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3754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65703.7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刮管冲砂工艺的液压可控式分流接头,包括外层管柱和内层管柱,外层管柱包括连接于内层管柱上端外侧的设置有传压孔的传压短节,传压短节下端连接有活塞,活塞沿圆周设置有内分流孔和轨道,所述活塞下端连接有弹簧套筒,活塞外部套设有带外分流孔的分流外筒,分流外筒、活塞和传压短节之间密闭形成与传压孔连通的活塞腔,分流外筒下部依次连接有外筒、连接管和与外管柱连接的变扣短节,外筒设置有沿轨道滑行的轨道钉,所述外筒和弹簧套筒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发明可通过向内层管柱打液压的方式控制工具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油套环空与外层管柱的连通和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0506245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09168.X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煤粉低伤害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质量比为2-3:1的比例称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乙醇胺,混合均匀,得煤粉分散剂;(2)将煤粉分散剂、氯化钾、鼠李糖脂加入水中,得到防煤粉低伤害压裂液。在煤层气井压裂中使用,可改变煤粉颗粒表面的润湿性能,使煤粉颗粒表面由蹭水变为亲水,从而使煤粉在压裂液中均匀分散。在压裂结束返排时煤粉随着压裂液返排液返排出地面,避免了煤粉堵塞对地层的伤害,从而解决煤层气压裂过程中煤粉随压裂液运移到裂缝端部堵塞煤岩孔隙,造成渗透率降低的问题;同时通过将煤粉分散在压裂液中,降低了压裂施工压力,提高了压裂施工效果,降低了煤层气开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81458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118543.2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21/08 , E21B43/263 , E21B43/01 , E21B3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平台爆燃压裂井口泄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拆除生产甲板井口采油树,安装立管、由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构成的管汇组件、包含万能防喷器的井口防喷器组,起原井生产管柱,刮井作业后进行洗井,将井筒内液体替换成一定比重的压井液,起钻;下爆燃压裂施工管柱;爆燃压裂施工管柱上端口设置通过双吊环压住的钻盘面卡瓦,双吊环上端连接顶驱,爆燃压裂施工管柱上端通过高压软管和三通连接固井泵,三通另一端口连接泥浆池;打开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的阀门,将油套环空喷溅液体导向泥浆池,关闭万能防喷器;爆燃压裂加压点火;起出爆燃压裂施工管柱。本发明能够在确保井口及井下工具安全的同时,防止平台遭受油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6399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81419.X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径套管刮管器,心轴设置上螺旋扶正套、上刮刀、中部支撑套、下刮刀、下螺旋扶正套、连接接头和下接头,下接头和心轴间设置锁紧螺母,上螺旋扶正套、中部支撑套和下螺旋扶正套通过滚珠与心轴连接;上螺旋扶正套和心轴间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定位环和第一限位环;中部支撑套上下连接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中部支撑套和心轴间设置第二定位环、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第三定位环;下螺旋扶正套和心轴间设置第二限位环、第四定位环和第四弹簧。本发明既可以缩短刮管作业周期,又能够确保刮管作业的安全,能够更好的对套管内各种残留进行清洗,适用于9‑5/8"套管(40#‑47#)与7"(23#‑29#)套管。
-
公开(公告)号:CN10643360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14893.2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74 , C09K8/524 , C09K8/528 , C09K2208/12 , C09K220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岩组合增效酸体系。按重量百分含量组成比例为:盐酸6-10%;氟硼酸6-8%;磷酸4-6%;表活剂0.1-0.3%;缓蚀剂1-2%;防膨剂1-2%;余量为水。体系中的盐酸能溶蚀储层钙质成分;氟硼酸能溶蚀储层泥质成分,同时对疏松砂岩具有粘合作用;磷酸能螯合钙离子,防止二次沉淀的生成;表活剂具有很好的洗油效果。