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7081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180067499.2
申请日:2011-0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2/024 , H01M2/0245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电池组(10),是多个可充放电的单电池(12)串联连接而构成的电池组(10),其具有多个单电池(12),所述单电池(12)具备扁平形状的电极体(80)、和收容该电极体(80)以及电解质的容器(14),所述扁平形状的电极体(80)具备正极和负极,多个单电池(12),在被排列成电极体(80)的扁平面相对并且沿该排列方向施加载荷的状态下被拘束,被拘束的各单电池(12)中,电极体(80)的对于排列方向的弹簧常数为10000kgf/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314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080071085.2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100),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610)和导电材料(620)的正极合剂层(223);涂布有正极合剂层(223)的正极集电体(221);含有负极活性物质(710)的负极合剂层(243);和涂布有负极合剂层(243)的负极集电体(241)。在此,正极合剂层(223)的多孔率A1为0.30≤A1,并且,负极合剂层(243)的多孔率A2为0.30≤A2。
-
公开(公告)号:CN102057520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0980121840.0
申请日:2009-05-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2 , H01M2/3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电池模块连接到汇流排的电极结构。在下述情况下,有由金属端子和螺栓的摩擦所产生的金属粉混入电池内部这样的问题,所述情况为:在预先使螺栓贯通与汇流排连接的金属端子且使其临时固定了的状态下将该金属端子固定在盖体,然后进行将盖体安装在电池模块本体的作业。本发明通过做成下述电极结构来实现解决上述问题,所述电极结构包括与汇流排(81)连接的金属端子(41)、螺母(33)、旋转阻止部和螺纹轴(31),该金属端子(41)具有基部和顶端部,基部被固定在电池模块本体,该顶端部从该电池模块本体隔着预定间隔分离并与汇流排(81)连接,该螺母(33)配置在金属端子的顶端部和电池模块本体之间,该旋转阻止部与螺母抵接而在汇流排紧固时防止螺母的空转,该螺纹轴(31)与螺母螺纹连接,并且贯通金属端子的顶端部和汇流排。
-
公开(公告)号:CN102763244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080061984.4
申请日:2010-01-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在正极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的正极复层材料层。在由水银孔隙计测得的细孔分布曲线中,该正极复层材料层在细孔直径0.01μm~10μm范围具有大小2个微分细孔容积的峰。并且,特征在于,微分细孔容积小的峰B的细孔直径,与微分细孔容积大的峰A的细孔直径相比,构成为小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71430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61986.3
申请日:2010-01-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锂二次电池,在正极具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以及导电材料的正极复层材料层。该正极复层材料层,在由水银孔隙计测定的细孔分布曲线中,在细孔径0.01μm~10μm范围具有大小2个微分细孔容积的峰。并且,其特征在于,微分细孔容积小的峰B的细孔径,构成为孔径比微分细孔容积大的峰A的细孔径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87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80161237.5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5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由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实质地构成,构成该复合氧化物的镍原子之中,2价的镍原子(NiⅡ)和3价的镍原子(NiⅢ)的摩尔组成比(NiⅢ/NiⅡ)为0.15≤(NiⅢ/NiⅡ)≤0.95。
-
公开(公告)号:CN10219751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80142036.0
申请日:2009-05-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井裕喜
IPC: H01M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具有端子铆钉,该端子铆钉具备设置在柱状铆钉部的基端侧的基座部,在基座部中的铆钉部侧的面上,越接近铆钉部越高的倾斜承接面围绕着铆钉部在整周上被形成。另外还具有环状的弹性部件;比弹性部件的硬度高且直径比弹性部件的外径大,并形成有直径比倾斜承接面的外径小的第一孔的硬质部件。端子铆钉配置成使基座部和集电部位于电池壳体的内部,同时铆钉部贯穿电池壳体的孔并突出到外部。硬质部件以弹性部件位于第一孔内的方式被配置,并被夹持在基座部和电池壳体之间。通过将铆钉部铆接,弹性部件在基座部和电池壳体之间沿厚度方向被压缩,从而,能够长期地可靠地维持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68254.7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一种电池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与充电中的电池的电流、温度及SOC相关的信息来设定不使锂从电池析出的容许电压值;及在充电中的电池的电压比容许电压值大的情况下,限制电池的电流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3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826123.3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42 , G01R31/396 , G01R31/378 , H01M10/4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的SOC推定方法。ECU(100)能够执行推定电池(10)的SOC的SOC推定控制。ECU(100)在SOC推定控制中,取得表示电池(10)的OCV的第1电压。当第1电压在发生滞后的电压范围(R)内的情况下,ECU(100)控制发动机(530)和PCU(40)以预定量以上的电量对电池(10)进行充电。然后,ECU(100)取得表示该充电后的电池(10)的OCV的第2电压,根据第2电压推定电池(10)的SOC。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36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0826123.3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42 , G01R31/396 , G01R31/378 , H01M10/4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的SOC推定方法。ECU(100)能够执行推定电池(10)的SOC的SOC推定控制。ECU(100)在SOC推定控制中,取得表示电池(10)的OCV的第1电压。当第1电压在发生滞后的电压范围(R)内的情况下,ECU(100)控制发动机(530)和PCU(40)以预定量以上的电量对电池(10)进行充电。然后,ECU(100)取得表示该充电后的电池(10)的OCV的第2电压,根据第2电压推定电池(10)的SOC。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