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6696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314048.X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13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硅负极片,包括集流体,涂敷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第一涂层,涂敷于所述第一涂层表面的第二涂层,涂敷于所述第二涂层表面的第三涂层;所述第一涂层、第二涂层和第三涂层中均包括含硅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含硅活性物质为硅基材料和石墨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涂层中的硅基材料的质量同时大于第一涂层中的硅基材料的质量和第三涂层中的硅基材料的质量。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高能量密度电池。由于含硅负极片涂层的设置,在充电过程中涂层不易从集流体上脱落,电极表面结构完整,有效减少了电极界面与电解液副反应的发生,使得电池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6549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1228630.3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G02F1/1343 , G02F1/1333 , B23K26/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上基板表面的第一导电层激光刻蚀有包围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隔断图形、以及包围第一隔断图形的第一清除电极区域;下基板表面的第二导电层激光刻蚀有包围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隔断图形、以及包围第二隔断图形的第二清除电极区域;第一刻蚀线可以清除第一清除电极区域的电极,第二刻蚀线可以清除第二清除电极区域的电极,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第一清除电极区域与第二清除电极区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寄生电容效应产生电场,影响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第二显示区域之间液晶的驱动,从而避免引线电极被显示。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备方法,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3569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447689.4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锂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正极活性物质、复合导电剂、粘合剂、锂粉和溶剂以质量比95~98:0.7~0.9:2~3:8~12:100~110混合,得到的正极浆料涂布、辊压和制片,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在氮气氛围中反应,反应的温度为50~300℃,时间为1~48h,得到反应后正极片;将所述反应后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制成电芯,再焊接,封装,注入电解液,得到电池;将电池静置后进行充电化学激活,形成的锂离子嵌入负极,完成预锂化。该方法属于电化学预锂化,它是形成氮化锂后用电化学的方法使得氮化锂释放出锂离子嵌入负极,与其他方法相比有更好的均匀性,初期形成的SEI更致密,更精确,使得电池的首次效率高,能量密度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122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087196.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具有球缺体形貌或球台体形貌。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底部贴合集流体,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压实性能,还可以减少粘结剂的用量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锂离子电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5027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48951.7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和锰盐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和镍盐进行反应,得到复合催化剂。本发明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了Mn‑Ni/rG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化学键合的强相互作用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形成稳定的三相状态,并使其多组分均匀的混合,颗粒团聚较轻,材料结晶度高,有效的提升了材料的氧析出催化活性以及优化了氧还原催化活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5555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02738.5
申请日:2021-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Ⅰ)所示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所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表面均包覆高导电性纳米金属颗粒。本申请还提供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申请采用纳米金属浸渍法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一次颗粒表面和二次球表面形成一层高导电性纳米金属颗粒包覆层,这样在材料内部形成新的导电网络从而提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导率,提高富锂材料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42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0160466.0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Xene诱导生长的纳米氧化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Ti3AlC2加入HF溶液中,进行刻蚀,得到刻蚀产物;B)将所述刻蚀产物与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混合,进行插层,然后再加入LiOH,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产物;所述LiOH与所述刻蚀产物的质量比为(0.04~0.09):1;C)将所述中间产物在水中分散,超声1~1.5小时后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为MXene溶液;D)在所述MXene溶液中依次加入铁盐溶液和碱液,进行原位生长,得到纳米氧化铁复合材料;所述铁盐溶液包括铁盐和分散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MXene诱导生长的纳米氧化铁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3434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324001.4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系电解液及水系金属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水系电解液包括:稳定剂、金属盐和水;所述稳定剂为C3~C6的含氧非醇类有机溶剂;所述C3~C6的含氧非醇类有机溶剂选自丙酮和/或磷酸三乙酯;所述金属盐选自锂盐和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采用特定的稳定剂与水及金属盐搭配组成水系电解液,能够有效抑制高电位下水被氧化成氧气的析氧副反应以及低电位下水被还原成氢气的析氢副反应,进而提高水系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且所构成的水系电解液具有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效果,保证较高的容量保持率和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40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11353637.3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金属电池用电解液,由以下成分组成:锂盐、添加剂和非水溶剂;所述添加剂为NaBOB、NaTFSI、NaFSI、NaPF6、NaBF4、(C3H3NaO2)n,Na2SO4、Mg(FSI)2、Mg(TFSI)2、KFSI和KTFSI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锂金属电池用电解液中添加剂的浓度为0.2~0.5mol/L;所述非水溶剂为碳酸酯类有机溶剂、磷酸酯类有机溶剂和醚类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的电解液在经过恒电流充放电的过程中,能够在金属锂负极的表面形成SEI界面层,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电池的利用率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金属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356278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37627.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度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所述梯度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自材料中心至材料表面锰含量不变或逐渐降低、镍和钴含量逐渐升高。本方法通过在烧结时候加入一定量的镍、钴以及助溶剂在高温下扩散形成外壳富镍富钴内核富锰的梯度分布,一定程度上解决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这一类高锰材料在高电压下循环稳定性差尤其是循环过程中氧释放带来电压衰减同时其由于锰含量较高材料比表面积大带来材料在高电压循环过程电解液消耗快、且循环过程中颗粒容易破碎等问题。采用梯度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具备的高容量、高安全、长循环、高压实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适合制备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锂离子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