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8097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984661.6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灭火工程局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电‑热逐级趋源的煤田火区探测方法,根据火区探测区的磁异常边界、磁异常极大值带及自然电位异常边界,确定地下煤火蔓延方向后,施工钻孔,根据钻孔内最高温度、C2H4和C2H2浓度,确定火区燃烧中心区、高温区和火区低温区。本发明综合采用磁‑电‑热逐级趋源方式,缩小通过探测煤岩松散区确定的火区探测范围,使得对火区高温区和火源位置的测定具有针对性、减少钻探成本并提高探测效率,减少单一采用钻孔测温技术所产生的误差,实现了对煤田火区火源位置及高温区范围的高效探测,减少了探测钻孔的施工量,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79207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710012418.8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24T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煤田火区地下高温区热能的方法,包括:通过自然电位法和地面探测钻孔确定热提取靶区,在热提取靶区利用注入钻孔将低温气态热媒送至热提取靶区的地下高温区中,气态热媒与高温煤岩体发生热交换后,再通过抽出钻孔将高温气态热媒抽出地表;抽取高温气态热媒的同时持续监测热提取靶区的自然电位,在热提取靶区持续存在的电位异常区内布置套管式钻孔换热器完成该区域高温煤岩与液态热媒的热交换;当抽取的气态热媒和液态热媒温度达到70℃或以下时,停止热提取作业。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透气性不均匀的煤田火区地下高温区热能的高效提取,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15292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054769.0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5/04
Abstract: 一种防治煤田火灾的多级雾化型双相流细水雾发生装置,适用于大面积煤田火区中煤岩空洞高温区的治理。装置包括压力水供给管、多孔喷嘴与射流雾化筒体;射流雾化筒体内部依次设有冲击雾化室、混合增速室和扩散喷射室;冲击雾化室靠近多孔喷嘴端设有半球形内壁,壁面上设有斜向锥形吸气孔以连通冲击雾化室与外界环境。压力水供给管提供的压力水通过多孔喷嘴完成初次雾化;喷嘴射流产生的负压将外界空气自动吸入冲击雾化室与初次雾化的雾流碰撞,实现二次雾化;而后雾流和空气在混合增速室内进一步混合、摩擦,再次雾化;后经扩散喷射室喷至煤田火灾防治区域。该装置无需附加压气系统,结构紧凑简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携性强,雾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352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84586.2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2 , G01N33/222
Abstract: 一种测试地下煤田火区覆岩温度变化的模型试验方法,属于测试煤田火区温度变化的模型试验方法。首先根据火区原型范围、地层情况以及确定的火区模型与原型几何比尺和相似关系νm=vp、εm=εp、(ρc)sp=(ρc)sm、λsp=λsm、βm=βp、Lm=LpCL、Um=UpCL、确定模型火区材料的物性参数和模型火区尺寸;然后根据原型火区及确定的模型火区尺寸和材料参数搭建模型火区,获得燃烧层开采后的覆岩情况;最后根据速度相似关系和体积火源产热速率相似关系控制模型火区风速和火源产热速率,同时利用布置的测温元件监测模型火区覆岩的温度变化,解决了现有地下煤田火区模型试验无法实现含内热源热流固耦合条件下火区覆岩温度变化测试的不足,测试结果较热流、流固耦合模型试验更准确,在本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3221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21139.9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C3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35/22 , E21C2035/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煤机抑尘的旋转射流自吸式短程强化产泡装置,包括压力水供给管、旋流喷嘴与射流发泡筒体,压力水供给管与旋流喷嘴相连,射流发泡筒体内依次设吸气室、吸液室、混合喉管、增压成泡室、强化产泡室和增速出流室;旋流喷嘴通过螺纹旋入射流发泡筒体中的吸气室,吸气室上设有吸气孔,吸液室上设有吸液孔,吸液孔与吸液软管相连,强化产泡室内设有梯形流道螺纹杆。该装置利用旋转射流实现空气和发泡剂的自动吸入,无需提供压风管路和发泡剂添加设备,可靠、适用性强;利用短程化的混合喉管和强化产泡室实现水、气和发泡剂三种介质的高效传能传质与低阻化产生抑尘泡沫,产泡效率高,泡沫出口动量大,适于采煤机截割粉尘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096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64261.X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安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C3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进机内喷泡沫除尘系统,包括泡沫制备系统(1)、泡沫配送系统(2)、泡沫终端喷射系统(3)、压水管路(9)和压风管路(10),泡沫制备系统通过永磁起重器(4)固定安装在掘进机机盖上,并通过泡沫输送管与泡沫配送系统连接;泡沫输送管安装在掘进机护板的下侧;泡沫配送系统内置于掘进机截割臂中;压水管路和压风管路均与泡沫制备系统连接。