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8083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320612.3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L5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4 , G03G15/04054 , H01L51/5012 , H01L51/5225 , H01L51/5253 , H05B33/0896 , H01L51/5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机发光装置,包括:下部电极;上部电极和具有电极垫部的基板,其中由该下部电极与该电极垫部之间的区域中的膜端的截面的倾斜与该基板的表面形成的角设为θ1时,满足式(1)和式(2);并且由该下部电极与该电极垫部之间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的膜端的截面的倾斜与该基板的表面形成的角设为θ3时,满足式(3)和式(4)。tan(θ1)=d1/d2 (1)tan(θ1)
-
公开(公告)号:CN102956839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283600.4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5 , H01L51/006 , H01L51/5275 , H01L2251/5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机EL元件、发光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装置和成像装置。提供了通过抑制由在电极表面上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振子导致的激发能量的损失来提高发光效率的有机EL元件。空穴传输层(3)由在由发光层(5)发射的光的光谱的最大峰值波长具有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1.65的折射率的材料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347450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10205236.5
申请日:2011-07-21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18 , H01L27/3211 , H01L51/5048 , H01L51/5218 , H01L51/5265 , H01L2251/558
Abstract: 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包括用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副像素的多个有机EL器件,每个有机EL器件包括光输出侧的第一电极、与该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电极和它们之间的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化合物层。该有机EL器件在比该有机化合物层更接近该第一电极的第一反射表面与比该有机化合物层更接近该第二电极的第二反射表面之间具有共振器结构。通过将该三色混合来显示预定的白色,将各色的有机EL器件的发光层中的发光位置与该第二反射表面之间的光学距离设定在与必要电流密度对至少该光学距离的曲线的n次最小值对应的光学距离±10%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598864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0980162215.0
申请日:2009-11-05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水野信贵
IPC: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3 , H01L27/3211 , H01L51/5262 , H01L2251/558
Abstract: 公开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采用保护层密封形式时,提高了发射蓝色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1、12、13)、覆盖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保护层(6)、以及设置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4)和保护层(6)之间的光学调整层(5)。光学调整层(5)包括与第二电极(4)接触的第一光学调整层和与第一光学调整层接触的第二光学调整层。第一光学调整层和第二光学调整层具有彼此不同的折射率,跨越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地在具有共同的膜厚的情况下布置每一个光学调整层。每一个膜厚被配置为使得,对于由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层发射的光,在第二电极和第一光学调整层之间的界面处发生反射时的相位、在第一光学调整层和第二光学调整层之间的界面处发生反射时的相位和在第二光学调整层的保护层侧的界面处发生反射时的相位是相同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956839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283600.4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5 , H01L51/006 , H01L51/5275 , H01L2251/5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机EL元件、发光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装置和成像装置。提供了通过抑制由在电极表面上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振子导致的激发能量的损失来提高发光效率的有机EL元件。空穴传输层(3)由在由发光层(5)发射的光的光谱的最大峰值波长具有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1.65的折射率的材料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084720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0980126363.7
申请日:2009-07-1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09 , H01L27/3206 , H01L27/3244 , H01L51/5265 , H01L2251/5315 , H05B33/14 , H05B33/22 , H05B3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由来自包含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层的有机层的光发射导致的色度差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层在包含于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上连续形成。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和层叠于基板上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每一个包含电极和被电极夹着的有机层,其中,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在与在基板上形成的像素对应的发光区域中并排布置,并且,经由中间电极在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上层叠第三有机层。第三有机层具有比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中的至少一个的发光光谱峰值波长长的发光光谱峰值波长。
-
公开(公告)号:CN10259886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49002.X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26 , H01L51/5234 , H01L51/5253 , H01L51/5265 , H01L2251/558 , H05B33/22
Abstract: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包含多个层的有机化合物膜,该多个层包含:发射层;第二电极;保护层;以及在第二电极和保护层之间通过蒸镀方法形成的缓冲层,从发射层发射的光从第二电极侧出射,其中,第二电极由具有5nm~20nm的厚度的金属膜形成,发射层的与第一电极相邻的表面和第二电极的与有机化合物膜相邻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55nm~90nm,并且,保护层通过溅射方法或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084720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80126363.7
申请日:2009-07-1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09 , H01L27/3206 , H01L27/3244 , H01L51/5265 , H01L2251/5315 , H05B33/14 , H05B33/22 , H05B33/2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由来自包含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层的有机层的光发射导致的色度差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层在包含于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上连续形成。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和层叠于基板上的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多个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每一个包含电极和被电极夹着的有机层,其中,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在与在基板上形成的像素对应的发光区域中并排布置,并且,经由中间电极在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上层叠第三有机层。第三有机层具有比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中的至少一个的发光光谱峰值波长长的发光光谱峰值波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