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2740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012300.7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逻辑图模块化设计管理系统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模具库和项目工程图框库,建立存储数据库,构建逻辑图解析器、逻辑图更新器和接口库,搭建控制逻辑图模块化设计管理系统。本发明实现的逻辑图设计管理系统同时具备图纸管理、图纸内在信息管理和标准化、模块化绘图的能力;实现了项目图纸的集中管理和维护,提高了设计的规范性、统一性和效率,并可以方便、高效地进行逻辑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6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1332.2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核电逻辑组态自动转换方法与系统,涉及核电站领域,包括:构建逻辑图模块及组态图模块;获取并遍历待转换的逻辑图及其页面信息,得到对应的逻辑图模块信息;识别并分解对应的逻辑图模块信息,得到分解后的逻辑图模块元素;构建模块映射规则,基于分解后的逻辑图模块元素,将逻辑图模块与组态图模块形成映射关系;根据形成的映射关系,构建参数映射表,并写入xml配置文件,实现逻辑图模块与组态图模块间的自动连线,得到转换后的逻辑组态图例;将转换后的逻辑组态图例,基于自动排序规则,转换为逻辑组态图。本发明能够将逻辑图需要在组态中体现的信息实现快速完整转换,提高转换精确度,减少中间环节迭代,使工程大幅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8928.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21C17/00 , G21D3/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调频时防止反应堆热功率超限的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方法包括接收“一次调频命令”,将“一次调频命令”输到堆芯热功率预测模型,堆芯热功率预测模型输出第一堆芯热功率预测值;判断第一堆芯热功率预测值中任一时刻的堆芯热功率值是否都不超过运行限值,如果否,则对“一次调频命令”进行限幅,将限幅后的一次调频命令作为电功率调节命令;将电功率调节命令输入到核电厂被控对象,获取堆芯热功率实测值;根据堆芯热功率实测值和第一堆芯热功率预测值对堆芯热功率预测模型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堆芯热功率预测模型输出的第二堆芯热功率预测值作为下一个周期的初始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52220.8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压力变送器限流电路,包括:直流输入;分压支路,并联在直流输入上,所述分压支路至少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分压元件和第二分压元件;开关元件,用于输出电流达到预设值时导通,所述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压元件的输入输出之间;电阻模块,与所述直流输入的正极连接;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分压元件的输出之间连接有限流支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电阻模块的输出连接,所述场效应管与所述直流输入的负极之间用于连接负载。本方案能使得输出电流保持在预设值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551715.8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电厂控制逻辑设计验证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客户端计算机、控制逻辑设计验证数据存储服务器、数据结构分解服务器及存储设计数据和要求规格数据的数据库;客户端计算机通过网络分别与控制逻辑设计验证数据存储服务器和数据结构分解服务器互相通讯连接,控制逻辑设计验证过程中的所有请求、动作由客户端计算机发送并执行;数据结构分解服务器与数据库互相通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将控制逻辑设计数据按照相应的设计验证方法进行分解并执行不同的设计验证流程,通过计算机自动判别,实现自动化、批量化、可视化的设计验证功能,显著提高了控制逻辑设计验证效率和质量,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1676954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290750.0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B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工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传感器隔离膜片老化用固定工装,包括端部定位块,所述端部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设有连接件;滑动固定块,所述滑动固定块与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传感器可拆卸连接在相邻所述滑动固定块之间,所述滑动固定块上设有贯通槽,所述滑动固定块上还设有与贯通槽连通的进气孔;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块上,用于锁紧相邻滑动固定块。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滑动固定块,能够同时对多个传感器进行装夹,能够对传感器的隔离膜片实现批量老化,增加了队传感器的隔离膜片的老化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21685811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334452.7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变送器膜盒检漏工装,包括穿线套筒、快速夹具和测量头,所述穿线套筒的一端封堵,所述穿线套筒的另一端开口,在所述穿线套筒设有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测量头,在所述穿线套筒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快速夹具,所述穿线套筒的开口端与所述测量头的进气口相匹配,所述快速夹具用于驱动所述穿线套筒的开口端与所述测量头的进气口抵紧并接通,所述穿线套筒的筒壁上还设有气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置穿线套筒与所述测量头连接,在穿线套筒上设置气孔,该气孔用于充气或者进行抽真空,同时还设有快速夹具用于驱动所述穿线套筒对测量头的开口处进行压紧和密封,确保检测结果,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221404336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3334467.3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级压力变送器陪试品壳体,包括抗辐射罐和保护罐,保护罐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罐体,保护罐的开口处设有盖板,抗辐射罐设置在保护罐内,抗辐射罐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罐体,抗辐射罐的开口上设有抗辐射盖,元器件安装架,元器件安装架设置在抗辐射罐内,元器件安装架包括至少一个支柱和多个安装板,安装板沿支柱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有安装板相互平行,安装板用于放置陪试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抗辐射罐来做屏蔽层,并在抗辐射罐的外部设置保护罐进行保护,同时采用了双重密封结构,提高密封的可靠性,结构简单,以小型化的设计,实现制造安装的便捷性,同时还可以继续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392395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3290751.5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的隔离膜片应力去除装置,包括包括:变温箱,变温箱设有容置槽,变温箱设有气体输送模组;固定工装,固定工装可拆卸连接在容置槽内,固定工装包括多个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固定机构,固定工装还包括进气口进气口能够与气体输送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变温箱温度以及气体输送模组的开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变温箱和固定工装,能够一次性对多个传感器进行固定,实现温度变化处理、老化处理同时进行,从而有效提升了对传感器的隔离膜片的应力去除,提升了处理效率,降低了人工作业强度,提升了应力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2635058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1123784.4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江阴市节流装置厂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23Q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文丘里管自由锻毛坯立车装夹用工装,包括用于对文丘里管锻件毛坯进行吊装并预定位到立车工作台上的吊装预定位夹具、安装在所述立车工作台上用于装夹文丘里管自由锻毛坯外圆的立车卡爪,所述立车卡爪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立车工作台的卡爪座、设置在所述卡爪座上的可移动夹紧的卡爪体,所述卡爪体的前端部位设置有用于以铣削方式切入文丘里管自由锻毛坯表面并顶紧毛坯表面的铣削顶紧组件,所述铣削顶紧组件包括铣刀盘,所述铣刀盘通过电机及自锁型减速机构带动旋转。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装夹找正和切削的效率、提高了加工质量、增加了加工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