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调控方法及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45387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74951.0

    申请日:2014-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盖调控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管控基站周边的公网基站的特征参数;根据管控覆盖需求和公网基站的信号强度,布设N个管控基站,完成管控区域的覆盖;其中,N为整数;根据公网基站的信号强度和管控基站的特征参数,确定管控区域交叉带的带宽;调整管控基站的数量和特征参数,以使管控区域交叉带的带宽取得最小值;其中,当交叉带的带宽取得最小值时,管控基站的信号覆盖边界与管控区域的物理边界相互重合;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可使得管控基站的信号覆盖边界与管控区域的物理边界相重合,从而对移动终端达到理想的管控效果。

    基于多径冗余的MMSE预均衡无线信道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8858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10141231.0

    申请日:201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安全技术领域中的物理层加密问题,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径冗余的MMSE预均衡无线信道加密方法及装置。在TDD工作模式下,1)接收机首先利用上行信道发送信道探测信号用以探测多径信道;2)发射机根据接收的上行信道发送的信道探测信号估计出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信道多径信息;3)将所述无线信道多径信息翻转处理;4)根据所述无线信道多径信息,按照功率约束条件得出预均衡因子;5)利用所述预均衡因子和预处理因子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本发明基于无线信道的多径冗余特点和时间分集思想,利用时间反演技术在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引入环境自适应性,利用随机时间反演对信道进行加密,解决了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带来的安全问题。

    实现安全通信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9990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3119.1

    申请日:2013-04-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实现安全通信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发送方法为:根据无线信道的互易性原理,通过反向导频序列估计出发送端与合法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矩阵;根据接收天线的加权矢量集合和所述发送端与合法接收端之间的信道矩阵,确定发送天线的加权矢量集合;从发送天线的加权矢量集合中选取加权矢量选择规则中所指定的加权矢量;将一个原始符号分割成发送片段符号;将选取的发送天线的加权矢量作为发送片段符号的权值,对发送片段符号进行加权处理,生成发送片段符号矢量;在一个原始符号发送周期内,当每次信道跳变时发送一个发送片段符号矢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保证无线通信信号的传输过程在物理层的安全性。

    基于扰动条件下的无线信道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8857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141185.4

    申请日:201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扰动条件下的无线信道加密方法及装置,尤其适用于安全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节点或终端的设计与实现。在TDD工作模式下,接收机首先利用上行信道发送信道探测信号用以探测无线信道的特征;然后由发射机根据接收的信道探测信号估计出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信道特征;利用所述无线信道特征,在对接收机等效信道加微小扰动的条件下得出加密矢量的解集合,在所述解集合中选出加密矢量;然后利用所述加密矢量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经过发射机射频前端发送,即完成了加密处理。本发明利用无线安全领域中无线信道特征具有短期可逆性、快速空间去相关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实现信号的物理层加密,提出一条保障信息安全的新思路。

    一种保密通信方法及天线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067042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45677.4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密通信方法及天线设备,应用于多天线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置的无线信道跳变规则中的信道跳变速率,确定当前时刻的调制符号在该符号的发送周期内的信道跳变次数;从预置的无线信道跳变规则中的预处理权值集合中,选取当前时刻与所述信道跳变次数对应个数的预处理权值;根据所选取的预处理权值对所述调制符号进行预处理,生成发送信号;在所述发送信号的发送周期内,根据预置的无线信道跳变规则中的信道跳变顺序,及所述信道跳变对应的天线信息,在发送信号的发送过程中,进行与所述信道跳变次数对应次数的信道跳变,完成发送信号的发送。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快速的空域信道切换实现了保密通信。

    基于扰动条件下的无线信道加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885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141185.4

    申请日:201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扰动条件下的无线信道加密方法及装置,尤其适用于安全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节点或终端的设计与实现。在TDD工作模式下,接收机首先利用上行信道发送信道探测信号用以探测无线信道的特征;然后由发射机根据接收的信道探测信号估计出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信道特征;利用所述无线信道特征,在对接收机等效信道加微小扰动的条件下得出加密矢量的解集合,在所述解集合中选出加密矢量;然后利用所述加密矢量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预处理,经过发射机射频前端发送,即完成了加密处理。本发明利用无线安全领域中无线信道特征具有短期可逆性、快速空间去相关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实现信号的物理层加密,提出一条保障信息安全的新思路。

    基于物理层密钥的终端和核心网的双向认证增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030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97184.5

    申请日:201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理层密钥的终端和核心网的双向认证增强方法,该方法含有下列步骤:A:核心网利用终端注册过程获取终端身份信息;B:终端和基站通过物理层密钥协商机制产生物理层密钥;C:基站将此物理层密钥上报给核心网;D:核心网利用与终端身份信息相关的根密钥和物理层密钥产生核心网的认证数据,并将该认证数据发送给终端;E:终端利用根密钥、物理层密钥和核心网的认证数据对网络侧进行认证;F:核心网利用根密钥、物理层密钥和核心网的认证数据对终端进行认证;G:终端和基站根据无线信道变化的快慢约定物理层密钥的更新周期;如更新周期到了,执行B;否则,执行G;本发明能够识别并抑制伪基站和伪终端的“透明转发”攻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