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区雨污管网混接情况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609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0525436.2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区雨污管网混接情况评估方法,基于污水井雨天和非雨天水质数据以及雨水井非雨天水质数据,通过比较污水井非雨天及雨天水质差异判断雨天是否有雨水进入污水管网,通过比较雨水井非雨天水质与所设基准值的大小关系,判断非雨天是否有污水进入雨水管网,并以内插法分别对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的混接程度进行量化评分,进而获得片区雨污管网混接情况总评分。所需基础数据易获得,方法简单,可指导片区雨污管网混接排查整改,具有较强实用性。

    一种适用于高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改良型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和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9028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1205387.3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改良型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与工艺,属于城镇生活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其特征是采用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相结合构成双污泥系统,以实现除磷脱氮功能的强化。首先生活污水按一定比例同时进入低氧池和厌氧池:在低氧池中设有组合填料,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部分脱氮后进入缺氧池;厌氧池中,完成厌氧释磷后进入缺氧池;缺氧池中,通过反硝化除磷完成氮磷的同步去除。最后,曝气池主要用于吸收剩余的磷和去除剩余氨氮。本发明实现了聚磷菌和硝化菌的有效分离,相比于传统的双污泥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污泥产量低的优点,更能适应高原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

    一种片区雨污管网混接情况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609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25436.2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区雨污管网混接情况评估方法,基于污水井雨天和非雨天水质数据以及雨水井非雨天水质数据,通过比较污水井非雨天及雨天水质差异判断雨天是否有雨水进入污水管网,通过比较雨水井非雨天水质与所设基准值的大小关系,判断非雨天是否有污水进入雨水管网,并以内插法分别对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的混接程度进行量化评分,进而获得片区雨污管网混接情况总评分。所需基础数据易获得,方法简单,可指导片区雨污管网混接排查整改,具有较强实用性。

    一种适用于高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改良型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和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90282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05387.3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改良型双污泥除磷脱氮装置与工艺,属于城镇生活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其特征是采用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相结合构成双污泥系统,以实现除磷脱氮功能的强化。首先生活污水按一定比例同时进入低氧池和厌氧池:在低氧池中设有组合填料,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部分脱氮后进入缺氧池;厌氧池中,完成厌氧释磷后进入缺氧池;缺氧池中,通过反硝化除磷完成氮磷的同步去除。最后,曝气池主要用于吸收剩余的磷和去除剩余氨氮。本发明实现了聚磷菌和硝化菌的有效分离,相比于传统的双污泥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污泥产量低的优点,更能适应高原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

    可加热滚筒式好氧堆肥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7857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091263.0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加热滚筒式好氧堆肥反应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于筒体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筒体的中心线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相连且两者之间设有橡胶堵头,所述进气管上且位于筒体内还设有若干进气支管组;所述筒体内周面上沿内径方向设有若干抄板组,所述抄板组间隔设置且相邻抄板组错位排列;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处设有鼓风装置,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处设有尾气处理装置。本发明能够解决堆肥搅拌混合困难、传质传热差的问题,并且可对关键参数进行监测,从而有效地提高堆肥效率。

    一种生活污水低碳化深度处理与资源回收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4800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97386.6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污水低碳化深度处理与资源回收系统及工艺,所述系统包括按污水流向依次设置的污水进水管、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高密度澄清池、曝气生物滤池、二沉池、集水池、氮磷吸附床及第一排水管;还包括与所述二沉池的污泥出口依次连通的第一集泥池、污泥脱水机等技术特征。本发明通过利用絮体污泥制备氮磷吸附材料及厌氧发酵、菌藻共生体系吸收甲烷及氮磷、沼渣制肥、饱和吸附材料回田以及光降解深度处理等措施,不仅实现了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还实现了对生活污水中氮磷及碳源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是一种符合碳中和要求的新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理论的片区雨污分流工程质效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18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25539.9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理论的片区雨污分流工程质效评估方法,基于模糊评价理论,从建设资料完整度、雨污管网混接现状以及排水设施管养情况多个角度出发,构建片区雨污分流工程质效评估体系,可定量对雨污分流工程质效进行评估,从而明确雨污分流项目建设薄弱点和异常点。包括构建片区雨污分流工程质效评估指标体系;以及采用数学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次,确立各指标评分标准,采用模糊评价法对片区雨污分流工程进行评估,获得评估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片区雨污分流工程质效的客观评判,有利于了解与掌握片区雨污分流管网运行健康状态,对运行中的故障点及时进行整改与修缮。

    一种居民小区雨污分流工程质效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186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18291.3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居民小区雨污分流工程质效评估方法,基于建设管理资料、节点井水质情况及排水设施管养情况三个一级指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以建设管理资料指标评估工程建设规范性,以节点井水质情况指标评估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成效,以排水设施管养情况指标评估工程建成后运维管养现状,对片区雨污分流工程实现全面评估,指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修复整改提供依据;其次,本发明通过参考相关法规文件等合理设定污水井非雨天和雨天以及雨水井非雨天水质评估线,以评估线为基准判断污水井和雨水井水质是否在合理区间,判断污水管网收集成效及雨污管网混接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