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结构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91497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0239347.X

    申请日:2018-03-22

    Inventor: 清水和贵

    Abstract: 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比电池收容部朝向车辆前侧设置的悬架构件,该悬架构件具有一对侧部轨道,该对侧部轨道之间布置有在车辆横向方向上的间隔并且该对侧部轨道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和连接侧部轨道的后部与电池收容部的前部的连接构件,在该连接构件处形成有变形部,该变形部由于从车辆前侧至侧部轨道的碰撞载荷输入而变形,从而使得侧部轨道的后部相对于电池收容部的前部朝向车辆下侧移动,连接构件由延展性高于侧部轨道的构件形成。

    车辆前部结构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9149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239347.X

    申请日:2018-03-22

    Inventor: 清水和贵

    Abstract: 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比电池收容部朝向车辆前侧设置的悬架构件,该悬架构件具有一对侧部轨道,该对侧部轨道之间布置有在车辆横向方向上的间隔并且该对侧部轨道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和连接侧部轨道的后部与电池收容部的前部的连接构件,在该连接构件处形成有变形部,该变形部由于从车辆前侧至侧部轨道的碰撞载荷输入而变形,从而使得侧部轨道的后部相对于电池收容部的前部朝向车辆下侧移动,连接构件由延展性高于侧部轨道的构件形成。

    车身前部构造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1362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015337.5

    申请日:2013-01-16

    Abstract: 本发明为车身前部构造。在前挡泥板(12)的车宽方向内侧,一体地设置安装头灯(14)的头灯安装部(24)以及用于将前挡泥板(12)与作为骨架部件的散热器支承上侧架(16)连结的骨架部件安装部(30),将头灯安装部(24)经由连结凸缘(38)与骨架部件安装部(30)连结。由此,提高了头灯安装部(24)的刚度,从而提高了头灯(14)的安装刚度。

    车身
    14.
    发明公开
    车身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32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020841.5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提供了一种在障碍物从车辆前方碰撞时有效地保护车室的技术。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车身具备前柱、和配置于前柱的内部的柱加强构件。前柱具有柱前板、柱后板、柱外板以及柱内板,呈筒状。柱加强构件位于前轮胎的后方,在柱前板与柱加强构件之间确保有空隙。如果前轮胎与前柱干涉,则前柱的前半部分毁坏而吸收冲击能量。前柱的后半部分由柱加强构件加强。

    车辆前部结构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963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0993593.9

    申请日:2019-10-18

    Inventor: 清水和贵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具备:蓄电池壳体,其被搭载于车辆的地板下方;前纵梁,其在与蓄电池壳体相比靠车辆前方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侧梁,其被配置在与蓄电池壳体相比靠车辆前方处;第一连结部件,其对蓄电池壳体与前纵梁进行连结;第二连结部件,其对蓄电池壳体与侧梁进行连结,且与蓄电池壳体的前端面及侧梁的后端面在前后方向上对置。

    车辆前部结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6171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568964.9

    申请日:2019-06-27

    Inventor: 清水和贵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该车辆前部结构具有:侧梁,其在车辆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后端部被连接于蓄电池;前侧横向构件,其被连接于侧梁的车辆前方侧,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后侧横向构件,其被连接于侧梁的车辆后方侧,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侧梁的前部位于与后部相比靠车辆上方侧,并且,在前部与后部之间设置有倾斜部,倾斜部随着从车辆前方侧趋向于车辆后方侧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在倾斜部的车辆下方侧配置有变速箱。

    车辆前部结构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16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574773.3

    申请日:2019-06-28

    Inventor: 清水和贵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前悬伸并提高驾驶稳定性的车辆前部结构。悬架构件(30)的后横向构件(36)在车辆正面观察时被形成为向车辆上方侧开口的U字状,且在车辆侧视观察时上部(36A)以相对于驱动轴(54)而向车辆后方侧远离的方式被配置,并且下部(36B)以相对于驱动轴(54)而向车辆下方侧远离的方式被配置。而且,在后横向构件(36)的左右一对侧部(36S)彼此之间且在车辆侧视观察时驱动轴(54)的车辆后方侧配置有电机(52)的一部分。

    车辆前部结构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6372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488006.6

    申请日:2018-05-21

    Inventor: 清水和贵

    Abstract: 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第一车身框架,其在车辆前部处沿着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第二车身框架,其位于所述第一车身框架的后侧处,并且其在所述车辆前部处沿着所述车辆横向方向延伸;以及非接触式充电器,其具有接合至所述第一车身框架的前侧部并且具有接合至所述第二车身框架的后侧部,其中,所述非接触式充电器包括电力接收线圈、罩和一对左右纵向方向框架,所述罩具有位于所述电力接收线圈的下方的充电器底表面,所述一对左右纵向方向框架分别在所述电力接收线圈的左侧和右侧处沿着车辆纵向方向延伸。

    车辆上部结构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6934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067293.3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上部结构。车辆上部结构包括上边梁、顶板和侧外板。上边梁被设置在车辆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处。顶板由具有比上边梁的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高的线性膨胀系数的材料形成,并且顶板被设置在车辆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处。侧外板由具有比上边梁的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高的线性膨胀系数的材料形成,侧外板与上边梁相比被进一步设置在车辆的外侧处,并且侧外板包括接合到上边梁的第一接合部和接合到顶板的第二接合部。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彼此分离。

    车身前部构造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13624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15337.5

    申请日:2013-01-16

    Abstract: 本发明为车身前部构造。在前挡泥板(12)的车宽方向内侧,一体地设置安装头灯(14)的头灯安装部(24)以及用于将前挡泥板(12)与作为骨架部件的散热器支承上侧架(16)连结的骨架部件安装部(30),将头灯安装部(24)经由连结凸缘(3 8)与骨架部件安装部(30)连结。由此,提高了头灯安装部(24)的刚度,从而提高了头灯(14)的安装刚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