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270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09286.6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使用双模态动力舱的混电推进垂直起降无人机,具有对称双后掠尾翼及流线型机身。大展弦比鸭翼、大展弦比机翼沿机身呈串列式布置;尾翼于两侧机翼呈H型布置。无人机动力系统由Ⅰ型、Ⅱ型两类双模态动力舱及复合式混合供电系统组成。其中Ⅰ型动力舱安装于机翼梢部,Ⅱ型动力舱分布式安装于机翼内部及尾翼梢部。起降模态下,两型动力舱前部垂直起降多叶折叠桨运转提供起降推力;推进模态下,两型动力舱前部垂直起降多叶折叠桨自然折叠于舱室外侧桨坞之上,同时Ⅰ型舱后部平飞推进舱后部平飞推进桨提供前飞推力实现高效巡航。复合式混合供电系统负责两型动力舱及载荷设备的供电任务,在实现高效供电的同时具备多路多源输出控制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9426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687580.1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体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作动机构,包括后机身开合控制机构、推拉杆式倾转机构、插销式后机身锁定机构。其中后机身开合控制机构通过三构件复合合页实现前后机身间的连接,同时通过丝杆螺母的传动方式实现螺母上两根连杆的摆动,进而实现后机身上下部分间的开合控制。推拉杆式倾转机构通过倾转直线舵机驱动连杆带动短舱的转动,保证在无人机模态转换过程中短舱上的螺旋桨指向指定的角度方向。插销式后机身锁定机构采用插销方式实现两后机身合并时的相互锁定。本发明能够根据无人机飞行模态的不同变动得到合适的构型,满足当前模态下的操纵性能以及飞行效率的要求,同时结构重量轻,作动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91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108804.9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2B6/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插拔的空芯反谐振光纤耦合方法及装置,属于高功率激光传输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耦合部分和光纤连接器部分,耦合部分包括自聚焦透镜、单纤毛细管、细玻璃管和空芯反谐振光纤。自聚焦透镜与单纤毛细管分别插入细玻璃管的一端,并在细玻璃管中以平面相接;单纤毛细管中空并插入空芯反谐振光纤。本发明方法包括加工耦合部分,将耦合部分插入光纤连接器插芯中固定,通过螺纹将光纤连接器与激光器连接。本发明装置具有便携、可插拔的特点。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可以将高功率激光产生的大光斑会聚成小光斑耦合到空芯反谐振光纤中,从而降低激光器与光纤的耦合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91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08804.9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2B6/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插拔的空芯反谐振光纤耦合方法及装置,属于高功率激光传输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耦合部分和光纤连接器部分,耦合部分包括自聚焦透镜、单纤毛细管、细玻璃管和空芯反谐振光纤。自聚焦透镜与单纤毛细管分别插入细玻璃管的一端,并在细玻璃管中以平面相接;单纤毛细管中空并插入空芯反谐振光纤。本发明方法包括加工耦合部分,将耦合部分插入光纤连接器插芯中固定,通过螺纹将光纤连接器与激光器连接。本发明装置具有便携、可插拔的特点。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可以将高功率激光产生的大光斑会聚成小光斑耦合到空芯反谐振光纤中,从而降低激光器与光纤的耦合损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