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地质因素关联性的盾构机智能选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93534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5099.X

    申请日:2013-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工程地质因素关联性的盾构机智能选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构造投影数据,依据盾构选型分类指标的分类标准,在各盾构机类型的各等级范围内随机产生盾构机选型的样本集和对应的经验等级yi;2)形成投影方向并计算投影值;3)建立投影指标函数,提取投影指标xij的变异信息,将投影值zi的局部投影点凝聚成若干个点团,以确定zi的局部密度Dz和zi的标准差Sz;4)优化投影指标函数,通过求解投影指标函数最大化问题来估计最佳投影方向a*;5)建立盾构选型分类模型;6)输入工程的工程地质参数组合至上述得到的盾构机选型分类模型,得到最适合采用的盾构机类型。本发明通过对各盾构选型结果进行了量化处理,具体易操作、适用范围广、功能强、开放性强和网络资源丰富的有益效果。

    插入角钢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76742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03303.9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入角钢,其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的外侧横向设有至少一条第一加强筋,所述本体的内侧横向设置至少一条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及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本体的截面形状相似,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对应设置。在插入角钢的本体内、外侧设置加强筋形成插入角钢的锚固件,相比现有技术在插入角钢单侧锚固,使不仅锚固作用增强一倍,且使插入角钢受力更均匀;在插入角钢两肢的内侧设置具有两边固接支撑作用的加强板,相比现有技术的锚固方式具有较大的刚度,在锚固件发挥作用时可以抵抗较大的剪切力,加强了插入角钢的锚固效果。

    钳式自锁器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55702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40187.3

    申请日:201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钳式自锁器,其包括有壳体,连杆传动结构及分力传动结构,所述的壳体设置有固定壳壁和活动壳壁,所述的连杆传动结构包括有摇臂,转向连杆,水平连杆及水平套筒,所述的摇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与所述活动壳壁相对的固定壳壁的外壁上,所述的转向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摇臂上,另一端与水平连杆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水平连杆套有水平套筒,所述的水平套筒固定在与所述活动壳壁相对的固定壳壁的外壁上,所述的分力传动结构包括剪刀连杆,活动钳及制动部件,所述的剪刀连杆的一端与活动钳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水平连杆第二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的制动部件固定地连接在活动钳的端部,其自锁效果更加可靠。

    一种直线角钢塔及其立塔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417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28852.9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塔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线角钢塔及其立塔方法,本申请通过在原旧塔的相邻两塔腿之间安装新塔腿,待新塔腿安装完成后,将旧塔拆除,并继续完成新铁塔的建设,使得新塔身和旧塔身错开(错开原旧塔塔腿的基础),实现了原塔位立塔,充分利用了原有旧塔的地基,且无需额外占用新的土地面积(减少新增青赔事项);将横担通过呈对角设置的连接节点连接在铁塔主材上,确保了横担与铁塔主材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根据塔身受力情况,将处于受力较大位置处的铁塔主材厚度设置较大一些,将处于受力较小位置处的铁塔主材厚度设置较小一些,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性。

    一种角钢塔及施工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215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46753.8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塔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角钢塔及施工方法,本方案通过在旧塔的相邻两塔腿之间设置第三连接节点,并将新塔的塔腿斜材、两塔腿主材的底端连接于第三连接节点,在塔身中心设有第二连接节点并将塔腿斜材与第二连接节点连接,在塔腿上设有第一连接节点,在第一连接节点的上端设置塔身主材;实现利用原塔位修建新塔,有效避免传统的需要错开原塔位建设产生的不利因素;通过第一连接节点、第二连接节点的设置使塔腿主材由四角位置转向中间且使塔腿斜材与塔身中心的第二连接节点连接,第三连接节点实现将同一塔腿内的两塔腿主材连接在塔座板的构造,通过上述连接节点配合,为塔身、塔腿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连接。

    适用于陡峭地形的输电塔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17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6712.4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陡峭地形的输电塔,用于设置于陡峭斜坡上,陡峭斜坡设置有第一基础与第二基础,适用于陡峭地形的输电塔包括:塔身、第一塔腿、第二塔腿以及加长构件。第一塔腿和第二塔腿分别与塔身相连,第一塔腿的长度大于第二塔腿的长度。加长钩件用于设置于第一塔腿与第一基础之间,第二塔腿与第二基础相连。通过设置加长构件,可有效增加输电塔的接腿级差,使之能较好地贴合原状地面,有效避免由于接腿级差不足导致的土石方开挖,有利于山区的水土保护,减少塔位范围的水土流失及滑坡的风险。可见,加长构件相当于第一塔腿的延伸,具有承载力高、能较好贴合原状地形、抗弯能力好的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地形陡峭的塔位。

    悬臂式连梁电缆终端场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67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592691.3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臂式连梁电缆终端场,包括终端铁塔、电气设备、支撑结构和平台,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立柱和连梁,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根,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所述连梁相互连接,所述连梁连接所述立柱并向外延伸一定距离。通过将支撑结构设计为四根立柱,并使用连梁连接立柱,提高了电缆终端场的承载能力和抗弯矩能力,减少了电缆终端场的占地面积,节省了材料。同时,四根立柱的支撑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山地等坡度较大的地形,减小了削坡量,加快了施工速度。

    电缆过河桥架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5321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377052.6

    申请日:2013-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过河桥架,包括两组对应的侧向支架,该侧向支架包括顶部梁杆和底部梁杆,该顶部梁杆与底部梁杆之间连接有侧向支杆,两组侧向支架的顶部梁杆之间、底部梁杆之间均设置有横向支杆,所述顶部梁杆、底部梁杆、侧向支杆和横向支杆围绕形成内部空间;相邻的侧向支杆与顶部梁杆、底部梁杆构成矩形,该矩形对角之间设有侧部玄杆;相邻的横向支杆与顶部梁杆或底部梁杆构成方形,该方形对角之间设置玄杆。本发明电缆过河桥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河道、能提供不同等级电压等级电缆多回路同时过河、安全稳定性高、施工难度低节约成本。

    一种输电塔及其施工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217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92010.4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电塔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输电塔设置在旧塔位处,旧塔位设有多个旧塔基,各旧塔基水平分散布置;定义以直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连接各旧塔基的中心所形成的多边形为第一多边形;输电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塔体和塔基础,塔基础水平分散布置有多个,定义以直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连接各旧塔基的中心所形成的多边形为第二多边形;第二多边形和第一多边形同心且第一多边形的各顶点以及第二多边形的各顶点交替间隔布置,因此各塔基础与各旧塔基水平错开,不需要在拆除旧塔基后再施工塔基础,缩短了输电塔的施工周期,而且不需要新增用地,避免了土地赔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