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1326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51108.2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血液样本中GPC‑3复合物的富集、检测方法及应用。富集方法包括A、采集肝癌患者外周血置于抗凝管中并混匀全血;B、加入多倍体积的红细胞裂解液,吹打混匀,冰上裂解后,离心弃红色上清,若细胞沉淀仍有红色,重复该步骤;C、洗涤沉淀1‑2次,加入PBS或生理盐水重悬沉淀,离心弃上清;D、白细胞计数,加PBS重悬细胞沉淀,取适量充池,静置2‑3分钟,通过低倍镜四角4个大方格手工白细胞计数,计算公式如下:WBC/L=N/4*105*104,并计算每毫升原悬液中的白细胞数量,WBC/ml原悬液=N/4*104*稀释倍数;E、获取的细胞加入含1%蛋白酶抑制剂和1%磷酸酶抑制剂的裂解液,冷藏静置一定时间后,离心获取上清液作为待检测样本,实现GPC‑3富集。
-
公开(公告)号:CN11237514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1319365.2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C07K16/40 , C12N15/13 , C12N5/20 , A61K39/395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人YKL‑40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提供该单克隆抗体的独特序列信息,还提供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及该单克隆抗体和杂交瘤细胞株在制备抑制肝癌肺转移的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372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506543.5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A61K31/352 , A61K36/539 , A61P1/16 , A61P13/12 , A61P31/2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黄芩新素在制备NQO1抑制剂中的应用,以及黄芩新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NQO1介导的疾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从黄芩的60种活性化合物中筛选出强效的NQO1抑制剂——黄芩新素,以马兜铃酸毒性导致的肝肾损伤为例,黄芩新素在预防及治疗相关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作为潜在的抗马兜铃酸毒性药物,具有进一步开发前景,为抑制NQO1活性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4624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74001.1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组织中马兜铃酸I‑DNA加合物的方法。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预处理,包括将所述组织样品依次经过组织消化;DNA纯化;酶孵育裂解;和加入含有马兜铃酸II内标的沉淀剂沉淀蛋白,取上清液为待测样品;液相色谱,将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液相色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本发明的检测方法选择性强、方法可靠、检测快速,可用于马兜铃酸I‑DNA加合物的痕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37514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19365.2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C07K16/40 , C12N15/13 , C12N5/20 , A61K39/395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人YKL‑40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提供该单克隆抗体的独特序列信息,还提供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及该单克隆抗体和杂交瘤细胞株在制备抑制肝癌肺转移的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865766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22867220.1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IPC: A61B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尿液采集装置,属于生物采样装置技术领域。该尿液采集装置包括留尿区、缓冲控制区和出尿区,其中留尿区的容纳腔设计成顶面敞口形成开口朝上、且内壁通过曲面平滑过渡的漏斗状结构,在尿液留取过程中不易溅出,可以避免尿液留取过程中尿液污染待检对象的手部;缓冲控制区主要由空腔和容纳在该空腔内的圆珠组成,可以通过控制圆珠的位置避免尿液转移至尿管的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