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4443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79203.9
申请日:2015-02-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H3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39/086 , A61H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灸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安装有换针机构和发射机构,下壳体上安装有转动机构,换针机构包括针匣和压针机构,针匣内设置有针具及作为针具移动通道的第一通孔,针匣在第一通孔处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体;转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及第一电机,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旋转轴在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用于支撑从第一通孔处掉落的针具并带动针具旋转;发射机构包括撞针和发射按钮,撞针用于向下运动以撞击针具,从而使第二支撑体支撑的针具飞出,发射按钮用于控制撞针的运动。本发明操作快捷简便,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节针灸针自转角速度和发射速度,能适应于发射不同外径的针灸针。
-
公开(公告)号:CN10296528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30396.4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藻类培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封闭式藻类培养系统,包括光生物反应器和培养液供应系统,光生物反应器底部设有供液管,供液管与培养液供应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培养系统还包括脱气装置、热交换器和控制系统,光生物反应器、脱气装置、热交换器和培养液供应系统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构成封闭回路,控制系统用于采集光生物反应器的信息,并与脱气装置、热交换器以及培养液供应系统电信号连接。本发明系统始终处于利于藻类生长的状态,同时螺旋状的光生物反应器能大面积接收阳光、有效利用空间,因此能够获得缩短藻类培养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藻类产量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9797226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305849.8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人工肌肉石化吊装装置及吊装设备,属于石化工程领域。该吊装装置由于气动肌肉单体由偶数条气动肌肉组两两对称分布于中空主体两侧构成,当中空主体两侧的气动肌肉组的气体流量和频率出现差异时,两侧气动肌肉组内的压力也会出现差异,导致气动肌肉单体整体向内部压力较小的一侧弯曲;在此基础上,多条气动肌肉单体能够通过弯曲方向的配合,实现负载物体的环抱、夹取或卷绕,替代人工搬运。而且该吊装装置设有起重器械连接接口,可以直接将该吊装装置装设在起重器械上,使用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877811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648095.8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03G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体的太阳能热气流冷风复合发电系统,其包括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装置和冷风发电装置,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装置包括集热风棚、涡轮发电机组Ⅰ和设置在山体顶部的太阳能烟囱,集热风棚设置在斜坡上部,并与太阳能烟囱相连,涡轮发电机组Ⅰ设置在太阳能烟囱与集热风棚交界处;冷风发电装置包括集风棚、涡轮发电机组Ⅱ和设置在山体底部的排风短烟囱,集风棚设置在斜坡下部,涡轮发电机组Ⅱ设置在排风短烟囱与集风棚交界处。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辐射加热气体并依靠烟囱产生浮升力发电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山体地形产生的山谷风效应,实现高效率持续发电,具有发电成本低、适用性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562887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20107409.3
申请日:2015-02-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H3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灸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安装有换针机构和发射机构,下壳体上安装有转动机构,换针机构包括针匣和压针机构,针匣内设置有针具及作为针具移动通道的第一通孔,针匣在第一通孔处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体;转动机构包括旋转轴及第一电机,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旋转轴在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用于支撑从第一通孔处掉落的针具并带动针具旋转;发射机构包括撞针和发射按钮,撞针用于向下运动以撞击针具,从而使第二支撑体支撑的针具飞出,发射按钮用于控制撞针的运动。本实用新型操作快捷简便,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节针灸针自转角速度和发射速度,能适应于发射不同外径的针灸针。
-
公开(公告)号:CN202881249U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20570923.7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藻类培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封闭式藻类培养系统,包括光生物反应器和培养液供应系统,光生物反应器底部设有供液管,供液管与培养液供应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培养系统还包括脱气装置、热交换器和控制系统,光生物反应器、脱气装置、热交换器和培养液供应系统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构成封闭回路,控制系统用于采集光生物反应器的信息,并与脱气装置、热交换器以及培养液供应系统电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系统始终处于利于藻类生长的状态,同时螺旋状的光生物反应器能大面积接收阳光、有效利用空间,因此能够获得缩短藻类培养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藻类产量的技术效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