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4494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080065741.8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22 , B60R16/0222 , Y10T16/05 , Y10T16/063
Abstract: 稳定了护线环的防水性能,所述护线环被插入具有车身面板的、具有翻边部的穿孔,并且被锁定在该穿孔中。所述护线环仅由利用橡胶或弹性体模制而成的一体成形件构成,并且在供线束插入的筒状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圆形车身闩锁凹部,其中,通过从外部被装配至车辆的线束来使得所述护线环安装至车辆的线束上,并且所述护线环用于待被安装到车身面板的穿孔中的线束,所述穿孔具有从穿孔凸出的翻边部。车身闩锁凹部的夹住车身闩锁凹部的底面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从穿孔的周缘凸出的翻边部的凸出尺寸,并且翻边部的凸出前端面被挤压抵靠一个侧面以便插入其中,使得该点作为密封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84564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880129602.X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 H02G3/083
Abstract: 一种护环,其中,即使穿过该护环的线束急剧弯曲,也能通过防止该护环的如下部分变形来增强密封性,该部分设置有用于锁定到车身上的凹部。该护环包括:内管(5),线束中的成组电线以紧密方式贯穿该内管(5);以及外管(8),该外管(8)通过环状联接部(6)与所述内管(5)连续并且设置有倾斜壁(11)。所述外管的倾斜壁在具有与通孔的内径相等的外径的外径位置处设置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具有变化的倾斜角度,较大直径侧的倾斜角度小于较小直径侧的倾斜角度,所述弯曲部介于该较大直径侧和较小直径侧之间,与轴向方向平行的较厚部与较大直径端连续。在所述倾斜壁的较大直径端与较厚部之间的外周表面中以环状方式设置有用于锁定到车身上的凹部(10)。在所述倾斜壁上呈放射状地设置有多个突起(15),所述多个突起(15)以阶状方式突出,从较小直径端延伸至较大直径端,同时沿周向方向隔开。在所述倾斜壁的较小直径侧设置有通过使内周表面凹陷而变薄的弯曲应力吸收部(19)。
-
公开(公告)号:CN101932477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880125978.3
申请日:2008-02-0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 H02G3/22 , Y10T16/05
Abstract: 一种护环(10),其包括小直径筒部(11)以及与该小直径筒部连续的大直径筒部(13)。这两个筒部通过把用于机动车辆的线束穿过这两个筒部来附接到该线束。小直径筒部(11)插入到车身面板的通孔中。大直径筒部(13)在外周表面上设置有车身接合环形凹部(14)。该凹部(14)适合与车身面板接合。大直径筒部(13)在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突条部(20),所述多个突条部(20)沿着大直径筒部的轴向方向从这两个筒部(11、13)之间的连接部延伸到车身接合环形凹部(14)的侧壁,并且沿着大直径筒部的周向方向彼此隔开。每个突条部(20)均包括:接触点(P1),在将护环插入到通孔中时,该接触点(P1)最先与通孔的内周表面接触;越过该接触点(P1)的转折点(P2);位于车身接合环形凹部侧的远端点(P3);以及位于连接部处的近端点(P4)。每个突条部均包括扩径导向倾斜部(20A)和缩径导向倾斜部(20B),该扩径导向倾斜部(20A)与大直径筒部的外周表面平行地从近端点(P4)经过接触点(P1)延伸到转折点(P2),该缩径导向倾斜部(20B)从转折点(P2)延伸到远端点(P3),并且沿着相反的倾斜方向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2812605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080065562.4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 F16L5/10
Abstract: 增强了线束护线环的保持力,以使得安装在车身面板通孔中的用于线束的护线环不从通孔脱离。所述护线环用于从外部配合到布设在车内的线束,且安装在车身面板的通孔中,所述护线环设置有:小直径筒部,所述小直径筒部由橡胶或弹性体模制,并且线束紧密地插入通过小直径筒部;褶状径向突出部,所述径向突出部安装为从小直径筒部的纵向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位置朝着外径方向突出;以及外周筒部,所述外周筒部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的外周端相连续。外周筒部形成为圆锥筒形,并且在其纵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连接到径向突出部,其外周筒部的直径扩大侧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环形车身锁定凹部,并且其直径收缩侧形成为比径向突出部更厚的厚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934306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80067126.0
申请日:2010-12-06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22 , B60R16/0222 , F16L5/10 , H02G3/083
