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260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03772.2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12N9/22 , C12N15/113 , C07K14/415 , A01H5/1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花斑蛋白HB1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花斑表型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育具有花斑表型的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植物基因组中的HB1基因进行基因编辑,得到基因编辑植株,从基因编辑植株的自交后代中获得纯合型基因编辑植株;纯合型基因编辑植株即为具有花斑表型的植株。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植物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抑制植物中HB1基因的表达,从而得到具有花斑表型的植物。本发明对于花卉植物多彩观赏性状的定向选育、提高育种效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具有极高商业价值及科研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958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146160.7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单分子水平实时观测植物气孔保卫细胞膜蛋白分布和动态的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得荧光标记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材料;B、以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获取保卫细胞膜蛋白的实时影像;C、通过Image J软件将所得时间序列图像进行处理;D、通过Matlab R2014a对目的蛋白进行单颗粒追踪分析,确定单个蛋白聚合体的动态;E、计算气孔保卫细胞膜蛋白在细胞质膜上的停留时间;F、对目的蛋白的停留时间参数进行高斯拟合,确定目的蛋白的停留时间及变化。此方法具有提高成像的信噪比,可进行高分辨率的观测,成像速度快,活体可视化及可重复性高的优点。本发明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511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14733.4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TO蛋白在促进树木繁育中的应用,属于林业分子生物科学领域;所述FTO蛋白是一种动物中的蛋白,在植物中没有同源蛋白。在杨树中高表达FTO蛋白后,植物株高、节间数、不定根数目和总根长均增加;在盐胁迫下,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植株增强了对盐胁迫耐受性。因此通过表达FTO基因获得高产和抗逆性强的杨树新品种,对提高林业生产力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2873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77910.8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组织培养领域,提供了一种诱导杨树叶片愈伤组织大量增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材料获取;外植体准备;预处理:在无菌条件下,将得到的外植体置于无菌的细胞壁酶解液中预处理1小时,之后用滤纸吸干外植体上残留的酶解液;诱导愈伤组织:将叶片背面朝上,平铺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2℃的温室进行暗培养,12天后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16天后在外植体伤口和叶脉处产生大量淡黄色愈伤组织。本发明通过在培养前用细胞壁酶解液处理外植体,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杨树愈伤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38313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410195.3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gARGOS蛋白、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尤其是在降低木质素含量和/或加快树木生长中的应用,具体涉及杨树PagARGOS基因的克隆;将PagARGOS基因导入杨树中进行超量表达PagARGOS蛋白;观察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并对转基因植株的木质素含量、株高进行检测。本发明通过将PagARGOS基因导入杨树,说明PagARGOS蛋白在降低木质素含量、加快植株生长上起着重要作用;获得的新型速生低木质素转基因树种,对解决造纸原料短缺以及生产过程中木质素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6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39459.8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花粉管超薄切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花粉培养;选取花粉管;确认样品方向;固定花粉管;利用1,3‑二氨基硫脲进行锇沉积;块染;脱水;渗透;包埋与聚合;修块与切片。本发明利用纤维毛细管可吸取特定形态的花粉管,提高数量较少体积微小类样品的可操作性以及选择性;将花粉管装入纤维毛细管,有利于包埋时定位花粉管的位置,并在后续切片时对花粉管进行定向;本发明特异性选择样品以及可以对样品进行定向的特点,有利于减小样品三维重构的成本,提高重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5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44850.8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超薄切片的植物组织整体染色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实验步骤:(1)固定:收集成熟的青杄花粉,用戊二醛与多聚甲醛进行前固定,再使用1%锇酸进行后固定;用TCH处理,再用1%锇酸进一步沉积锇;(2)块染:用2.5%醋酸钆、2.5%醋酸钐、2%醋酸双氧铀进行块染;(3)乙醇梯度脱水:分别用30%、50%、60%、70%、80%、90%、95%、100%乙醇进行脱水;(4)渗透:分别用乙醇与丙酮混合溶液、100%丙酮、丙酮与spurr树脂混合溶液、100%spurr树脂进行渗透处理;(5)包埋与聚合:在包埋板中加入100%spurr树脂,放入样品后置于烘箱进行聚合。本方法具操作简单、染色效果较好,图像对比度明显;还有利于超薄连续切片,为实现植物组织三维重构奠定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11918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034266.7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凯氏带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分离凯氏带的方法包括步骤a2):将植物初生根或植物初生根的根段进行微波处理。所述微波的频率为2000~2800MHz。所述微波处理的时间为1~3min。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分离玉米根内皮层凯氏带和杉木根内皮层凯氏带。本发明提供的分离凯氏带的方法安全、节省、快速和高效,为深入研究凯氏带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工业化分离凯氏带成分提供了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244513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95887.2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4 , G01N33/5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液泡和观察液泡膜上蛋白分布和运动的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取植物组织,用酶解液进行处理,获得原生质体;(2)裂解所述原生质体,获得液泡;(3)多聚甲醛载玻片固定液泡;(4)全内光反射显微镜观察液泡膜上蛋白分布和运动。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分离的液泡是具有生理活性的液泡,其液泡膜上蛋白质也是具有生理活性的,且可利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观察液泡膜上蛋白的运动和分布。本发明将以TIRFM显微镜为基础的单分子技术的观测范围从细胞外膜扩展到胞内细胞器膜,所提供的方法在液泡的分离及观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深入研究植物的细胞器奠定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11918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034266.7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凯氏带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分离凯氏带的方法包括步骤a2):将植物初生根或植物初生根的根段进行微波处理。所述微波的频率为2000~2800MHz。所述微波处理的时间为1~3min。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分离玉米根内皮层凯氏带和杉木根内皮层凯氏带。本发明提供的分离凯氏带的方法安全、节省、快速和高效,为深入研究凯氏带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工业化分离凯氏带成分提供了理论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