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触变性低温共烧陶瓷内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8225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0987348.4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触变性低温共烧陶瓷内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极银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银粉75‑82%;玻璃粉1‑3.5%;氧化铝0.3‑1%;其余为有机载体;所述的银粉由球形银粉和片状银粉组成;所述片状银粉的厚度为100‑200纳米,直径为3‑5微米;所述球形银粉的直径为0.5‑1.3微米;所述球形银粉和片状银粉的质量比为79‑81:19‑21。发明的电高触变性低温共烧陶瓷内电极银浆具有与LTCC生瓷基板的良好的共烧匹配性、印刷性、优良的导电性且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一种石墨烯-石榴石型铁氧体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2113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273267.9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石榴石型铁氧体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该复合材料以组成石榴石型铁氧体的初始原料为基体,与石墨烯材料在1250~1450℃烧结后得到石墨烯‑石榴石型铁氧体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兼具导热系数高、铁磁共振线宽窄、介电损耗小的优点,介电损耗tanδe≤4×10‑4,共振线宽ΔH≤75Oe,剩磁比Rs≥0.75,饱和磁化强度4πMs在500Gs~1900Gs可调。采用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高效,使石墨烯材料弥散分布在石榴石型铁氧体材料的晶粒间隙内,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满足微波通信领域的需求,尤其是对铁氧体材料导热系数要求较高的微波通信器件,具有优异的产业前景。

    一种电加热电阻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700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1370002.1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电阻浆料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所述电阻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包括:微米量级的电阻粉体、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和助剂。所述电加热电阻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到多孔莫来石(氧化铝)基板上,在950℃‑1100℃高温烧结,形成电加热电阻膜层,电阻膜层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的电阻图形。通电后,电阻膜层迅速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基板,从而将穿过基板为液体升温。本电阻浆料适用于厚膜电阻器,加热温度在500℃以下的热水壶或其它需要给液体加热的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加热电阻浆料与多孔莫来石(氧化铝)基板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热振冲击、不含重金属,具有成本低,无环境污染,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一种碳材料的设计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46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559777.8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材料的设计方法。本发明利用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设计碳材料的微观模型并预测不同改性方式后得到的材料的吸波性能,再通过参数的修改,调整碳材料的微观模型,得到最优化结构,将最优化结构计算得到的吸波性能与理论值范围进行比对,最终确定碳材料的结构。该设计方法有效地降低实验量,并且筛选了最优化结构,并计算吸波曲线,符合应用要求,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本发明仅需要计算机的计算便可以预估实验过程,既避免了实验材料的浪费,还可以节约实验周期。

    一种微波铁氧体套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5704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15261.1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波铁氧体套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套片包括:微波介质陶瓷环片、微波铁氧体圆片以及位于所述微波介质陶瓷环片与所述微波铁氧体圆片之间的粘接材料,其中,所述微波介质陶瓷环片用于容纳所述微波铁氧体圆片。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可兼容焙银等高温处理工艺,可承受高温环境,工艺过程简单,尺寸精度高,适用于环行器/隔离器的制造。

    一种高触变性低温共烧陶瓷内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8225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87348.4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触变性低温共烧陶瓷内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极银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银粉75‑82%;玻璃粉1‑3.5%;氧化铝0.3‑1%;其余为有机载体;所述的银粉由球形银粉和片状银粉组成;所述片状银粉的厚度为100‑200纳米,直径为3‑5微米;所述球形银粉的直径为0.5‑1.3微米;所述球形银粉和片状银粉的质量比为79‑81:19‑21。发明的电高触变性低温共烧陶瓷内电极银浆具有与LTCC生瓷基板的良好的共烧匹配性、印刷性、优良的导电性且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一种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4864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902785.7

    申请日:2020-09-01

    Inventor: 曹迪 袁礼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钛合金原子百分比表达式为TiaAlbZrcHfdMoeOf,其中:85≤a<99,0<b≤5,0<c≤10,0≤d≤5,0≤e≤2,0<f≤1且a+b+c+d+e+f=100,本发明制备的TiaAlbZrcHfdMoeOf钛合金具有高电阻率,常温下电阻率可达到纯钛电阻率的9倍,可用于交变电场或磁场中的不导磁钛合金构件,能显著降低涡流产生的发热现象。

    一种电子标识器和地下管线

    公开(公告)号:CN1089212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49254.4

    申请日:2018-06-22

    Inventor: 袁礼新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标识器和地下管线,其中,所述电子标识器包括:磁芯和缠绕在磁芯外表面的利兹线;所述利兹线的两个连接端延伸至所述磁芯端部的外侧;所述磁芯的一端设有射频芯片,所述射频芯片分别与利兹线的连接端连接;所述利兹线的两个连接端之间还设有多层陶瓷电容器。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密集的城市地下管线和重要设施进行标识,从而实现准确、安全、快速地对地下管线进行定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