Abstract: 一种设有线材插入管部的护线环,该护线环被构造成使得:该护线环的接合凹部适于与车身接合且形成在护线环的外周中,当该接合凹部与车身面板中的通孔的外周边缘接合以将护线环安装在该通孔中时,防止了所述线材插入管部被该通孔的外周边缘卡挂。这种构造防止了该线材插入管部朝着所述接合凹部弯曲并牢固地夹在所述通孔的外周边缘与车身接合凹部之间,并且,这使得护线环能够可靠地安装在所述通孔中。该护线环设置有:中心管部,该中心管部沿着护线环的中心轴线设置并允许线束插入其内;大直径管部,该大直径管部经由环状连接部而与中心管部的外周表面互连并围绕该中心管部,从而在该大直径管部和中心管部之间设有一定空间;环状接合凹部,该环状接合凹部适于与车身接合并设置在所述大直径管部的外周表面上;以及线材插入管部,该线材插入管部设置成从与所述环状连接部中的开口的外周边缘偏移并围绕中心管部的位置突出,该线材插入管部允许电缆和/或软管插入其内。在所述中心管部的外周壁与线材插入管部的中心轴线侧的外周表面之间设置有肋部。该肋部加强了所述线材插入管部的中心轴线侧的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812605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80065562.4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 F16L5/10
Abstract: 增强了线束护线环的保持力,以使得安装在车身面板通孔中的用于线束的护线环不从通孔脱离。所述护线环用于从外部配合到布设在车内的线束,且安装在车身面板的通孔中,所述护线环设置有:小直径筒部,所述小直径筒部由橡胶或弹性体模制,并且线束紧密地插入通过小直径筒部;褶状径向突出部,所述径向突出部安装为从小直径筒部的纵向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位置朝着外径方向突出;以及外周筒部,所述外周筒部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的外周端相连续。外周筒部形成为圆锥筒形,并且在其纵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连接到径向突出部,其外周筒部的直径扩大侧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环形车身锁定凹部,并且其直径收缩侧形成为比径向突出部更厚的厚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595011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780050727.9
申请日:2007-10-3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门用线束跨越于机动车辆的门内板和车身之间,并被布置得比挡风条更靠近车内侧。一种外保护组件包括凸缘向外装配部,所述凸缘向外装配部被安装在从所述车身的面对门的表面突出的凸缘的外表面上,并限定用于使所述线束通过的线束穿过空间。可将经过所述凸缘的向外装配部中的所述线束穿过空间的所述线束布置在车身内板中。所述外保护组件包括内罩和外罩。所述内罩和外罩彼此联接以限定用于并置所述线束的电线的扁平空间。所述内罩和外罩在所述凸缘周围以U形构造弯曲,从而限定所述凸缘向外装配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913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49836.5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21/086 , F16B21/088 , F16L3/2334 , H02G3/32 , Y10T24/14 , Y10T24/309 , Y10T24/44932
Abstract: 增大向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中插入的固定部上具有弹性的卡定爪的夹具中的卡定爪的卡定力。夹具(1)的固定部(3)由中空的箱形块构成,并且形成为在横截面中具有包括一对相对的长边(L1、L2)和一对相对的短边(S1、S2)的矩形或长圆的轮廓,固定部(3)的卡定爪(15)形成长边的一部分,在固定部横截面中一个卡定爪相对于另一个卡定爪配置在对角方向上,一个卡定爪和另一个卡定爪在固定部的中央的空间(18)中通过弹性的卡定爪连接片(19)相互连接,卡定爪连接片(19)形成为对卡定爪施加向外方突出的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84565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880129604.9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Abstract: 一种护环,其中,即使穿过该护环的线束急剧弯曲,也能通过防止该护环的如下部分变形来增强密封性,该部分设置有用于锁定到车身上的凹部。该护环包括:内管,线束中的成组电线以紧密方式贯穿该内管;以及外管,该外管与所述内管的外周表面连续并且设置有倾斜壁。所述外管的倾斜壁在与通孔的内径相对应的外径位置处设置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具有变化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壁的外周表面的倾斜角度在较大直径侧比在较小直径侧更小。与轴向方向平行的较厚部与所述倾斜壁的较大直径端侧连续。在与较厚部交界的边界区域处的外周表面上以环状方式设置有用于锁定到车身上的凹部,从所述较厚部处的内周表面至与所述倾斜壁的弯曲部相对应的内周表面为止的部分较厚且平行于所述轴向方向。在所述倾斜壁的外周表面上呈放射状地设置有多个突起,所述多个突起以阶状方式突出,从较小直径端延伸至较大直径端,同时沿周向方向隔开。在所述突起的整个纵向长度上设置有通过使每个突起的内周表面凹入而提供的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084563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880129600.0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 H02G3/083
Abstract: 一种护环,它具有提高的密封性,因为它使得:即使从该护环中延伸穿过的线束急剧弯曲,该护环的设置有与车身接合的接合凹部的部分也不会变形。该护环一体地具有:小直径内管(5),线束中的电线在与小直径内管(5)紧密接触的同时延伸穿过该内管;环状联接部(6),该环状联接部(6)从位于内管两端的推入侧(P1)与引出侧(P2)之间的纵向中间部的外周上突出;以及大直径外管(8),该大直径外管(8)与环状联接部的外周连续,并且在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有一定空间的情况下与该内管共轴。外管(8)具有倾斜壁部(11),该倾斜壁部以直径渐小的方式从厚壁部(9)向引出侧延伸,并且外管(8)和环状联接部(6)在厚壁部(9)处彼此连接。在厚壁部(9)与倾斜壁部(11)之间以环状方式形成有与车身接合的接合凹部(10)。倾斜壁部(11)的小直径端侧的内周表面与内管(5)的外周表面隔开。内管(5)的引出侧和推入侧从外管(8)向外突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