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6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41305.X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01C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施工设备,包括用于搅拌混合料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为圆柱形腔,所述混合腔轴向分布有数个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混合腔外部的端部齿轮,所述端部齿轮相对的两侧同时与第一齿圈及第二齿圈啮合,所述第一齿圈及所述第二齿圈沿所述混合腔轴向排列设置,第一齿圈及所述第二齿圈分别由独立的电机控制转动。本发明利用齿圈齿轮组合成的驱动机构驱动混合腔及搅动叶片,从而,使得混合腔及搅拌叶片具有多种运动模式,以便于根据具体的搅拌工况需要采用不同的搅拌模式,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快速充分的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13437.5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1N3/24 , G01N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连续结构面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峰值和残余阶段抗剪强度参数;基于Jennings准则获取初始的非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抗剪强度τ;引入系数ξj和ξr分别对节理和岩桥处法向应力进行调整,同时引入系数ω对岩桥内聚力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非连续结构面的岩体抗剪强度τ;基于Lajtai岩桥破坏理论判据获取张拉、剪切以及强度失效三种非连续结构面的破坏判据;获取岩桥发生张拉破坏条件下、剪切破坏条件下以及强度失效破坏条件下对应的非连续结构面的剪切本构模型。本发明建立非连续结构面剪切本构模型,能够有效描述非连续结构面的剪切行为特征,有效提升本构模型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15598.9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3/132 , C04B33/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铅锌尾矿基烧结砖的制备方法及铅锌尾矿基烧结砖,属于尾矿循环利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质量占比89%~94%的主体原料与质量占比6%~11%的玻璃粉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主体原料包括铅锌尾矿和粘土,铅锌尾矿的质量占比大于粘土的质量占比;将水加入至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得到坯料;将坯料置入密封装置中并在室温环境下放置第一预设时长得到陈化好的坯料;将陈化好的坯料依次经过加压成型、干燥得到烘干后的砖坯:将烘干后的砖坯按照预设烧结温度模型烧结得到铅锌尾矿基烧结砖。通过本申请中的铅锌尾矿基烧结砖的制备方法,有效提高了铅锌尾矿烧结砖的力学性能和强度,同时也能增加铅锌尾矿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94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041234.4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异性岩石结构面抗剪强度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ANN初始预测模型,使用样本对ANN初始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ANN初始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当训练后的ANN初始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预设精度时,训练结束,得到PSO‑ANN预测模型;将目标岩石结构面的目标数据输入PSO‑ANN预测模型,预测目标岩石结构面对应的异形结构面的峰值抗剪强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避免ANN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并通过迭代找到全局最优解,可以使得预测值在数值上更接近实际结果,误差波动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44218.0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5 , G06F18/23 , G06F18/2321 , G06F18/232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岩体中岩桥作用范围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单轴压缩实验,获取含有岩桥的实验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峰值强度;构建与实验试样同尺寸的数值模型,通过调整数值模型的参数,保证数值模型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裂纹的扩展方式与单轴压缩实验的实验试样数据一致;确定数值模型中所有颗粒的最大主应力;根据所有颗粒的最大主应力,通过聚类算法对数值模型中所有颗粒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簇别,并确定关键簇;将关键簇中的颗粒的边界点依次相连,得到岩桥的作用范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复杂节理分布下的岩桥作用范围,能够有针对性的在岩桥内布置监测设备,提高预测岩石破坏的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142867.7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裂隙闭合的冻融岩石复合损伤分段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及其裂隙闭合点,并以裂隙闭合点为分界点将曲线分为两段;构建裂隙闭合前的冻融岩石本构关系;将曲线各点的横坐标变换为ε1‑ε0;获取耦合之后的损伤变量;构建裂隙闭合后的冻融岩石本构关系;构建考虑裂隙闭合的冻融岩石复合损伤分段模型。本发明通过将冻融岩石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以裂隙闭合点为分界点分为两段曲线,进而分别构建出裂隙闭合前的冻融岩石本构关系及裂隙闭合后的冻融岩石本构关系,从而得到考虑裂隙闭合非线性特征的冻融岩石复合损伤分段模型,有效提高冻融岩石复合损伤统计本构关系的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11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910486492.2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尺寸效应的岩石结构面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先将结构面简化为等效薄层,根据薄层中损伤细观微元体的数目和细观微元体的总数确定损伤变量;其次得到细观单元体的破坏概率密度函数;然后确立合理的损伤起始阶段,模拟结构面受荷情况,得到剪切作用下结构面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接着根据剪切过程中受力平衡,确立名义剪应力、未损伤微元体承担的有效剪切应力、损伤微元体承担的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得到剪切变形过程结构面的损伤演化模型和结构面剪切变形损伤本构模型;再确定所述结构面剪切变形损伤本构模型参数m、u0,基于参数与尺寸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一个考虑尺寸效应的结构面剪切本构模型;最后验证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24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798356.4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向应力响应的裂纹闭合应力确定方法,其包括基于试验数据点集建立岩石试样的轴向应变‑轴向应力关系对应的曲线图;在岩石试样的轴向应变‑轴向应力关系对应的曲线图的线弹性阶段中选择初始点P(εp,σp);获取各个试验数据点(εi,σi)与初始点P(εp,σp)之间的两点连线的斜率;获取弹性模量E;获取轴向应变‑轴向应力对应的参考直线σ=Eε;建立轴向应变‑轴向应力差对应的曲线图;获取轴向应变‑轴向应力差对应的曲线图中的反弯点,该反弯点对应的轴向应力为裂纹闭合应力σcc。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压密点的确定问题,显著提高了裂纹闭合应力σcc获取的准确性,排除了现有方法中人为主观臆断对裂纹闭合应力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6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1167205.8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冻融循环损伤的节理剪切强度的确定方法,针对寒区岩体节理的复杂性,本发明方法深入分析了节理连通率与剪切强度的关系,基于室内试验提出了剪切强度参数随节理连通率变化的计算公式,便于精确计算复杂节理的剪切强度。本发明基于节理试样的冻融试验和直剪试验,建立的剪切强度参数损伤演化模型,进一步推导出改进的剪切强度计算公式,此计算公式同时考虑了冻融循环的损伤累积和节理连通率的影响,可深入分析冻融循环与节理连通率耦合作用对剪切强度参数的劣化特性,根据后续试验结果,得出改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高的吻合程度,表明了改进准则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2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98356.4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向应力响应的裂纹闭合应力确定方法,其包括基于试验数据点集建立岩石试样的轴向应变‑轴向应力关系对应的曲线图;在岩石试样的轴向应变‑轴向应力关系对应的曲线图的线弹性阶段中选择初始点P(εp,σp);获取各个试验数据点(εi,σi)与初始点P(εp,σp)之间的两点连线的斜率;获取弹性模量E;获取轴向应变‑轴向应力对应的参考直线σ=Eε;建立轴向应变‑轴向应力差对应的曲线图;获取轴向应变‑轴向应力差对应的曲线图中的反弯点,该反弯点对应的轴向应力为裂纹闭合应力σcc。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压密点的确定问题,显著提高了裂纹闭合应力σcc获取的准确性,排除了现有方法中人为主观臆断对裂纹闭合应力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