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7747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04985.1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石榴叶黄酮苷元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番石榴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2)将步骤(1)中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加入到含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振荡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溶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发酵溶液振荡酶解得到酶解溶液;(4)将步骤(3)中得到的酶解溶液静置、离心,沉淀用甲醇溶解,过滤后得到含有黄酮苷元的甲醇溶液。本发明番石榴叶黄酮苷元的生产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最终得到的黄酮苷元的杂质含量小,后续提纯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48597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32660.2
申请日:2018-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石榴次生代谢产物培养用装置,包括培养罐体、培养液储罐与多层培养架;所述培养罐体包括外培养罐与内培养罐,所述培养液储罐包括第一培养液储罐与第二培养液储罐,所述多层培养架包括圆形培养架和环形培养架;所述内培养罐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培养液储罐连通形成第一密闭空间,所述外培养罐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培养液储罐连通形成第二密闭空间,且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与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互不连通;所述内培养罐上设有第一气压调节系统,所述外培养罐上设有第二气压调节系统。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上述装置的应用。本发明中利用同一装置即可实现两种番石榴组织的同时培养,可大大减小培养时间,提高培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7747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804985.1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石榴叶黄酮苷元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番石榴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2)将步骤(1)中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加入到含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振荡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溶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发酵溶液振荡酶解得到酶解溶液;(4)将步骤(3)中得到的酶解溶液静置、离心,沉淀用甲醇溶解,过滤后得到含有黄酮苷元的甲醇溶液。本发明番石榴叶黄酮苷元的生产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最终得到的黄酮苷元的杂质含量小,后续提纯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0104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415274.5
申请日:2018-05-03
IPC: A61K36/61 , B01D11/02 , A61K1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61 , A61K2236/333 , A61K2236/37 , A61K2236/51 , A61K2236/53 , B01D11/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石榴叶中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番石榴叶粉碎过筛后用含有离子液体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进行超高压提取;(2)得到提取物进行超声萃取,得到的萃取物离心后取上清液备用;(3)上清液中边搅拌边加入乙醇,静置,离心过滤取沉淀物冻干,即得到所述的活性物质。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将超声波与高压技术无干扰结合,实现了超声波与高压反应的协同处理,利用超声波所具有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理化效应(包括弥散作用、触变作用、空化作用)以及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优异特性,以及超高压提取的高效低能耗,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提取率,而且还能进一步降低能耗、节省提取时间,更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41086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524524.9
申请日:2018-05-28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石榴叶片基因组DNA的高效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向番石榴叶片中加入液氮,磨成粉末,再加入洗液,超声处理后在冰中静置,离心得到上清液a与底渣a;(2)向底渣a中加入酶,在冰中静置后,离心得到上清液b与底渣b;(3)向底渣b中加入CTAB抽提缓冲液,离心得到上清液c与底渣c;(4)向上清液c中加入Tris饱和酚、氯仿与异戊醇,离心得到上清液d与底渣d;(5)向上清液d中加入异丙醇,离心得到上清液e与底渣e;(6)将步骤(4)中得到的底渣e用乙醇洗涤,离心收集底渣即得到番石榴叶片基因组DNA。本发明DNA纯度高、提取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1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35108.2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镂空的添加剂在堆肥发酵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可循环利用的竹球添加剂不仅能够增加堆体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延长堆肥的高温期,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堆肥腐熟和堆肥产物植物毒性的消除,而且经筛分后可循环使用,提高了堆肥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堆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268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31059.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36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2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盐还原耦合锑厌氧氧化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氧化菌为肠杆菌,分类命名为Enterobacter sp.T1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2533。在厌氧条件下,该肠杆菌不仅具有将高毒性的Sb(Ⅲ)氧化成低毒性的Sb(V)的能力,还能够利用硫酸盐作为Sb(III)氧化过程的电子受体,将硫酸根还原成H2S。本发明的肠杆菌能够同时还原63.3%的硫酸盐和氧化19.4%的Sb(III),极大地降低锑的环境毒性和可迁移性,从而减轻环境污染。因此,该发明在稻田、湿地和深层土壤等厌氧环境下的锑污染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3724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367497.1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高温木质素降解菌及其应用,所述降解菌命名为解硫胺素芽孢杆菌LD3(Aneurinibacillus sp.LD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21533。该菌株在高温(45~55℃)条件且以木质素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对木质素的降解率最高可达61.28%,还能同时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三种酶活性最高分别为3117.25、1484.5和1770.75U L‑1。将该菌株应用于餐厨垃圾堆肥中,能够促进木质纤维素组分的降解,提高堆肥产物的质量。该菌株在有机固废资源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9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546169.8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ADH依赖型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编码序列、基因工程菌及应用。对来源于鸡粪木质乳杆菌的NADH依赖型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进行突变,获得的突变体Cle7β‑3的还原活力提高了4.3倍,还原氧化活力比值提高了9倍,且有良好的底物耐受性,在浓度为100mM的7‑oxo‑LCA条件下孵育2小时,活力仅下降了10.5%;突变体Cle7β‑3在30℃,pH8.0条件下催化合成熊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熊胆酸和12‑酮‑熊去氧胆酸,都能在3小时内将相应的底物转化完全。突变后的7β‑HSDH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适合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4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43305.8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以及利用该突变体构建的基因工程菌在酶法拆分外消旋型草铵膦生成PPO的应用。所述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当与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D‑氨基酸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时,所述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包含对应于第54位,第213位,第233位,第335位和/或第341位的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并且所述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所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本发明构建的基因工程菌具有高产D‑氨基酸氧化酶的性质,用于催化D‑PPT的氧化反应,可在6h内达到49.5%的转化率,转化效率远高于野生型DAAO的转化效率,可用于微生物酶法拆分外消旋型草铵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