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6602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318625.2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高压罐的加压检查时的损坏的高压罐的加压检查方法。加压检查方法是使高压罐(50)的内部的压力增加,并且从AE传感器(3)的输出波形中抽出多个AE波形,并基于抽出的多个AE波形来检查高压罐(50)的加压检查方法,上述加压检查方法构成为:使高压罐(50)的内部的压力增加,并且使用以将多个AE波形分类为由在高压罐(50)的损坏紧前增加的大裂缝产生的第1波形、和由比大裂缝小的小裂缝产生的第2波形的方式进行机械学习的分类器(123),将抽出的多个AE波形分类为第1波形和第2波形,基于第1波形的数量,停止高压罐(50)的加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0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318625.2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高压罐的加压检查时的损坏的高压罐的加压检查方法。加压检查方法是使高压罐(50)的内部的压力增加,并且从AE传感器(3)的输出波形中抽出多个AE波形,并基于抽出的多个AE波形来检查高压罐(50)的加压检查方法,上述加压检查方法构成为:使高压罐(50)的内部的压力增加,并且使用以将多个AE波形分类为由在高压罐(50)的损坏紧前增加的大裂缝产生的第1波形、和由比大裂缝小的小裂缝产生的第2波形的方式进行机械学习的分类器(123),将抽出的多个AE波形分类为第1波形和第2波形,基于第1波形的数量,停止高压罐(50)的加压。
-
公开(公告)号:CN106252719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610391010.1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C01B17/22 , C01D3/12 , C01D15/00 , H01M10/0525 , H01M2300/002 , H01M2300/0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可抑制多硫化物产生的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是至少含有硫化锂(Li2S)和碘化锂(LiI)的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使碘与含有氧化钙、甲酸及水的还原性水溶液在pH 5.5以上、pH 10.21以下的条件下通过加热反应,形成第一水溶液的第一水溶液形成工序;在第一水溶液中添加氧化钙,形成第二水溶液的第二水溶液形成工序;在第二水溶液中添加碳酸锂,形成第三水溶液的第三水溶液形成工序;和将氢氧化锂(LiOH)硫化以形成氢硫化锂(LiHS),其后使硫化氢从氢硫化锂(LiHS)脱离,形成硫化锂(Li2S)的Li2S形成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439772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080021962.5
申请日:2010-04-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1 , H01M4/8892 , H01M4/926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电极催化剂层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密闭容器内装入在其上承载有催化剂的导电载体、基板、电解质树脂和超临界流体(S102到S106);以及冷却所述基板以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电极催化剂层,所述电极催化剂层具有在其上承载有所述催化剂的所述导电载体和所述电解质树脂(S108)。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09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0112077.0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井孝吉
IPC: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04 , H01M50/289 , H01M50/296 , H01M50/55 , H01M50/5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单元电池的拆卸变得容易。本发明的电池组(10)具备:依次排列的多个单元电池组件(SA)、以及沿着排列方向束缚多个单元电池组件(SA)的束缚构件(14)。多个单元电池组件(SA)分别具备:单元电池(11)、第1间隔件(41)、第2间隔件(42)、第1连接构件(61)以及第2连接构件(62)。在相邻的单元电池组件(SA)中,在重叠的第1间隔件(41)与第2间隔件(42)之间,一方的单元电池组件的第1延伸部(61b)和第2延伸部(62b)中的任一方的延伸部与另一方的单元电池组件的第1延伸部(61b)和第2延伸部(62b)中的任一方的延伸部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432165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80073136.4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34 , G01R31/3627 , G01R31/3679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4285 , H01M10/44 , H01M10/48 , H01M2220/20 , H02J7/0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55 , Y10T29/49004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确定老化原因的电池的老化诊断装置。本发明的电池的老化诊断装置具有:存储比较对象电池的放电中及放电停止后的电位变化特性的存储部;和将老化诊断对象电池的放电中及放电停止后的电位变化特性与存储于存储部的比较对象电池的放电中及放电停止后的电位变化特性进行比较,基于两者的差异确定老化诊断对象电池的老化原因的确定部,在该确定部中,当老化诊断对象电池的刚刚停止放电之后的电位与比较对象电池的刚刚停止放电之后的电位不同的情况下,诊断为老化原因中包括活性物质的老化,当老化诊断对象电池的刚刚停止放电之后的电位与比较对象电池的刚刚停止放电之后的电位相同的情况下,诊断为老化原因为活性物质以外。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485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080012411.2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4/139 ,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02 , H01M4/043 , H01M4/139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Abstract: 在一种全固体二次电池中,在正和负电极体中的至少一个的电极活性材料层中,由在电极活性材料层中包含的电解质的质量与在电极活性材料层中包含的活性材料的质量的比率表示的总的含量比大于1;并且,正电极体和负电极体中的至少一个的电极活性材料层具有下述构成分布,其中,由在电极活性材料层的一部分中包含的电解质的质量与在电极活性材料层的部分中包含的活性材料的质量的比率表示的局部含量比在电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方向上从固体电解质界面向集流体界面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485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80012411.2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4/139 ,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02 , H01M4/043 , H01M4/139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Abstract: 在一种全固体二次电池中,在正和负电极体中的至少一个的电极活性材料层中,由在电极活性材料层中包含的电解质的质量与在电极活性材料层中包含的活性材料的质量的比率表示的总的含量比大于1;并且,正电极体和负电极体中的至少一个的电极活性材料层具有下述构成分布,其中,由在电极活性材料层的一部分中包含的电解质的质量与在电极活性材料层的部分中包含的活性材料的质量的比率表示的局部含量比在电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方向上从固体电解质界面向集流体界面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1861675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80100243.X
申请日:2009-0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土井孝吉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3 , H01M10/0459 , H01M10/0468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增大输出密度的同时抑制夹紧负荷增加的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一种全固体电池,其中,具备多个具有由正极层和负极层夹着的固体电解质层的层叠体,设任意的相邻两个层叠体为第一层叠体和第二层叠体时,以第一层叠体的正极层与第二层叠体的正极层接触的方式或者以第一层叠体的负极层与第二层叠体的负极层接触的方式层叠多个层叠体,第一层叠体的固体电解质层和第二层叠体的固体电解质层通过绝缘层连接,层叠的多个层叠体的一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正极层连接且与负极层不连接的第一集电体及与负极层连接且与正极层不连接的第二集电体,正极层与第二集电体之间及负极层与第一集电体之间分别设置有与固体电解质层连接的绝缘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