该体系能同时解决储层泥质、无机垢(铁氧化物、碳酸盐等)、注水污油等多方面伤害问题,还具有施工简单、低腐蚀、保护储层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15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12207.0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3 , E21B43/27 , C09K8/66 , C09K8/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3 , C09K8/66 , C09K8/72 ,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燃压裂酸化联作方法,该方法包括爆燃压裂酸化联作工艺参数优化、爆燃压裂前作业准备及井筒灌满液体、爆燃压裂前测试地层吸收量、下入爆燃压裂作业管柱至预定作业深度、管柱加压起爆、压井作业、起爆燃压裂作业管柱、爆燃压裂结束后测试地层吸收量、下入酸化作业管柱、泵注酸液段塞、起酸化作业管柱、下入电泵生产管柱及电泵排液及井口加碱中和、下不带Y堵的电泵生产Y管柱、泵注酸液段塞、投Y堵、电泵排液及井口加碱中和等步骤。其优点是:可进一步增强爆燃压裂以及酸化效果,增强酸液注入能力,扩大酸化半径,并进一步防止裂缝闭合,增强物理效果;可增强爆燃压裂的效果,灵活选择后序酸化步骤,可在保证作业效果的同时节省作业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2277143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141943.2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O/W型活性稠油堵剂,包括内相水、稠油和外相水,所述内相水和稠油之间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稠油和外相水之间使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采用W/O/W的复合结构,采用外相水层包裹了粘度较大的W/O,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活性稠油堵剂注入过程粘度大、施工压力高、对油水层选择性差的缺点,具有地面流动性好、注入压力低、进入地层后乳状液破乳释放高粘度W/O乳状液的特点,能够有效封堵油井出水层位,弥补了目前活性稠油堵剂的不足,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特别适合海上油田的工艺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8286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944788.X
申请日:2018-08-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V锥气体流量测试装置,包括V锥、压力保护机构、可移动锥套。可移动锥套通过螺纹与过流壳体连接,过流壳体通过螺纹与丝杠进行固定,丝杠与电机、减速器连接,通过电机旋转带动丝杠及可移动锥套实现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节流面积的变化。V锥与压力缓冲装置通过V锥杆进行连接,V锥杆通过V锥杆限位块进行固定。锥杆通过带动V锥杆限位块可以实现压缩弹簧,实现V锥移动。本发明提出的气体流量测试装置能够对节流孔隙过流面积进行调节,每一个固定的过流间隙适应一定范围的流量,可调节的过流间隙提高了流量量程,保证了从低排量到高排量的各排量范围的测试精度;压力保护装置能够保护低压差的差压传感器免受冲击,提高了流量计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58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610483354.5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管爆燃压裂实验装置,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水泥靶、套管、充填层、筛管、内管和火药柱,所述套管底部设置有下端盖帽,所述套管顶部设置有带中心孔的上端盖帽,所述套管管壁外侧垂直设置有射孔孔眼模拟管,所述射孔孔眼模拟管一端与套管内部相连通,另一端密封,所述内管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火药柱连接有电雷管,所述电雷管通过引爆电线连接有设置于水泥靶外部的引爆装置。本发明用于评价爆燃压裂过程对筛管损伤的影响,弥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为爆燃压裂技术在筛管完井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586457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069321.6
申请日:2009-06-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上油田大井距条件下的复合驱油方法,通过驱油实验做出毛管数和残余油饱和度关系曲线,确定毛管数的优化范围,并以此为依据优化驱油要素。在优化驱油要素过程中,根据海上油田的特点确定固定的井距和注液速度,利用油藏分析方法确定易发生驱动状况转化部位的地下渗流速度,再根据现场施工状况,给出地下工作粘度的参考范围,利用安全系数和效果系数对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和地下工作粘度进行优化。最后在确定井距、注液速度的条件下、根据优化后的地下工作粘度和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进行复合驱采油。这种复合驱油方法可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将毛管数限定在优化范围内,以保证复合驱油方法的稳定性和相对高的提高采收率幅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