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操作的医用急救包

    公开(公告)号:CN218572441U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23199538.4

    申请日:2021-12-20

    Inventor: 王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急救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医用急救包,包括包体和包盖;所述包体设置于包盖下方,包体包括外体和内胆,所述外体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内胆位于放置槽内部,内胆顶端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外体卡合固定,所述内胆内壁中部对称设置有横板,两横板表面设置有储物槽,内胆内部位于储物槽下方设置有储药空间,所述包体底面四角位置处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滚轮,包体侧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表面对称开设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滑杆且滑杆与圆孔滑动连接,两所述滑杆顶端通过推杆相互连接。

    一种用于急救训练模拟人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085971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23305948.2

    申请日:2021-12-27

    Inventor: 王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急救训练模拟人,包括模拟人主体,所述模拟人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模拟人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仓,且收纳仓的两侧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把,所述转把插设在收纳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且安装框的内部卡合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安装框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隔离纸卷,所述收纳仓的顶端铰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转动机构,通过转动转把,可以使安装框带动隔离纸卷在收纳仓的内部转动,从而可以便于对隔离纸卷进行更换,可以有效的方便训练人员在对模拟人主体进行急救时,避免需要对隔离纸卷进行一张张的拿取更换。

    用于急救训练模拟人的机械臂

    公开(公告)号:CN217085970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23305947.8

    申请日:2021-12-27

    Inventor: 王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训练模拟人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急救训练模拟人的机械臂,包括模拟机械臂和模拟血管,所述模拟机械臂上设置有模拟血管,所述模拟机械臂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柱,且两组所述支柱的左端和中间部位均竖向焊接有两组连接柱,两组所述支柱相对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均横向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左端与弹簧的右端相抵,所述弹簧的左端与滑槽的左端内壁相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支柱,使得模拟血管能够在不使用时,可以有序且整齐的盘绕在两组支柱之间,整体收纳快速方便,且规整不易松散,需要使用时,可以快速拆分打开进行使用,也不容易出现拉扯模拟血管的情况。

    急救训练模拟人的报警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7085969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23196134.X

    申请日:2021-12-20

    Inventor: 王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急救训练模拟人的报警机构,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报警器一侧设有模拟人本体,所述模拟人本体一侧电性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一端设有位于插槽内的插头,所述报警器一侧呈前后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正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限位板正面滑动连接有多个分别穿过开孔的第一组滑杆与第二组滑杆,所述第一组滑杆与第二组滑杆同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垫块靠近第一组滑杆与第二组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别套设于多个第一组滑杆与第二组滑杆表面的弹簧,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对插头进行稳定的限位,保证急救训练效果的作用。

    一种心肺复苏训练与考核一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729253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22197240.1

    申请日:2018-12-25

    Inventor: 王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训练与考核一体装置,包括躯干结构、与躯干结构连接的头部结构、覆盖在躯干结构上的皮肤;躯干结构正面的胸骨位置与皮肤之间设置有肺袋组件,且肺袋组件与所述头部结构的嘴部连接;躯干结构内还设置有主控制电路板和用于测量模拟心肺复苏时的按压深度、按压回弹值、按压频率的测量组件,测量组件连接主控制电路板,并将各测量数据反馈给主控制电路板;头部结构上还设置有灯光反馈组件,灯光反馈组件与主控制电路板连接;在心肺复苏培训模式下,主控制电路板控制灯光反馈组件打开,并根据获取的数据在灯光反馈组件上实时反馈;在心肺复苏考核模式下,主控制电路板控制灯光反馈组件关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综合急救箱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45269U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720724939.1

    申请日:2017-06-21

    Inventor: 王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综合急救箱,包括箱体及箱盖,箱体内设置有可调大小的多个收纳区,在箱体内装设有位于收纳区的上方并能覆盖收纳区的盖板,所述的箱盖的内衬上分别固定有多个储纳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有可调大小的多个工具收纳区和药品收纳区,还在箱盖的内衬上分别固定有敷料区、器械固定区、文件储纳区、物品储纳区等多个储纳区,使急救箱内的空间分配合理,不仅增加了箱内的空间利用效率,还能方便医护人员查找所需医疗用品,提高施救效率。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车载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217088454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23200630.8

    申请日:2021-12-20

    Inventor: 王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车载一体机,包括导热硅胶垫、导热管、导热铝板、散热片、手持式吸盘、支撑杆以及支撑套杆,铝制底座上端面粘接有导热硅胶垫,铝制底座内部下侧嵌入有导热管,铝制底座下端面焊接有导热铝板,导热铝板下端面焊接有散热片,铝制底座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支撑套杆,支撑套杆内部插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面焊接有手持式吸盘,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监控一体机底部容易产生热量堆积,并且不方便进行高低调节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导热效果好,并且具备高低可调能力,构造简单,实用性强。

    一种户外用急救箱包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247601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23316929.X

    申请日:2021-12-27

    Inventor: 王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外用急救箱包,包括背带、应急包外层、手提带、塑料筒状把手、防水密封拉链以及防护隔层,背带设置于应急包外层左侧,应急包外层内部设置有防水密封拉链,应急包外层上侧设置有手提带,手提带环形侧面中间部位套设有塑料筒状把手,应急包外层左右两侧均设置于防护隔层,防护隔层内部设置有三相复合泡沫板,应急包外层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侧边收纳袋,该设计能够对应急包进行防水防火处理,同时通过设置的TPU耐穿刺防护板提高了应急包的防穿刺性,通过三相复合泡沫板能够增大应急包自身的浮力,使得应急包落水后不会下沉,同时通过设置的充气气囊能够在涉水时为使用者提供浮力支撑,解决了原有户外用应急包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

    一种心肺复苏训练操作提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904686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615756.0

    申请日:2020-11-12

    Inventor: 张琳 王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训练操作提示结构,涉及训练模型设计的技术领域,颈脖部上设有反馈组件,反馈组件包括弹性复位件及弹性按压片,弹性按压片的边沿固定于颈脖部外侧壁上,且弹性按压片与颈脖部之间形成有按压空间,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按压空间内,且弹性复位件一端与弹性按压片抵接,弹性复位件另一端与颈脖部抵接。通过设置弹性按压片及发声部,利用金属按压变型机械发声的方式以提醒操作者气道被打开,操作正确以及头部主体转动至最大限度,无需消耗电能,节能环保且结构简单。同时,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以助于弹性按压片及发声部恢复原状,且弹性复位件可在头部主体转动至最大限度时产生缓冲作用,避免用力过猛损坏装置。

    一种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放置箱

    公开(公告)号:CN210873759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000685.4

    申请日:2019-06-29

    Inventor: 王朝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放置箱,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放置台,放置台包括移动板和感应板,感应板倾斜固定设置在上箱体内,感应板上设置有导柱,移动板套设于导柱上与感应板平行设置;移动板与感应板间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导柱侧壁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卡球,卡球与凹槽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当使用完毕自动体外除颤器后,将自动体外除颤器放置于移动板上,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自身重力压移动板,使移动板与感应板接触,再利用卡球对移动板进行限位,使移动板贴合于感应板,当移动板靠近感应板时,移动板定与位移感应器接触,使位移感应器启动工作,即可实时知晓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被使用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