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端子接头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19671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510081891.9

    申请日:2005-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H01R43/16

    Abstract: 阴端子接头(20)具有带有用于接收阳端子接头(10)的插头(14)的开口前端的接近管状的连接部分(22)。凹部(30)在连接部分(22)中与插头(14)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处纵向延伸。凹部(30)使连接部分(22)的外侧宽度(W)很小,同时获得插头(14)外面的大的间隙(C)。凹部(30)不会显著降低整个连接部分(22)的强度。另外,大的间隙(C)避免了对高精度制造的需要。

    终端接头和连接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2004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02157169.4

    申请日:2002-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H01R13/111 H01R13/4223 H01R43/16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适合于小型化的终端接头和连接器。在一种将被从后面插入到阴壳(10)内的终端阴接头(30)中,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外壁(37)的后端向外突出,从而形成一个在其前端具有一个顶点的基本为锥形的形状的锁紧突起(52)。当终端接头(30)插入阴壳(10)内时,设置在阴壳(10)内的固定部分(13)可以和该锁紧突起(52)啮合。锁紧突起(52)成型为比通过连接前端的顶点(A)、一对位于后端的底端点(B)、以及向外突出端点(C)而构成的虚构三角锥体(X)更向外突出。

    连接器以及将端子接头插入该连接器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67879A

    公开(公告)日:2004-01-14

    申请号:CN03101820.3

    申请日:2003-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能够防止端子接头以不正确姿态插入。其中,阴端子接头(30)可从后面插入在阴壳体(10)中的空腔(11)内。通过相对于端子接头(30)的插入方向倾斜成钝角,用于将端子接头(30)导入空腔(11)内的倾斜引导表面(22)形成于各空腔(11)后端的外周边缘部分处。稳定器插入槽(20)形成于空腔(11)的底表面上,并有朝后端的开口端,从端子接头(30)上凸出的稳定器(47)可插入该稳定器插入槽(20)内。在空腔(11)后端的外周边缘处提供有防护表面(27),当端子接头(30)以不正确的姿态插入时,稳定器(47)能够与该防护表面相抵。该防护表面相对于插入方向的角度设置成小于倾斜引导表面相对于插入方向的角度。

    接插件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647C

    公开(公告)日:2003-05-14

    申请号:CN97100717.9

    申请日:1997-0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1 H01R13/5227

    Abstract: 一种电接插件,具有终端定位器和定位器插入孔。所需的空隙是曲拐形阻湿部或C形凹穴,以阻止水分从外部渗入。中央去湿孔经过接插件的中心,并通过相互之间的斜切口的配合而被密封。突出的帽盖遮护接插件壳体的啮合面。啮合的终端腔也有斜切的密封面。周围凸缘/槽有长而窄的空隙,以阻止水分迁移。

    连接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44738A

    公开(公告)日:2000-02-16

    申请号:CN99111135.4

    申请日:1999-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4

    Abstract: 分两段提供腔3,并且背对背地安排它的锁紧部分11以共用允许变形空间16。上和下锁紧部分的纵轴彼此横向偏移。插入空间16的检测部分23从夹持器20突出来。在其插入端面24的左和右端,相对于垂直方向对称地形成可分别与上和下锁紧部分11的前端13接触的过分变形阻止部分25。锁紧部分11的前端13与下侧的过分变形阻止部分25发生接触,限制了锁紧部分11的过分弹性变形。

    端子
    16.
    发明授权
    端子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507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80041734.8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阴端子(12)具有:端子主体(15),能够使电线(11)沿着Y方向插入,并且具有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该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具备能够与电线(11)接触的接触面(21A、21B)且能够向与电线(11)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变形;及滑动构件(16),呈筒状,能够从分离位置移动到重叠位置,所述分离位置为从端子主体(15)分离的位置,所述重叠位置为从上侧连接片部(18A)及下侧连接片部(18B)的前端侧与端子主体(15)相接且与端子主体(15)的外侧重叠的位置,在滑动构件(16)设有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该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向内方突出并且对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进行加压以使它们与电线(11)接触,在滑动构件(16)设有:窄幅部(16B),是形成有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的区域,并且在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对电线(11)进行加压的加压方向上滑动构件(16)的内部形状较窄;及宽幅部(16A),在比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靠插入方向的前方侧,在加压方向上滑动构件(16)的内部形状比窄幅部(16B)宽,在重叠位置处窄幅部(16B)与上侧连接片部(18A)及下侧连接片部(18B)的外侧重叠,由此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按压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在滑动构件(16)形成有构成宽幅部(16A)的上壁(70)的前端随着朝向电线(11)的插入方向的前方而在加压方向上比宽幅部(16A)扩宽的引导斜面部(50)。

    连接器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1934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80021813.X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抑制两壳体彼此的晃动。连接器(1)具备下壳体(2)及上壳体(3)。在下壳体(2)形成有锁定部(27B)。在上壳体(3)形成有钩挂于锁定部(27B)的弹性锁片(42)。弹性锁片(42)呈悬臂状,限制下壳体(2)和上壳体(3)向与合体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分离方向相对移动。在下壳体(2)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突片部(27)。在上壳体(3)形成有限制突片部(27)的移动的突片限制部(60)。突片限制部(60)具有倾斜面(42C),倾斜面(42C)沿着组装方向以将突片部(27)向分离方向的能移动范围缩小的方式倾斜。

    连接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1934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80021813.X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抑制两壳体彼此的晃动。连接器(1)具备下壳体(2)及上壳体(3)。在下壳体(2)形成有锁定部(27B)。在上壳体(3)形成有钩挂于锁定部(27B)的弹性锁片(42)。弹性锁片(42)呈悬臂状,限制下壳体(2)和上壳体(3)向与合体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分离方向相对移动。在下壳体(2)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突片部(27)。在上壳体(3)形成有限制突片部(27)的移动的突片限制部(60)。突片限制部(60)具有倾斜面(42C),倾斜面(42C)沿着组装方向以将突片部(27)向分离方向的能移动范围缩小的方式倾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