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45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62669.5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固废低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全固废低碳混凝土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粉煤灰150份~300份、硅灰15份~70份、矿渣150份~420份、粗骨料400份~850份、细骨料530份~850份、减水剂7份~15份、碱激发剂100份~351份和纤维0份~116份;该混凝土充分利用工业固废与建筑废料,制得满足工程使用需求的全固废低碳混凝土,可以解决建筑垃圾堆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难题,并且实现建材生产低碳排放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88325.3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热解制备氢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重整制氢系统及方法,生物质热解重整制氢系统包括热解炭化炉、重整制氢炉、二燃室、反应气供气组件。热解炭化炉的顶部设置有热解气出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重整制氢炉的炉壁上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连通有第一烟气入口和第一烟气出口,重整制氢炉的内部连通有反应气入口。二燃室具有燃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燃气入口和热解气出口连通,烟气出口和第一烟气入口连通。反应气供气组件的加热管道设置在二燃室内,加热管道的一端连接供气管线,另外一端与反应气入口连通,提供高温反应气的同时能够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能够实现生物质热解重整制氢系统的自供热,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59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06923.6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灌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景观工程施工用灌溉装置,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移动板的下侧壁四角处均连接有车轮结构,所述移动板的上侧壁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水箱的上侧壁转动连通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固定套设有齿圈。本发明能够在对市政工程进行灌溉时,可以自动对灌溉区域的土质进行检测,并且根据灌溉区域的土质,自动调节需要灌溉的水量,在保持植物得到充分灌溉的同时,也避免了灌溉水量过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以及阻碍植物根系透气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16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88327.2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热解制备氢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热解制氢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一分隔组件,第一分隔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齿辊、两个第一挡板和两个隔离带束。两个第一齿辊互相啮合,其中一个第一齿辊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每个第一挡板位于对应的一个第一齿辊的上方,第一挡板的一端与壳体的内壁连接,另外一端向下倾斜至对应的第一齿辊的顶部;两个隔离带束分别设置在第一挡板和对应的第一齿辊之间,隔离带束的一端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齿辊的顶面接触,通过第一挡板、隔离带束、第一齿辊将壳体的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反应区域,隔离带束能够填补第一挡板和第一齿辊之间的缝隙,能够实现不同物性原料的分区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9279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79719.6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1K27/00 , F01K13/00 , F01K17/02 , F03G4/00 , F24S20/40 , F25B15/06 , F25B30/04 , F24T10/10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理储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气储能耦合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及使用方法。一种压气储能耦合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太阳能转化模块、电能转化模块、地上储能模块、地下储能模块以及供热供冷模块,太阳能转化模块分别与电能转化模块、供热供冷模块电连接、与地上储能模块通管道连接,电能转化模块与地上储能模块电连接,地上储能模块与地下储能模块通过管道连接,地上储能模块与地下储能模块与供热供冷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通过利用发电机余热及地下水热实现了同时供热供冷供电的功能,既显著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也满足用户多种的用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5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80695.9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境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多根路灯杆上的固定套,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路灯杆的杆壁均设有水平定位机构,所述固定套通过螺栓和路灯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前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放置筒。本发明能够在暴雨天气时,预测周围区域的排水能力,当周围区域排水能力较差,将要产生较深的积水时,可以自动提前提醒周围的行人进行躲避,并且可以引导行人进入地势较高或者平缓的安全区域,避免较深积水造成人员伤亡的问题,并且能够根据周围地势的高低,粗略的测量出该地的排水能力,从而方便对该地产生积水的深度进行判断,不需要人工重复测量,提高了操作人员工作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39888.3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乡村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绿色低碳城乡建设的一种振动环境模拟装置,包括隔音底座和等比例房屋模型,隔音底座的顶端外壁固定套接有挡环,隔音底座的顶端活动套接有透明隔音罩,透明隔音罩的底端与挡环的上表面接触,隔音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支撑腿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发明使振动环境模拟装置具有同时检测绿色低碳城乡建设房屋抗震和防噪声振动模拟检测的功能,进而能够提高绿色低碳城乡房屋抗震和防振动噪声能力检测的便捷性和效率,以及能够保证绿色低碳城乡建设的房屋具有高品质抗震和防噪声的能力,还能够保障绿色低碳城乡建设房屋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78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26944.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L5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地下管线变形的主动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包括:在管线和基坑之间开设多个钻孔,钻孔沿管线延伸方向排列分布;在每个钻孔内设置承力结构和弹性施力结构;承力结构设置于靠近基坑的一侧,用于承载弹性施力装置产生的压力;弹性施力结构设置于靠近管线的一侧,用于向管线侧的土体主动施力。本发明施工措施对管线周围土体扰动影响小、工序简单;在管线变形影响的主要深度范围内设置弹性施力结构,使弹性膨胀袋体其余三面变形受限,保证袋体主要向管线方向膨胀变形;通过弹性膨胀袋体结合钻孔内布设的压力传感器,实现对土体加压变形的主动、定量控制;实用性广泛,弹性体材料适用于各类尺寸形式埋深的管线保护,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94606.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的同轴套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地源热泵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地源热泵的同轴套管,包括同轴套设的外管和内管,外管的内壁涂覆有亲水性涂层,内管的外壁和内壁均涂覆疏水性涂层;亲水性涂层是由二氧化硅溶胶制得的亲水性涂层;疏水性涂层是由含有疏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悬浮液制得的疏水性涂层。本发明的同轴套管能够强化从地层取热,弱化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热传递,减少热损失,在应用中能够使出水温度较进水温度提升0.5‑3.0℃。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68974.0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干渠直接蒸发取热集装式供热系统,包括污水干渠、污水源热泵系统、集装式能源站、末端用热设备,集装式能源站内设置有水处理循环系统。污水源热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换热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取热组件,蒸发取热组件设置于污水干渠内壁,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均设置于集装式能源站内;水处理循环系统设置于冷凝器和末端用热设备之间。本发明能够基于原生污水,实现无堵塞、防腐蚀、连续换热,将污水源热泵系统与原生污水管网结合,利用分布式能源站有效地扩大了城市污水余热利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