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7192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723281.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栅格结构及定位格架,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格架栅元无法应用于细径燃料棒稠密布置的问题,保证了对燃料棒的夹持固定效果,具体方案如下:包括若干支撑栅元和固定连接单元,所述支撑栅元为异型管结构,若干异型管相互拼接排列组成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的四周固定一圈外条带,所述固定连接单元间隔设置在方形结构内;所述异型管的管壁沿其环向间隔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夹持燃料棒的夹持部,异型管的其余管壁作为连接部与邻近异型管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989619.4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连续辐照靶组件,涉及反应堆、核技术及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带有多级可独立吊运的靶单元,在堆内辐照时,最上靶单元处于反应堆活性区,其余靶单元沿导轨下沉远离反应堆活性区;当最上部靶单元准备卸出反应堆时,下一级靶单元上升与最上部靶单元组成连续易裂变材料区;当最上部靶单元移出时,下一级靶单元同步装入堆芯活性区,通过相邻两靶单元的整体移动,抵消运行中反应堆装卸易裂变材料时造成的反应堆核特性波动,减少了不必要的反应堆停堆操作,提升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反应堆操作人员工作负担,提高了反应堆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10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97484.6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明光 , 严锦泉 , 史国宝 , 夏利明 , 王国栋 , 黄镜宇 , 夏栓 , 梅其良 , 王岳 , 张迪 , 牛婷婷 , 黄思洋 , 黄若涛 , 陈卓 , 李东祚 , 蔡龙霆 , 陈军 , 向绪中 , 张培来 , 汪方文
IPC: G21C15/26 , G21C15/243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安全壳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非能动核电厂钢安全壳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钢安全壳;多个空气导流板,分层设置在所述钢安全壳外的中上端;屏蔽罩,设置在多个空气导流板外;所述屏蔽罩上端侧面开设有空气入口,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空气出口;所述屏蔽罩底端侧面开设有空气辅助入口;本发明只在钢安全壳外的中上端设置空气导流板,下端不设置空气导流板;同时,在屏蔽罩底端侧面开设有空气辅助入口,在发生故障时用于辅助通过下降段后的空气折流进入空气上升段,从而实现在确保安全壳冷却能力的前提下,达到减少空气导流板用量的目的,缩短了项目建造周期,提高了安装运维便利性,降低了设备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1719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3281.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栅格结构及定位格架,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格架栅元无法应用于细径燃料棒稠密布置的问题,保证了对燃料棒的夹持固定效果,具体方案如下:包括若干支撑栅元和固定连接单元,所述支撑栅元为异型管结构,若干异型管相互拼接排列组成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的四周固定一圈外条带,所述固定连接单元间隔设置在方形结构内;所述异型管的管壁沿其环向间隔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夹持燃料棒的夹持部,异型管的其余管壁作为连接部与邻近异型管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00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1221086.X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价值控制棒中子吸收体材料,该中子吸收体材料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组分和至少一种第二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具有良好的中子吸收能力,所述第二组分与第一组分可形成稳定化合物;所述中子吸收体材料的初始反应性价值不低于Ag‑In‑Cd合金棒,且反应性价值随燃料组件燃耗变化率不快于Ag‑In‑Cd。本发明公开的中子吸收体材料的核物理性能优于常见商用吸收体材料,且显著提升了使用温度限值,提升了设计灵活性和堆芯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00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21086.X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价值控制棒中子吸收体材料,该中子吸收体材料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组分和至少一种第二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具有良好的中子吸收能力,所述第二组分与第一组分可形成稳定化合物;所述中子吸收体材料的初始反应性价值不低于Ag-In-Cd合金棒,且反应性价值随燃料组件燃耗变化率不快于Ag-In-Cd。本发明公开的中子吸收体材料的核物理性能优于常见商用吸收体材料,且显著提升了使用温度限值,提升了设计灵活性和堆芯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4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15184.7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子探测器灵敏度的标定装置和标定方法,标定装置包括:设于堆芯活性区的支座组件,设有第二孔道和第一孔道;用于连接待测探测器的传输系统;信号采集装置,用于连接标准探测器和待测探测器;其中,第二孔道用于容纳标准探测器;传输系统用于将待测探测器转运至第一孔道;信号采集装置用于获取处于第二孔道的标准探测器的电流值、以及处于第一孔道的待测探测器的电流值。本申请的标定装置为自供电类型无需外部供电,同时本申请的标定试验过程中,不需要起停堆,可以在不影响反应堆其他运行任务的情况下完成标定试验,标定过程无需等待,从而显著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61524.9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天红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晶硅中子匀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单晶硅中子匀照装置包括结构体、涂层吸收体、多个水槽和多个吊装组件,涂层吸收体涂覆在结构体的外壁面的中间区域,水槽开设在结构体的外壁面上,且分别位于对应涂层吸收体的两端,吊装组件分别安装在结构体的顶部,用于和外部驱动机构连接,实现结构体上下移动;涂层吸收体、水槽和结构体分别具有不同的中子吸收截面的材料,使得涂层吸收体、水槽和结构体具有轴向不同的中子吸收能力。本发明通过上下移动占用空间小、重量轻的中子屏,有效控制大尺寸中子辐照掺杂单晶硅在核反应堆整个运行寿期内电阻率轴向均匀度,避免了对尺寸大、重量大的硅锭的翻转或移动倒立操作,降低单晶硅破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0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89619.4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连续辐照靶组件,涉及反应堆、核技术及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带有多级可独立吊运的靶单元,在堆内辐照时,最上靶单元处于反应堆活性区,其余靶单元沿导轨下沉远离反应堆活性区;当最上部靶单元准备卸出反应堆时,下一级靶单元上升与最上部靶单元组成连续易裂变材料区;当最上部靶单元移出时,下一级靶单元同步装入堆芯活性区,通过相邻两靶单元的整体移动,抵消运行中反应堆装卸易裂变材料时造成的反应堆核特性波动,减少了不必要的反应堆停堆操作,提升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反应堆操作人员工作负担,提高了反应堆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08516.2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3/32 , G21C3/334 , G21C3/344 , G21C7/103 , G21C17/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型无可溶硼压水堆的堆芯装置,包括燃料组件、可燃毒物、控制棒等,所述堆芯装置采用N盒17×17正方形排列的燃料组件组成,所述N的范围为21、37、57、69、89、97、121,所述燃料组件外侧设置有堆芯径向反射层,所述燃料组件内均布置有控制棒组件。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堆芯装置,可以实现冷却剂中取消可溶硼、完全采用控制棒运行控制代替利用传统方式的化学补偿,进行堆芯反应性和功率分布控制,实现燃料棒、控制棒、可燃毒物、中子源、中子探测器的协调设计与布置,满足长换料寿期、反应性控制、安全停堆、功率展平、中子通量分布监测、反应堆启动监测等要求,实现堆芯安全灵活运行与零硼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