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46603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810226447.5
申请日:2008-11-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分布式多功能一体化测量系统利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和高速数据总线通讯技术,提出了对传统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测量技术方案的改进,提出了数据采集单元与应用层设备单元的分布式系统概念。实现将所有二次设备整合到一个装置中,各应用层设备(PMU、RTU、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通过高速数据总线共享数据采集单元数据。
-
-
-
公开(公告)号:CN105825285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510009687.X
申请日:201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源吸收式热泵节能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热泵的基本节能量;确定热泵的基本节能量的修正量;根据所述热泵的基本节能量和热泵的基本节能量的修正量确定热泵的节能量。所述方法在考虑热泵的基本节能量的基础上,考虑热泵对火电厂能效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采用热泵造成的火电厂发电减少量折算能量对其基本节能量进行修正。虽然在确定热泵系统造成的火电厂发电减少量可采用汽轮机热耗试验,但费用昂贵,采用传统计算法的困难在于汽轮机排汽处于湿蒸汽区,无法测量其焓值,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理想焓降和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方法,解决了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5830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510638904.1
申请日:2015-09-30
IPC: F24F11/89 , F24F11/00 , F24F11/56 , F24F11/63 , F24F14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需求响应装置及应用方法,所述自动需求响应装置部署于中央空调系统侧,介于中央空调系统与电网侧需求响应服务器之间;其包括:设置于外壳中与微处理器模块相互通信的数据存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安全模块、隔离模块、接口模块、实时时钟、看门狗和电源管理模块;通过执行数据存储模块中相应的策略,从而实现了需求响应业务中,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负荷的协调控制;利用该装置和应用方法提高了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的执行效率,改变了传统人工干预方式下的中央空调系统负荷调整模式,节约了人力资源和经济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5488342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10844563.3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升压运行项目碳减排量的核算方法,包括:确定项目边界;基准线情景碳排放量计算;项目碳排放量计算;计量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校准;确定碳减排量;数据监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从局部配电网的角度核算碳减排量,适用于局部配电网升压改造的场合,比单条线路逐一计算提高了效率;充分利用电网中已安装的电能计量装置,其中计量表计的设计、安装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项目排放量测数据获取的来源可靠,有效提高了减排量核算的准确度;核算方法中需要测量的参数少,且主要是电量参数的测量,减少了被测参数随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核算过程易于计算机编程实现测量数据的导入、处理,可显著减少核算工作所需的人力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46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10844553.X
申请日:2015-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产生的间接碳减排量的核算方法,包括:分析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在低压线路中产生的附加损耗;分析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在配电变压器中产生的附加损耗;实施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措施后,基于该附加损耗分析结论,核算所关注低压配电网因附加损耗减少,导致间接碳排放强度降低所带来的碳减排量。该核算方法可用于注册我国的自愿减排方法学,评价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措施的碳减排效果,以及对电网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同时,通过加强对中低压电网运行优化的管理,能够促进电网运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不仅影响电网企业节能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关系到电网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55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510509388.2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孟珺遐 , 王维洲 , 郭炳庆 , 蒋利民 , 钟鸣 , 熊敏 , 闫华光 , 刘福潮 , 郑晶晶 , 何桂雄 , 陈宋宋 , 杜培东 , 苗常海 , 黄伟 , 屈博 , 郭艳飞 , 成岭 , 杨勇
IPC: G01R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线路升压运行节约电力电量的测量和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确定项目边界、约定参数和测量参数;(2)计算损耗电量;(3)计算调整值Am;(4)建立节约电力和电量的计算模型,计算节约的电力及电量。本发明可操作性强,计算用到的源数据经过较高频次的采集,理论上其本身的数值会更加真实地再现实际情况,结合优化设计的计算模型,有效提高了测量和验证的准确度。节约电量的计算模型具有显著的时序性和迭代性,可便捷地利用计算机处理大量的采集数据,自动完成测量和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节约电力电量的计算,大大减少核证工作中人力、物力的投入,缩短工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82416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98213.2
申请日:2014-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包括总部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主站;所述总部级平台与省级平台通过电力信息内网的以太网和交换机实现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所述企业主站通过无线运营商公网APN/VPN、安全接入平台和以太网与所述省级平台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两级部署和多级应用模式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具有结构划分清晰、运行性能卓越、业务扩展性强、运行维护风险低等优点,具备DSM(Demand?Side?Management,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有序用电管理、需求响应、售电市场分析、用能服务、节能服务业务管理、用能采集管理、知识库管理等业务功能模块的模块化、分布式、智能化的综合电能服务管理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1593983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087999.7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振荡中心快速定位方法。在抑制系统振荡、协调解列等应用方面,经常需要知道电力系统振荡中心的准确位置。本方法仅需要就地的测量电气量和线路的自然参数,就可以在系统同步振荡阶段准确判断出系统的失步振荡中心,并实现了基于就地电气量的失步快速解列判据。基于就地电气量的振荡中心定位方法的推广应用,结合可靠的快速解列判据就能实现快速的、可靠的、就地的失步解列控制,能够适应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实现多套解列装置的协调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