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53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689481.7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发光材料的设备安全性与环境适应性测量方法,将应力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热致发光材料喷涂于待检测设备表面并进行与机械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相关的安全性与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估,发光材料会在各种外力、电磁场、热流的作用下辐射光信号;通过成像系统、波分复用器和光电探测器,可对各种原因产生的光辐射信号分别进行阵列成像、参量还原、立体重构,由此获得的设备应力分布、电场分布和热量分布可为设备六性指标设计评估提供无接触、可定量、可回溯的测量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63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0950827.4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分发的多波排序安全通信方法,由发送方和接收方执行,通信双方建立量子真随机数同步共享机制,将通信数据拆分成数据块、将数据块按照复用波长数量拆分成数据段,将量子真随机数按定长转化为序号数字,用以从预先商定的排序法则库内提取的排序法则;根据排序法则对数据块内数据段进行排序并逐一调制于不同波长载波;分别探测各波长信号、解译数据段、根据量子真随机数序号对应的排序法则将数据段重组为数据块、将数据块还原为原始通信数据。本发明有效结合波分复用技术、隐藏编码技术和量子通信技术,既成倍提升了单通道通信数据传输速率,又通过增加系统复杂性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有望解决现有量子通信系统速率较低、扩容性较差等技术问题,为以光纤通信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应用提供全新的隐蔽安全数据传输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58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950829.3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冗余校验和纠错重传的量子直接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发送方用数字通信信号调制多波长单光子序列,并将携带信息的多波长单光子序列并纤传输;接收方通过信息处理光路、波分复用器和单光子探测器对多波长单光子序列进行探测,根据探测结果判断线路安全并解析明文信息;接收方利用经典信道将未获取明文信息的时序位置回传给发送方,发送方将对应明文信息重新编码发送;通过多次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实现以单光子为信息载体的全部信息传输。本发明通过冗余校验和纠错重传机制,能够有效克服以单光子为信息载体的量子直接通信因为传输损耗而造成的数据丢失,同时兼具量子通信普遍具备的安全等级,为构建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提供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71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181523.5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有无人协同体系作战仿真方案,包括复杂战场环境模块、战场多方模块、协同控制模块、以及多方对抗推演模块;复杂战场环境模块用于自动生成战场环境;战场多方模块用于自动生成我方、敌方以及未知方作战编组,对每个作战编组的作战单元赋予兵力以及简单智能;协同控制模块将作战任务分配给我方不同的作战单元,使我方作战单元依靠环境感知自主地规划作战行为;多方对抗推演模块依靠对应指令,使各个作战单元执行作战行为。本发明解决了在未来高烈度战场环境下,智能化作战单元动态组合和重组的问题,为新质作战样式的能力生成机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验证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81524.X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智能化作战指挥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异构无人装备的场景自适应协同指挥控制系统。基于态势感知的场景自适应协同指挥控制系统,它包括:决策支持单元、竞标单元以及智能孪生体;智能孪生体适应指挥信息系统数字化发展的趋势,虚拟化了相应作战编组的资源,具备综合代理能力;决策支持单元将指挥员的作战意图翻译成顶层作战方案,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孪生体之间采用合同网协议实现任务的分解分发,决策支持系统向智能孪生体发出一个任务,而智能孪生体根据其资源和能力提出一个实现方案。决策支持系统决定任务分配对象及工作负载。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的场景自适应协同指挥控制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