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9054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71468.9
申请日:2009-03-03
IPC: C07D311/16 , A61K31/37 , A61P9/00 , A61P17/18 , A61P17/16 , A61P39/06 , A61P25/28 , A61P9/10 , A61P9/12 , A61P7/02 , A61Q17/04 , A61Q19/08 , A23L1/30 , A61K36/48 , A61K1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木豆叶中提取分离新的香豆素类活性成分—木豆内酯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与应用。该化合物的结构见图1。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以农业废弃物木豆叶为原料,经溶剂提取后,将提取液浓缩并分散于水中,采用超声波振荡絮凝技术、气泡柱式萃取技术以及正相硅胶中压柱层析分离技术,再结合低温析晶和重结晶技术得到所述成分,其纯度达95%以上。该化学成分经DPPH模型、β-胡萝卜素-亚油酸模型,组织中SOD酶模型及体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模型和对苯肾上腺素诱导主动脉收缩模型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及对心血管疾病作用。结果显示该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内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及一定的扩张血管作用。同时,本发明中木豆内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短周期内即可获得高纯度、高收率和高附加值的产品。适用于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可进一步研制开发为新型抗氧化剂,用作药物、食品以及化妆品添加剂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978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84445.1
申请日:2010-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老鹳草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快速的高效酶诱导提取老鹳草中多酚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匀浆破碎高效酶解技术结合负压空化辅助提取技术,获得富含三种多酚类活性成分的老鹳草提取物,结果表明:提取物中总多酚类活性成分的含量最高可达156.14mgGAE/g,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老鹳草素三种主要多酚类活性成分的含量最高分别可达9.58、6.87、19.82mg/g,比传统热回流方法提高了30~67%。该方法无需高温加热,无需有机溶剂,提取率高,绿色环保,操作安全,适于产业化生产,为中药提取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883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72812.6
申请日:2009-09-08
IPC: C07C225/16 , C07C221/00 , C07D295/11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异甘草素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以异甘草素和小分子伯胺或仲胺为原料,经过Mannich反应,合成一系列含氮原子侧链的异甘草素衍生物。此合成方法具有步骤简单,条件温和,产物易纯化的优点。该类化合物拥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水溶性而且细胞毒性大大低于异甘草素。
-
公开(公告)号:CN101486745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1469.3
申请日:2009-03-03
IPC: C07H17/07 , C07D311/30 , C12P17/06 , A61P39/06 , A61P35/00 , A61P31/00 , A61P29/00 , A61P11/10 , A61P11/06 , A61P1/04 , A61P1/16 , A61P7/10 , A61P9/12 , A61P3/06 , A61P9/10 , A61P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木豆叶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快速的获得富含牡荆苷、异牡荆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和异鼠李素五种黄酮类活性成分的木豆叶提取物的高效酶诱导提取方法。本发明针对传统提取方法提取时间长、提取温度高、提取率低等缺点,采用匀浆破碎酶解、恒温酶解、负压空化提取、溶剂除杂和富集等技术,获得富含五种黄酮类活性成分的木豆叶提取物,结果表明:提取物中五种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含量分别可达0.223~0.296、0.145~0.187、0.194~0.264、0.108~0.150、0.074~0.102mg/g,比传统热回流方法提高了9~65%。该方法提取率高,无需高温加热,设备简单,操作安全,适于产业化生产,为中药提取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714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1467.4
申请日:2009-03-03
IPC: A61K36/48 , A61P31/04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豆叶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在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中的应用。它涉及以木豆叶为原料按常规方法提取的乙醇粗提物,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的萃取物和单体成分木豆芪酸、木豆内酯、球松素、牡荆苷、异牡荆苷的特异性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用途。本发明具有易于制作,价格低廉,作用效果好的特点。可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由奶、肉、蛋、鱼及其制品,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649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1471.0
申请日:2009-03-03
IPC: A61K31/192 , A61K31/352 , C07C65/24 , C07D311/32 , A61P31/22 , A61K36/48 , A61K1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在制备抗疱疹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包括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的提取方法和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在治疗疱疹病毒方面的新用途。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加入不同的赋形剂后可加工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木豆资源丰富,采集方便,提取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172948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44536.0
申请日:2007-11-01
IPC: C07C65/28 , C07C51/42 , C07C49/755 , C07C45/78 , A61K36/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功能性成分木豆素和球松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的从木豆枝叶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木豆素和球松素的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以木豆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振荡絮凝技术、负压空化混悬液固萃取技术、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技术、正相硅胶中压柱层析分离技术及低温析晶和重结晶技术等得到精制的木豆素和球松素,纯度达95%以上。本发明中对提取物经简单除杂再纯化,方法简单、易行,目标化合物的损失少,产品得率和纯度都很高。适用于工业应用,对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83088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157503.1
申请日:2010-04-28
IPC: C07D311/32 , C07D3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树脂富集、硅胶柱层析,对落叶松加工剩余物粗提物中的紫杉叶素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以落叶松加工后剩余物的粗提物为原料,利用AB-8树脂对其中的活性成分紫杉叶素进行特异性富集,再将富集后的粗产品通过正相硅胶柱层析进行纯化,最后获得了纯度为94.35%的紫杉叶素,收率为72.46%。本发明对落叶松中重要活性成分紫杉叶素进行高效分离纯化,对森林剩余物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应用,对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649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071471.0
申请日:2009-03-03
IPC: A61K31/192 , A61K31/352 , C07C65/24 , C07D311/32 , A61P31/22 , A61K36/48 , A61K1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在制备抗疱疹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包括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的提取方法和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在治疗疱疹病毒方面的新用途。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加入不同的赋形剂后可加工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木豆资源丰富,采集方便,提取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714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71467.4
申请日:2009-03-03
IPC: A61K36/48 , A61P31/04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豆叶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在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中的应用。它涉及以木豆叶为原料按常规方法提取的乙醇粗提物,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的萃取物和单体成分木豆芪酸、木豆内酯、球松素、牡荆苷、异牡荆苷的特异性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用途。本发明具有易于制作,价格低廉,作用效果好的特点。可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由奶、肉、蛋、鱼及其制品,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