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363043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2033281.4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B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固液混合光卤石矿层厚度测量的装置,包括:一采样管、若干延长管、一传送结构和一支架。所述采样管的末端连接于所述延长管,所述采样管的前端为采样头,用于对光卤石矿层进行采样和测量。所述延长管和所述采样管连接,依次穿过所述传送结构,并在所述传送结构的驱动下,所述延长管和所述采样管沿直线运动,使所述采样管的采样头贯穿光卤石矿层,实现对光卤石矿层的采样和测量。所述传送结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于工作船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固液混合光卤石矿层厚度测量的装置,采用了由多个隔板排列组成倒齿结构的采样头,能够在采样管螺旋下沉过程中将光卤石截留在隔板内,进而提高了测量精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447003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2081363.6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B60F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基于空气润滑的仿生水陆两栖型机器人,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头顶部、一头部、一中部和一尾部,在所述中部的外壁设置一环带区域,在所述环带区域与所述中部的内壁之间包括一空腔,且在所述环带区域表面开设多个空气润滑斜孔;在所述中部的内部还安装有一空气润滑机构,该空气润滑机构中存储有压缩气体,并通过一气体传输通路连通于所述空腔,使得所述空气润滑机构中的气体通过所述气体传输通路进入所述空腔,并从所述多个空气润滑斜孔喷出。本实用新型第一次将空气润滑技术引入水陆两栖型机器人,以实现跨介质运动,使其较于现有的其他水陆两栖型机器人,更适用于南北极等较恶劣环境下的资源勘探等工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