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的拉丝装置及拉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314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10237220.7

    申请日:2012-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29 C03B2205/82 C03B2205/83 C03B2205/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的拉丝装置和拉丝方法,其即使使炉框体内的气体从炉管下端部形成的间隙向炉管内漏出,也不会使烟灰沿内径方向堆积。在将流入炉管(13)内并朝下流动的惰性气体的体积流量设为Q1,将从炉框体(14)内向炉管内漏出的惰性气体的体积流量设为Q2,将炉管下端的内径设为2D,将炉管(13)和延长管(17)之间的接合部的气体漏出口(19)的出口部分的间隙宽度设为H,将体积流量Q1和Q2各自相对于壁面的剪切力的比设为R时,将接合部的所述气体漏出口的出口部分的间隙宽度H设定为满足“R=(3D2Q2)/(4H2Q1)≤3”。

    光纤冷却装置和光纤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667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31257.X

    申请日:2014-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2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冷却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光纤制造方法,当冷却管部的下表压力设定为A、冷却管部的分割单元的数量设定为N、各分割单元的长度设定为Li(i=1至N)、各分割单元的半径设定为Ri(i=1至N)、冷却剂气体穿过各分割单元的气体流量设定为Qi(i=1至N)、冷却剂气体的粘度系数设定为μ1、光纤的半径设定为r1、拉制速度设定为V1、直管部的压力损失设定为B、直管部的分割单元的数量设定为n、直管部的各分割单元的长度设定为LLj(j=1至n)、直管部的各分割单元的半径设定为RRj(j=1至n)、加压气体穿过直管部的气体流量设定为Qgas、加压气体的粘度系数设定为μ2、加压腔室的压力损失设定为C、加压腔室的内部压力相关常数设定为D1至D5、以及加压腔室的形状修正系数设定为k(1≤k≤2)时,上述装置满足以下公式A-B-kC≤0[数学公式1][数学公式2][数学公式3]C=D1+D2×Qgas+D3×Qgas2+D4×V1+D5×Qgas×V1。

    光纤
    13.
    发明公开
    光纤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44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679790.6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低温特性和耐侧压特性的劣化并且实现细径化的光纤。一种光纤,具备:包含芯部和包层的玻璃纤维、和被覆玻璃纤维的外周的被覆树脂层。被覆树脂层具有:被覆玻璃纤维的外周的初级树脂层、和被覆初级树脂层的外周的次级树脂层。玻璃纤维的外径为79μm以上81μm以下。初级树脂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次级树脂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次级树脂层的外径为120μm以上170μm以下。初级树脂层的in‑situ弹性模量为0.1MPa以上0.4MPa以下。次级树脂层的in‑situ弹性模量为1200MPa以上2800MPa以下。玻璃纤维的偏心量的振幅的最大值为10μm以下。

    光纤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纤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85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0949546.0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光纤的断线的光纤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纤。一种光纤的制造方法,其是具有以下工序的光纤的制造方法:熔融光纤母材以拉丝玻璃纤维的工序;在玻璃纤维的外周涂布树脂组合物的工序;以及使涂布的树脂组合物固化的工序,对于玻璃纤维的中心轴从以树脂组合物的外周或树脂组合物固化而成的被覆树脂层的外周为基准的中心轴的、在垂直于玻璃纤维的中心轴的剖面上的偏心量,在玻璃纤维的50m以上的长度范围内测定50个点以上,以使偏心量的平均值a和标准偏差σ满足a+3σ≤10μm的方式涂布树脂组合物。

    光纤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908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80076454.5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在通过拉丝炉加热光纤母材的同时进行拉丝以形成光纤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光纤母材拉丝前获取同时拍摄光纤母材和拉丝炉的开口部而得的摄像图像的工序;和基于摄像图像调整光纤母材的位置,以使光纤母材的中心与开口部的中心的位置一致的工序。

    光纤的制造方法和光纤的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676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80089272.7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光纤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拉丝开始前,拾取从光纤母材的前端落下的熔融部分的块的引线工序;以及在引线工序结束后,对预定直径的玻璃纤维进行拉丝的工序。引线工序包括:使设置在拉丝炉下方且保护由光纤母材拉丝而得的玻璃纤维不受外部空气的影响的保护管沿着与玻璃纤维的拉丝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的工序;在因保护管的移动而在拉丝炉与徐冷用加热炉之间产生的空间中,用接收器接收落下的熔融部分的块的工序;将接收器从拉丝炉的下方移开的工序;以及使保护管返回到拉丝炉的下方的工序。

    光纤的制造方法及光纤的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7796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434759.6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冷却筒的光纤通路中产生霜或者水滴的技术。光纤的制造方法具有将从玻璃母材拉丝出的玻璃纤维在涂敷树脂前收容于壳体内,使其经过将由冷媒冷却的冷却筒贯通而形成的光纤通路的工序。所述工序包含向所述壳体和所述冷却筒之间的干燥空间导入露点比所述冷却筒的温度低的干燥气体。所述工序包含通过露点仪对所述光纤通路的入口及出口中的至少1个的露点进行测定。所述工序包含对所述冷却筒的冷媒温度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冷却筒的温度高于通过所述露点仪测定的所述露点。

    光纤用拉丝炉的密封构造、光纤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417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1634.1

    申请日:2017-08-23

    Abstract: 一种光纤用拉丝炉的密封构造,其用于将光纤用拉丝炉的上端开口部和从该上端开口部插入的光纤用玻璃母材之间的间隙堵塞,该光纤用拉丝炉的密封构造具有:多个抵接板部件,它们设置为与所述光纤用玻璃母材的周向侧面抵接;引导部件,其对该抵接板部件进行收容,将该抵接板部件可自由移动地支撑;推拉作用机构,其使所述抵接板部件在所述光纤用玻璃母材的径向移动;以及动作检测机构,其对所述推拉作用机构的动作完成进行检测。

    光纤用拉丝炉的密封构造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0736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4133.X

    申请日:2011-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29 C03B2205/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用拉丝炉的密封构造,其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将在拉丝炉的上端开口部和玻璃母材之间产生的间隙密封,且还能够应对直径变动较大的玻璃母材的拉丝。光纤用拉丝炉的密封构造(8)用于将光纤用拉丝炉(1)的上端开口部(2a)和从该上端开口部插入的光纤用玻璃母材(5)之间的间隙(S)密封。该密封构造(8)具有:多个抵接板部件;支撑机构,其用于支撑该多个抵接板部件;以及按压作用机构,其将多个抵接板部件分别向光纤用玻璃母材的径向按压,以使多个抵接板部件的前端与光纤用玻璃母材的侧面抵接。

    光纤用拉丝炉的密封构造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6999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180061194.0

    申请日:2011-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29 C03B2205/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用拉丝炉的密封构造,其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将在拉丝炉的上端开口部和玻璃母材之间产生的间隙密封,且还能够应对直径变动较大的玻璃母材的拉丝。光纤用拉丝炉的密封构造(8)用于将光纤用拉丝炉(1)的上端开口部(2a)和从该上端开口部插入的光纤用玻璃母材(5)之间的间隙(S)密封。该密封构造(8)具有:多个抵接板部件;支撑机构,其用于支撑该多个抵接板部件;以及按压作用机构,其将多个抵接板部件分别向光纤用玻璃母材的径向按压,以使多个抵接板部件的前端与光纤用玻璃母材的侧面抵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