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8221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134103.7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宽温域材料热导率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热导率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三次谐波法独立型传感器、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高温真空加热炉,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包括高精度差分放大器、锁相放大器、可调电阻箱、高精度直流电源、前置放大器、转换器及电容,用于对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进行采集、放大及处理,高温真空加热炉包括炉体、加热模块、冷却模块、真空模块,用于提供谐波法试验所需的温域环境和真空条件,炉内传感器通过耐高温引线穿过炉膛侧壁真空电极,连接外部设备,实现电路闭合。该发明克服了以往热特性测试装置不能实现高温测量和探测器不能多次使用等缺点,保证材料在测试后的再利用性和探测器的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34103.7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宽温域材料热导率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热导率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三次谐波法独立型传感器、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高温真空加热炉,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包括高精度差分放大器、锁相放大器、可调电阻箱、高精度直流电源、前置放大器、转换器及电容,用于对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进行采集、放大及处理,高温真空加热炉包括炉体、加热模块、冷却模块、真空模块,用于提供谐波法试验所需的温域环境和真空条件,炉内传感器通过耐高温引线穿过炉膛侧壁真空电极,连接外部设备,实现电路闭合。该发明克服了以往热特性测试装置不能实现高温测量和探测器不能多次使用等缺点,保证材料在测试后的再利用性和探测器的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31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80315.7
申请日:2016-07-21
IPC: G01N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隔热材料热导率现场精确测试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节能隔热材料热特性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自适应型热响应探测器、电信号采集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采用该装置对节能隔热材料进行现场测量,获得被测样品的基波电压(V1ω)y和三次谐波电压(V3ω)y;采用使用前已标定好的热响应测温单元电阻温度系数β、核心带长度l、基底热导率ks及被测样品的基波电压(V1ω)y和三次谐波电压(V3ω)y计算被测样品的热导率。该装置及方法能够克服原实验系统信号的稳定度不高、测量阻值精度不高、差分信号不良等缺陷,保证了隔热材料热导率的现场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57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57022.1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性能研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介孔异质复合材料热物性的计算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样品表征: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等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热物性:对复合材料进行热物性测试,测量出各个样品的热导率等值;理论计算热物性:采用动力学理论,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提炼介孔异质复合材料基材和填充物的热导率,并考虑了其间存在的近场辐射、界面散射以及基材与填充物相耦合的作用,得到复合材料的有效热导率;验证:结合实验结果,进一步完善纳米孔隙尺度下介孔异质复合材料传热的相应数理模型。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纳米孔隙条件下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的求解,提高了得到热物性的准确度,优化材料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693597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11885.6
申请日:2005-06-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E03B3/28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凝水率表面的集水器,属于水资源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空气取水具有高凝水率的表面的集水器。解决普通金属表面凝水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集水器表面由疏水基底1和在疏水基底上排布的亲水小突起2及冷凝水收集器3组成,亲水小突起分圆柱形和四棱柱形两种,圆柱形的直径在0.2mm~1mm之间,高度在0.2~1mm之间;四棱柱形的边长在0.2~1mm之间,高度在0.2~1mm之间。本发明优点在于简单、实用,亲水突起可快速凝集空气中的水分,疏水基底可使凝集到的水分更快的流入集水装置,提高了集水器的凝水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1216992.6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材料三维各向异性热导率无损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热导率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三次谐波法独立型传感器和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其中三次谐波法独立型传感器包括耐磨绝缘保护膜、线型加热探测器模块、电流引线件、探测电压引线件,电流引线件、电压引线件焊接于线型加热探测器末端的四焊盘上,耐磨绝缘保护膜覆着于微型线型加热探测器两侧;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包括信号发生器、微机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电桥模块电路、锁相放大器、高精度直流电源、电阻、电流引线端、电压引线端,用于对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放大后进行处理。该装置具有能实现三维各向异性材料热导率高精度测量、对材料无损性测试、再利用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4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91832.3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结合胶原的多肽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多肽纳米材料具有式Ⅰ的结构;,式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多肽纳米材料和胶原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可以在胶原处形成空间位阻,从而抑制血小板粘附在胶原上,这种多肽纳米材料可抑制75%的血小板粘附在胶原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813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75411.2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效装载雷帕霉素的多肽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多肽纳米材料具有式Ⅰ或式Ⅱ的结构,且多肽纳米材料能够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可实现雷帕霉素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达到68.0%和46.8%,且在溶液中的泄露量低至9.3%。此外,对于构建的多功能多肽,雷帕霉素的包封率和载药率达到60.2%和41.5%,并且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粘附力是和内皮细胞粘附力的3.4倍,说明所构建的多功能多肽可以实现高效装载雷帕霉素和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1430585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28386.6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变材料冷敷贴,属于降温、冷敷技术领域。该冷敷贴为有机相变材料和有机相变材料混合而成的共晶相变材料,具体为由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13~19℃,相变潜热在160 J/g以上。进一步的,共晶相变材料为月桂酸甲酯、棕榈酸甲酯、月桂醇、月桂酸、棕榈酸中的两种。该冷敷贴可根据人体不同部位对冷敷温度的需求,通过使用研发的系列相变冷敷材料,准确、长时效地控制人体局部组织温度。且冷敷效率高、生物安全性高、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9207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19143.4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孔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相变储热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中聚乙二醇相变材料的分子量为2000,且与聚乙二醇复合的材料为多级孔金属有机骨架UiO‑66,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百分数为40‑60wt%。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相变材料在固液态转变时的液体渗漏问题,能够在提升储能密度的同时保证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可用于中低温热能存储,可用于制备适用于中低温储热的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