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模板面层钝化液及其制备方法和钝化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468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91190.3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模板面层钝化液及其钝化处理工艺,所述钝化液通过将氟锆盐、氟钛酸、成膜促进剂、表面活性剂、鳌合剂和水混合,再经酸碱调节剂调节钝化液的pH至酸性得到。将铝合金模板进行碱洗以除去油污,水洗,烘干后;浸没于所得钝化液进行常温钝化处理,再用热水进行封闭处理,即得表面钝化的铝合金模板。采用本发明所述钝化液可在铝合金模板面层产生一层具有网状结构的致密薄膜,与常用的钝化液所形成的薄膜相比,具有生长速度快,光泽度好及耐碱性腐蚀的能力强等优点,而且成本低、易操作,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一种砌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464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72672.4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1/20 E04G2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砌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砌筑装置包括水平和竖向灰缝装置。水平灰缝装置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滑轨、两个第一调节框、两个第一紧固件及刮灰板。两条滑轨的底部可相对于砌体沿水平方向滑动,两条滑轨的内侧均设置有滑槽,刮灰板可在滑槽内沿水平方向滑动,两个第一调节框的一侧分别与其中一条滑轨的两端卡固连接,两个第一紧固件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一定位槽与另一条滑轨固定连接,竖向灰缝装置围绕设置于一块砌体立面的上侧和左右侧,竖向灰缝装置的内壁与砌体立面之间构成填浆槽,填浆槽的高度为竖直砂浆灰缝的标准厚度。本发明能有效控制砌体平整度、灰缝饱满度、厚度均一,对操作人员技术依赖小,填补了砌体施工设备领域的空白。

    基于BIM和大数据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3201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445935.5

    申请日:2015-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和大数据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及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BIM的用户自定义户型;基于BIM的多专业协同设计;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能拆分;基于大数据的建造成本分析;基于大数据自动生成生产计划、施工计划以及原料采购计划;基于BIM的工厂智能装配生产;基于物联网的存储运输管理系统;基于BIM 的现场安装施工管理;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运营维护管理。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对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全过程的管控,提供工作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能有效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一种用于道路施工放样的智能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705165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67374.2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道路施工放样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履带式行走机构;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履带本体、驱动机构、张紧机构、伸缩支撑杆和减振气压棒;伸缩支撑杆和减振气压棒的顶端与机器人本体连接;支撑组件连接驱动机构和张紧机构;驱动机构和张紧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支撑调节组件,支撑调节组件与机器人本体连接,用于调节机器人本体的高度。通过在机器人本体的底部设置履带式行走机构,通过设置伸缩支撑杆和支撑调节组件,可调节机器人本体的高度,提升其通行能力,避免机器人本体的底部与地面磕碰,并通过设置减振气压棒,提升其减振能力。

    轻型可周转同步顶升牵拉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7897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968500.7

    申请日:2019-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可周转同步顶升牵拉支架,包括支撑架、支撑座以及模板顶升连接装置,其中,支撑座包括组合连接轴承以及位于其下方的顶升定位板,支撑架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支撑架的中部均穿设于组合连接轴承上且相对于其可转动,模板顶升连接装置用于与移动模架上的连接件连接且相对于其可转动,模板顶升连接装置安装于支撑架的自由端端部,顶升定位板用于放置于千斤顶上方。本发明提出的轻型可周转同步顶升牵拉支架,实现了综合管廊等廊道类工程项目施工中侧模板同步顶升支模,从而提高了支模施工作业效率。

    一种砌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464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172672.4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砌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砌筑装置包括水平和竖向灰缝装置。水平灰缝装置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滑轨、两个第一调节框、两个第一紧固件及刮灰板。两条滑轨的底部可相对于砌体沿水平方向滑动,两条滑轨的内侧均设置有滑槽,刮灰板可在滑槽内沿水平方向滑动,两个第一调节框的一侧分别与其中一条滑轨的两端卡固连接,两个第一紧固件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一定位槽与另一条滑轨固定连接,竖向灰缝装置围绕设置于一块砌体立面的上侧和左右侧,竖向灰缝装置的内壁与砌体立面之间构成填浆槽,填浆槽的高度为竖直砂浆灰缝的标准厚度。本发明能有效控制砌体平整度、灰缝饱满度、厚度均一,对操作人员技术依赖小,填补了砌体施工设备领域的空白。

    一种富水红砂岩地质地下水位控制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298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098942.2

    申请日:2015-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水红砂岩地质地下水位控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2)轻型井点降水方案的深化设计及优化;3)多个轻型井点降水装置的安装;4)真空泵运行,进行调试抽水和抽水运行;5)分层土方开挖和分层降水:6)分次浇筑垫层,降低支管并重新调试抽水;7)垫层封闭,持续降水;8)轻型井点降水装置停止降水。本发明可以很好的针对红砂岩地下水位高,含水量较大的特点,控制好每层的开挖深度,以防止降水不及时,致使地下水渗出,造成红砂岩软化,强度降低,土方崩解。

    一种钢结构自动识别与激光编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36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95730.8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编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自动识别与激光编码系统,包括固定面板,内置智能识别系统与钢结构数据管理系统;激光编码机,设置于固定面板的一侧,用于对钢结构构件进行喷码;显示屏,设置于固定面板的另一侧;摄像头,设置于固定面板上;手持部,转动设置于固定面板上;清理组件,活动设置于固定面板上;数据接口,设置于固定面板上且位于显示屏的底部;本发明通过通过智能识别系统与数据管理系统自动化匹配实现钢结构构件的精准识别,操作上通过手持终端搭载激光编码机进行构件编码,操作便捷、高效;通过设置有清理组件,每次在编码之后,清理组件都可以对激光编码机的镜片进行清理,保持镜片的干净。

    一种BIPV钢结构屋面系统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7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1066.7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BIPV钢结构屋面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屋面檩条、第一防水支架、排水槽、光伏板以及防水压扣组件;多个第一防水支架相平行间隔安装于屋面檩条的上端;第一防水支架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槽口;多个排水槽搭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防水支架之间,且排水槽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防水支架的槽口连通;光伏板铺设于第一防水支架和排水槽的上端。本发明通过将第一防水支架与排水槽连接,形成纵横相连通的第一排水沟和第二排水沟,具备优异的防水、防渗性能。通过第一防水支架和排水槽共同支撑光伏板,并形成建筑屋面,不需要对原结构进行加固,经济效益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