元体系具有固液"相变可控"的特性,即在吸收前段吸收液呈低粘度的均相,吸收趋于饱和时发生相变,形成易分离再生的晶状固体粉末产物;CO2富集于固相中,经相分离后,只需将富含CO2的固相进行热再生,从而极大降低了所需再生部分的体积,有效降低再生能耗;同时固液相变还能促进CO2的吸收,使吸收剂保持高效的CO2吸收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促ABS分解的低温钒钛基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320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0021511.7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ABS分解的低温钒钛基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钒氧化物V2O5作为活性组分,以Ce、Mo或Nb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促ABS分解组分,可增强催化剂中的电子转移能力,能够有效提高钒基催化剂在低温的催化活性;并且,促ABS分解组分可有效降低ABS在催化剂上的分解温度,有效弥补了传统SCR催化剂在低温下因ABS沉积而易失活的缺陷,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稳定性,降低了催化剂再生的能耗和成本。

    一种抗碱金属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322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92815.5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碱金属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Fe2O3负载于HY沸石分子筛载体制备得到的Fe2O3/HY催化剂,利用HY沸石分子筛的特殊孔道结构捕获碱金属元素,使得碱金属元素和活性组分Fe2O3分离,进而使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抗碱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相比于V2O5组分有毒的商业的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具有更好的SCR催化活性和更优秀的抗碱性能。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操作过程简单且重复性很高,催化剂制备过程只需要借助常规的设备和仪器,适合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一种铂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13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25478.X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铂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工业烟气催化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铂钛催化剂,由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表面的活性组分和活性助剂组成;所述载体为TiO2;所述活性组分为Pt;所述活性助剂为钨氧化物和/或钼氧化物。本发明中活性助剂能够抑制SO2吸附于催化剂表面,避免SO2与活性组分反应而中毒;同时活性助剂可抑制SO2氧化成SO3并进一步与载体结合生成TiOSO4,进一步提高了铂钛催化剂抗SO2中毒能力;另外,活性助剂与Pt之间有强相互作用,加速了Pt的电荷转移能力,提高了对CO的催化氧化能力,实现铂钛催化剂的高效稳定运行,降低了铂钛催化剂再生的能耗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