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38848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75815.4
申请日:2011-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协作无线信道测量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发射端中央处理单元产生特定宽带测试基带或中频信号、发射端各单元同步及协作控制信号和发射端中央处理单元内部时序控制信号;发射端分布式处理单元对宽带测试基带或中频信号进行处理,输出电测试信号;根据发射端各单元同步及协作控制信号控制自身的时序和同步;发射天线单元发送电测试信号;接收天线单元接收电测试信号;接收端分布式处理单元对电测试信号进行转换,输出光测试信号;接收端中央处理单元完成光测试信号的采集存储,输出接收端各单元同步及协作控制信号控制接收端分布式处理单元的时序和同步。本发明可以准确地测量协作无线信道的特性,反映真实协作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91695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439457.3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王萍
IPC: H04B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对称柔性通信收发机及通信系统。根据本发明所述收发机,柔性通信控制单元按照非对称的通信要求,输出上行和下行独立变化的发射/接收控制信息给柔性频率合成单元生成发射/接收参考信号;发射时,柔性发射单元基于所述发射参考信号且按所述发射控制信息将基带发射信号处理成数字发射信号,经可调谐上变频、功率放大、由可变双工器发射射频信号;接收时,由可变双工器接收射频信号,经柔性接收单元基于所述接收参考信号将射频接收信号经可调谐下变频至基带,生成数字接收信号,并按所述接收控制信息从所述数字接收信号中提取相应的基带接收信号。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具有所述收发机的基站、及具有所述收发机的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02843108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61594.X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王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线性化射频功率放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射频功率放大器用以放大射频信号;自适应极限环环路与射频功率放大器相连,对射频功率放大器实施非线性负反馈控制;自适应极限环环路输入射频输入信号,输出相位变化随射频输入信号调制的脉冲信号;数字开关电源与自适应极限环环路和射频功率放大器分别相连,控制脉冲信号跟踪射频输入信号的瞬态功率自适应变化;射频带通滤波器与自适应极限环环路的输出端相连,解调脉冲信号,输出放大的射频输入信号。本发明在保持高效低功耗的同时,还具有宽带、大动态范围的线性放大性能,使基站更好地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传输和覆盖性能,有效降低终端功耗,延长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951297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71221.4
申请日:2010-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衰落信道的高精度测量模型及实现方法,该实现方法包括:步骤一,信道测量冲激响应模块通过统计处理测量数据获得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冲激响应函数;步骤二,散射分量参数估计模块根据冲激响应函数估计出衰落信道中的散射分量参数;多径分量参数估计模块根据冲激响应函数估计出衰落信道中的多径分量参数;步骤三,散射分量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散射分量参数生成散射分量;多径分量生成模块根据所述多径分量参数生成多径分量;步骤四,合成模块将所述散射分量和多径分量线性叠加获得所述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衰落信道的模型函数。本发明可以准确地表征密集城市地区的电波传播环境,实现复杂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85541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376135.9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王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记忆非线性模型及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包括:输入射频信号经过静态非线性处理单元生成与输入无关的非线性信号;非线性信号经过动态非线性处理单元生成含记忆的动态非线性输出信号;所述动态非线性处理单元采用输入相关的多级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组对所述非线性信号及其高阶项进行多元的动态加权线性滤波,然后将滤波后的全部信号进行线性叠加,获得所述含记忆的动态非线性输出信号。本发明将记忆非线性模拟为一个静态的强非线性过程与一个输入相关的多级动态非线性过程的合成结果;其反映了任意时刻的增益非线性与不同记忆深度及不同强度的输入相关程度,实现了对功放动态非线性更好地自适应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3138848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110375815.4
申请日:2011-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协作无线信道测量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发射端中央处理单元产生特定宽带测试基带或中频信号、发射端各单元同步及协作控制信号和发射端中央处理单元内部时序控制信号;发射端分布式处理单元对宽带测试基带或中频信号进行处理,输出电测试信号;根据发射端各单元同步及协作控制信号控制自身的时序和同步;发射天线单元发送电测试信号;接收天线单元接收电测试信号;接收端分布式处理单元对电测试信号进行转换,输出光测试信号;接收端中央处理单元完成光测试信号的采集存储,输出接收端各单元同步及协作控制信号控制接收端分布式处理单元的时序和同步。本发明可以准确地测量协作无线信道的特性,反映真实协作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86450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057638.X
申请日:2012-03-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滚环扩增比色检测靶核酸或蛋白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核酸之间的杂交反应以及抗原抗体结合将所要检测的靶核酸或蛋白间接固定于磁珠上,加入滚环成分,通过杂交上的滚环引物进行恒温滚环扩增,最终通过纳米金的颜色反应检测恒温扩增的大分子产物,以达到相对检测靶核酸及蛋白的目的。该方法通过滚环扩增与纳米金颜色反应的结合,既实现了对微量样品信号的大量扩增,又实现了结果的快速直观检测,避免了PCR仪等昂贵仪器的使用,降低了对实验硬件条件的要求。可望应用于床边快速诊断以及食品安全以及环境中微生物的现场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588328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910054644.8
申请日:2009-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无线信道参数化模型的联合估计方法,其主要组成包括以下步骤:反射径分量参数估计、漫散射径分量参数估计、反射信号分量重建、漫散射信号分量重建。反射径分量参数估计的输出,通过反射信号分量重建,负反馈到漫散射径分量参数估计的输入;漫散射径分量参数估计的输出,通过漫散射信号分量统计预测重建,负反馈到反射径分量参数估计的输入;通过这种“蝶形负反馈”交叉迭代机制,两个参数估计器的输出端自洽地估计出信道模型独立分量各自的参数,从而提高了宽带无线信道参数化模型的分辨精度。本发明可应用于WIMAX、LTE、B3G、4G、UWB、DVB等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数字广播系统等的高精度信道测试与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953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32711.5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无线通信信道频域多维参数化模型及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利用无线通信信道测量的发射信号频域数据和无线通信信道测量的接收信号频域采集数据计算获得信道的实时频域冲激响应;步骤二,根据需要多维参数构建信道估计匹配函数和频域参数化模型;步骤三,从信道的实时频域冲激响应中搜索出多径,初始化每条多径的多维参数;步骤四,计算最大似然估计,并通过迭代估计获取每条多径的多维参数值;步骤五,若每条多径的多维参数值满足收敛条件,则停止迭代估计,输出每条多径最终估计的多维参数值;否则返回步骤四。本发明满足宽带无线通信信道高精度多维参数化建模的需求,实现复杂度低并且收敛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5463077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510894463.1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金探针结合基因芯片可视化检测microRNA的生物传感器,所述生物传感器包括:固定在基因芯片上的靶标miRNA特异性捕获探针、miRNA特异性报告探针和纳米金探针以及信号增强液。本发明对临床样本的检测具有良好适用性,整个分析时间不超过1h,并且可以用肉眼观察反应结果;这种分析方法具有费用低、快速及便捷的优点,有望用于临床样本中miRNAs的超灵敏和可视化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