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限幅技术降低OFD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25855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645832.4

    申请日:2013-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限幅技术降低OFD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方法,涉及正交频分复用通信领域,用于解决传统限幅法中误码率过高的问题。本发明在发送信号的同时,通过传输一组边带信息,使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并恢复原始OFDM信号,实现了在有效降低PAPR的同时,保证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不会恶化的目的。另外,在对信号进行压缩限幅后加入了滤波的操作,极大减小频谱的带外弥散。本发明具有实现简单、计算复杂度低的特点。

    一种基于主动邻居选择的卫星网络切换备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7325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59610.1

    申请日:2013-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动邻居选择的卫星网络切换备份方法,该方法在当前服务卫星监测到接入终端可能要发生越区切换时,通知其所有邻居卫星监测接入终端的功率值,等待一段时间后所有邻居卫星再次对接入终端的功率值进行监测;将当前服务卫星的每个邻居卫星两次监测的结果相减后得到一个功率差值集合,随后将该功率差值集合中值大于预定阈值的卫星作为候选卫星,并将接入终端的某些重要信息提前备份到所有候选卫星上;因此在接入终端真正发生越区时,利用备份的信息可以及时将接入终端与提供服务的卫星建立连接,从而降低了越区切换过程中通信中断的概率,进一步保障了用户的通信质量。

    一种基于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安全光路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6340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910089146.7

    申请日:2009-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安全光路建立方法,涉及自动交换光网络控制平面中光通路或光连接的建立。本发明使用综合的波长预留策略,通过数字签名和消息反馈等安全机制,对GMPLS RSVP-TE消息中的重要对象进行完整性保护,能防止内部节点的恶意或自私行为。另外,根据自动交换光网络中路由模块和信令模块强耦合的特点,本发明设计了相应的密钥管理机制,采用OSPF-TE的PKLSA消息分发光路建立过程中所需的节点公钥证书。该方法在保证光通路安全建立的同时,具有光通路建立快、攻击检测时间短、消息负载较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自动交换光网络中控制平面中光连接的安全建立。

    一种多跳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风险评估的随机路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8621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910087652.2

    申请日:2009-06-30

    Abstract: 一种多跳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风险评估的随机路由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频谱机会的可靠度的分析,对节点的频谱机会进行风险评估,以及在AODV方法上进行改进,将路由选择与频谱机会即信道的可用信息相结合进行路由方法的设计。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风险评估的多跳认知网络随机路由方法,实现了路由与频谱管理的跨层合作,通过风险指数这一参数选路,实现了切换延时和对主用户干扰之间的平衡,减小了频谱切换带来的延迟,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增强了认知无线电路由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域间资源预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5151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36639.9

    申请日:2009-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流量工程资源预留信令协议(RSVP-TE)的能够对请求连接的业务分配优先级并按优先级处理的资源预留方法——基于优先级的域间资源预留方法,其应用范围为具有多层多域控制子网的全光网络。其技术要点是为请求连接的业务分配不同优先级,并将预留资源的过程分为临时预留和确认预留两步完成。该方法具有比前向资源预留方法(FRP)更低的业务阻塞率,比后向资源预留方法(BRP)更短的业务连接建立时间,大大优化网络性能,克服以往资源预留方法在多层多域间光网络环境中的不适应,高效地在具有波长转换能力的多层多域网络中建立LSP。同时,支持业务优先级区分,优先为优先级更高的业务请求预留资源,适应未来ASON网络的发展需求。

    一种认知无线电中对抗模仿主用户攻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20758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810227431.6

    申请日:2008-11-26

    Abstract: 一种认知无线电中对抗模仿主用户攻击的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信号的感知和处理,以及对信号源身份的识别。包括对频谱感知过程接收到的混合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对混合信号中信源的数目进行估计、采用Capon波束形成器重构各个信号,将不同电台的信号分离、将各电台的信号进行聚焦分离瞬态信号和调制信号、利用小波变换对瞬态信号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实现对信号源身份的识别等步骤。本发明提出的对抗模仿主用户攻击的方法实现了对信号源身份的有效识别,能够有效地对抗模仿主用户攻击,而且其适用范围较广,不改变现有主用户网络的工作模式,符合FCC对认知网络的使用要求。

    一种基于可信度的MANET路由协议综合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8773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76724.3

    申请日:2009-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20 Y02D7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信度的MANET路由协议综合评估方法,涉及移动自组织网络。针对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应用评估中许多指标的模糊性以及体现这些指标的信息的不完全问题,本发明给出了路由协议可信度的定义,构造了包括21个具体指标的MANET路由协议可信度评估指标模型,且设计了一套路由协议可信度评估方法。本发明能将评估路由协议性能的主观因素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从而得到更客观、更准确的协议可信度值,特别适用于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应用评估。在实际中,可根据本发明给出的评估结果和实际需要快速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

    一种基于基带NOMA的可见光通信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90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02916.2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基带NOMA的可见光通信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端生成不同速率的双用户信号,包括低速信号和高速信号;对低速信号和高速信号分别进行不同倍率上采样和4B/5B编码;将编码后的信号分别经过SRRC成型滤波器进行滤波;将滤波后的信号进行叠加,对叠加信号增加直流偏置,驱动LED灯经可见光信道传输;接收端接收传输信号,低速信号和高速信号分别经过对应的SRRC匹配滤波器后进行最大比合并;将合并后的信号分别经过对应的Volterra均衡器进行均衡,并对均衡后信号分别进行跟踪判决;采用基于图像的定位方法得到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相对位置。本发明可实现双用户可见光通信与定位一体化。

    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网络的闭环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498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06238.1

    申请日:2020-11-02

    Inventor: 王建萍 郝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网络的闭环检测方法,属于智能机器人的SLAM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目标检测网络,利用数据集对构建的目标检测网络进行训练;其中,训练好的目标检测网络能够输出图像的特征向量并定位出图像中的移动物体;利用训练好的目标检测网络处理机器人实时采集的图像,当检测到移动物体时,对移动物体区域进行背景修复处理后,重新输入目标检测网络生成新的特征向量,对新生成的特征向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到图像的描述向量,将该描述向量与特征库中的描述向量进行相似度计算,如果相似度大于预设的阈值,则检测到闭环;否则,则没有发生闭环。采用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了闭环检测应对动态场景的鲁棒性。

    一种微型石墨烯环形谐振腔光学移相器

    公开(公告)号:CN11192992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80514.6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石墨烯环形谐振腔光学移相器,该光学移相器包括:环形谐振腔、直波导、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其中,直波导位于环形谐振腔的下方,环形谐振腔和直波导组成谐振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嵌套于环形谐振腔的正上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间的波导上铺有第一间隔层,第一间隔层上沉积有第一石墨烯层,第一石墨烯层上铺有第二间隔层,第二间隔层上沉积有第二石墨烯层,第二石墨烯层上铺有第三间隔层。本发明解决了由于传统的移相方法存在热串扰、高能耗和响应时间慢等缺陷,且器件体积较大,不适用于片上集成,严重制约了追求紧凑高速高带宽的通用线性电路的性能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