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能动核电厂钢制安全壳热移出过程的比例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637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01428.2

    申请日:2013-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核电厂钢制安全壳热移出过程的比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制安全壳热阱分为蒸发区子热阱、干壁区子热阱和过冷区子热阱;(2)确定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投入前和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投入后的蒸发区子热阱、干壁区子热阱和过冷区子热阱的面积;(3)对蒸发区子热阱、干壁区子热阱和过冷区子热阱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分析,并计算各个热阱的传输质量比例群和能量比例群。本发明适用于AP600、AP1000和CAP1400等非能动核电厂安全壳系统热移出过程的比例分析,可以评价任一时刻下钢制安全壳传热传质过程对安全壳系统热移出能力的贡献。

    一种先进堆芯补水箱结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624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09165.7

    申请日:2018-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先进堆芯补水箱结构,它包括补水箱箱体,在所述补水箱箱体的上部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中部连接有箱体内注射管,所述箱体内注射管下部设置有流水孔,所述水平隔板上设置有非能动浮子式流水孔开闭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堆芯补水箱处于水循环运行模式下,能有效减少用于自然循环的堆芯补水箱水装量,有效减少整个系统由于冷热水混合导致的体积膨胀,进一步防止稳压器满溢,同时这个水装量能满足化学容积控制系统故障时的补水要求以及主蒸汽管道破裂时的硼化要求;在堆芯补水箱处于排水运行模式下,不影响用于安全注射的堆芯补水箱水装量,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大型压水堆核电站事故后堆芯完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77733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7368.5

    申请日:2012-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压水堆核电站事故后堆芯完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屏蔽厂房的顶部空气流道上设置烟囱,烟囱的周围设置安全壳冷却水箱,安全壳冷却水管设置在安全壳冷却水箱内;在屏蔽厂房内、安全壳的顶部上方设置冷却水分配盘。在安全壳的竖直段内壁上布置有网状沟槽;在安全壳的竖直段和/或穹顶的内壁和/或外壁上固定有若干排肋片;在安全壳的竖直段和/或穹顶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排换热风扇。在屏蔽厂房的侧壁上部开设贯通的空气入口。在屏蔽厂房内侧、安全壳外侧设置空气导流板。本发明强化了钢制安全壳的传热能力,增加了钢制安全壳空气冷却能力。同时将钢制安全壳与屏蔽厂房之间的空气流道改为流线型设计,减小了空气阻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