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7605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0408467.5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谐振驱动隔离低应力型双向Class E2高频功率变换器,属于开关电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变换器存在的开关管电压应力高、系统体积大且能量无法双向流动的问题。变换器包括:第一Class E谐振单元、隔离型匹配网络、第二Class E谐振单元;所述第一Class E谐振单元的第二端口与所述隔离型匹配网络的第一端口相连,所述隔离型匹配网络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Class E谐振单元的第一端口相连;当所述变换器的能量正向流动时,所述第一Class E谐振单元的第一端口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二Class E谐振单元的第二端口与负载相连;当所述变换器的能量反向流动时,所述第一Class E谐振单元的第一端口与负载相连,所述第二Class E谐振单元的第二端口与电源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4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27363.5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主动抑制SiC MOSFET串扰的驱动电路及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驱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串扰抑制过程中会减缓关断速度和增加关断损耗以及抑制串扰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电路包括与上管SiC MOSFET连接的第一串扰抑制电路和与下管SiC MOSFET连接的第二串扰抑制电路;所述第一串扰抑制电路,用于根据接收的驱动下管SiC MOSFET的第二PWM控制信号进行通断,以调整上管SiC MOSFET处于关断状态,下管SiC MOSFET开通时,上管SiC MOSFET的门极电压,抑制上管SiC MOSFET的开通;所述第二串扰抑制电路,用于根据接收的驱动上管SiC MOSFET的第一PWM控制信号进行通断,以调整下管SiC MOSFET处于关断状态,上管SiC MOSFET开通时,下管SiC MOSFET的门极电压,抑制下管SiC MOSFET的开通。
-
公开(公告)号:CN109104130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1278378.2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阶磁链观测器反馈矩阵获取方法及无速度传感器,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方法在全阶磁链观测器的状态稳定性要求和异步电机转速估计稳定约束下,获得反馈矩阵G;将获得反馈矩阵应用于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改善异步电机处于低速发电区域时的不稳定区域。本发明通过选取所设计的反馈增益矩阵,可以改善异步电机处于低速发电区域时的不稳定问题。通过选取配置反馈增益矩阵的参数,可以降低临界频率,减小不稳定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96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27387.2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H02M7/5387 , H02M7/483 , H01F38/14 , H01F2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耦合的三相逆变器,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控制方法过于复杂、可靠性较低的问题。该三相逆变器包括逆变电路一、逆变电路二、前级负耦合电路和后级正耦合电路。其中,逆变电路一产生三相电流信号一,逆变电路二产生与三相电流信号一相位相同但调制载波相位相差180°的三相电流信号二,前级负耦合电路将三相电流信号一和三相电流信号二进行差模耦合,后级正耦合电路,对差模耦合结果进行信号整合,获得三相交流电信号,并将其传输至外部负载电路。本发明在实现逆变扩容的同时,通过前级负耦合电路降低逆变电路之间的环流,利用后级正耦合电路降低逆变器输出滤波电感体积,控制方法简单、可靠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46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32088.8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H02P6/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WM信号激磁的旋转变压器解码方法及系统,属于旋转变压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变压器解码方法外围电路复杂和成本昂贵的问题。一种基于PWM信号激磁的旋转变压器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PWM信号并施加于旋转变压器初级绕组;旋转变压器次级绕组输出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对所述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进行同步采样,得到正弦解调信号Vs和余弦解调信号Vc;根据正弦解调信号Vs和余弦解调信号Vc,解算出电机转子的角位置以及转速。实现了电机转子角位置和转速的测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变压器解码方法外围电路复杂和成本昂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53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75059.X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H02M7/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异步电机的不连续调制方法,步骤S1、计算综合电压矢量与A轴的夹角δ;步骤S2、计算前后有效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T1、T2;步骤S3、判断综合电压矢量所处的扇区,并判断是否需要细分扇区,是,则细分扇区后进一步判断综合电压矢量所处的细分扇区,并执行步骤S4;否则执行步骤S4;步骤S4、确定各个扇区的零矢量分配因子R的数值;步骤S5、根据步骤S2、S4确定的T1、T2及R值,得到三相调制波Tcma、Tcmb、Tcmc;步骤S6、将步骤S4得到的三相调制波Tcma、Tcmb、Tcmc与三角载波比较,得到不连续调制下的6路PWM波。使用这种不连续调制方式,可以在提高系统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控制频率,改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1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63085.4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H02M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压和电阻可调的SiC MOSFET驱动控制电路,属于SiC MOSFET驱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同时保证高增益、结构简单、高稳定性、高效率的问题。该变换器包括控制芯片、SiC MOSFET器件、电源VG1~VG2、开关管S1~S6,电阻RG1~RG2;其中,控制芯片,用于输出开关管S1~S6控制信号至开关管S1~S6的栅极;开关管S1、S2的漏极分别与电源VG1的正极连接;开关管S3~S5的漏极分别与电源VG1的负极、电源VG2的负极连接,并接地;开关管S6的漏极与电源VG2的正极连接;并且,开关管S1、S3的源极分别经电阻RG1与SiC MOSFET器件的栅极连接,开关管S2、S4的源极分别经电阻RG2与SiC MOSFET器件的栅极连接;开关管S5、S6的源极与SiC MOSFET器件的源极连接。该电路能够保证SiC MOSFET器件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5072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67400.5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H02P9/00 , H02P9/30 , H02P101/45 , H02P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子双绕组发电机的行驶取力发电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行驶取力发电装置包括定子双绕组发电机、励磁功率变换器和控制器,定子双绕组发电机包括定子功率绕组和定子控制绕组,定子控制绕组与励磁功率变换器连接,定子功率绕组与负载连接;其中,控制器根据控制绕组三相电流测量值与三相电流预定值的比较结果向励磁功率变换器输出调制信号,并根据调制信号通过定子控制绕组和励磁功率变换器控制功率绕组侧直流母线电压的电压恒定。本发明通过励磁功率变换器和定子控制绕组对励磁进行控制,发生绕组匝间短路会自动失磁,防止定子绕组匝间短路而引起火灾,提高了行驶取力发电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0210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1241167.1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步电机发电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电机发电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异步电机旋转的检测转速n传启动发电控制算法产生直流母线电压,同时采样异步电机的三相电流和所述直流母线电压;根据所述检测转速、所述三相电流及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并利用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控制发电控制算法;根据所述发电控制算法的输出控制异步电机产生所述直流母线电压。本发明解决了异步电机发电模式下电磁转速传感器易受干扰,而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得到的估算转速在负载突变时转速估算精度不高影响发电控制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96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027387.2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H02M7/5387 , H02M7/483 , H01F38/14 , H01F2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耦合的三相逆变器,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控制方法过于复杂、可靠性较低的问题。该三相逆变器包括逆变电路一、逆变电路二、前级负耦合电路和后级正耦合电路。其中,逆变电路一产生三相电流信号一,逆变电路二产生与三相电流信号一相位相同但调制载波相位相差180°的三相电流信号二,前级负耦合电路将三相电流信号一和三相电流信号二进行差模耦合,后级正耦合电路,对差模耦合结果进行信号整合,获得三相交流电信号,并将其传输至外部负载电路。本发明在实现逆变扩容的同时,通过前级负耦合电路降低逆变电路之间的环流,利用后级正耦合电路降低逆变器输出滤波电感体积,控制方法简单、可靠性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