本发明利用泡沫的可堆积性,使射出的泡沫持续覆盖、堆积在截齿上,使其在泡沫的包裹内作业,湿润煤岩体和抑制粉尘产生,从源头上减少粉尘的产生,具有除尘效果好、耗水量少的独特优势,同时能够冲淡瓦斯、冷却截齿和消除火花,降低截齿更换频率,杜绝瓦斯、煤尘爆炸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58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0172419.8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田火区胶囊式热能提取装置和方法,属于热电转换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火区热能利用率低、热电转换效率较低、工程量大、难以回收重复利用等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温差发电装置、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温差发电装置组成空心柱状结构,冷端(81)在柱状结构内侧,热端(82)在柱状结构外侧;传热装置用于提高热端(82)的温度,传热装置包括高导热胶囊(11)和中温热管(9);冷却装置用于降低冷端(81)的温度,冷却装置包括高导热胶囊式热管(5)和散热翅片(2)。本发明装置及方法适用于煤田火灾区的热能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045421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697704.1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灭火工程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火与地表火共存煤田火区浅部控氧窒息治理方法,属于煤田火区治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剥离工程量大、钻孔施工量大、水浆充填量大,导致工期长、高效治理难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火区地表进行局部剥离,形成阶梯型工作平台;S2.通过浅部治理钻孔注入充填料填充空洞区;S3.在平台上对火区浅部高温区降温;S4.当浅部整体温度降至100℃后,对浅部降温区进行分层封堵,并对火区进行监测;S5.若出现温度反弹对反弹区及其边界再次进行封堵;S6.若再次出现温度反弹现象,重复步骤S5;无反弹现象后,治理结束。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矿井火与地表火共存的煤田火区的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85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1182929.5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锡碱液中锌粉置换回收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待处理的含锡碱液中加入添加剂酒石酸锑钾,搅拌至完全溶解;(2)将步骤(1)的溶液进行水浴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80~90℃,搅拌转速为400~600r/min,待温度稳定后向溶液中投加金属锌粉,继续搅拌反应,金属锌粉投加量是含锡碱液中锡摩尔量的2.6~3倍;(3)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过滤,依次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滤饼至清洗液pH呈中性,真空干燥后即得产品锡粉。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制得的锡粉粒径小,质量稳定,纯度达到了97%~99%。
-
公开(公告)号:CN11045421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97704.1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灭火工程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火与地表火共存煤田火区浅部控氧窒息治理方法,属于煤田火区治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剥离工程量大、钻孔施工量大、水浆充填量大,导致工期长、高效治理难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火区地表进行局部剥离,形成阶梯型工作平台;S2.通过浅部治理钻孔注入充填料填充空洞区;S3.在平台上对火区浅部高温区降温;S4.当浅部整体温度降至100℃后,对浅部降温区进行分层封堵,并对火区进行监测;S5.若出现温度反弹对反弹区及其边界再次进行封堵;S6.若再次出现温度反弹现象,重复步骤S5;无反弹现象后,治理结束。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矿井火与地表火共存的煤田火区的治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