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8955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494781.3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IPC: A61K36/716 , A61P15/00 , A61P1/12 , A61P1/00 , A61P21/00 , A61H39/06 , A61K31/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67 , A61H39/06 , A61K31/045 , A61K36/11 , A61K36/185 , A61K36/21 , A61K36/236 , A61K36/47 , A61K36/487 , A61K36/605 , A61K36/716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当归35-55份、红花30-50份、丹参40-60份、木香15-35份、香附30-50份、益母草70-90份、川芎25-45份、冰片1-3。本发明巧妙整合了隔盐灸和灸盒灸的优点,既保留了两种灸法各自的优势,又加入了中药方,集隔盐灸、隔药灸和灸盒灸的作用于一体,三合一发挥疗效。同时,避免了隔盐灸和灸盒灸存在的弊端。本发明取材简便,易学易用,疗效可靠,已为众多患者解除痛苦,药盐灸不仅增加了艾灸徐徐传导的渗透作用,发挥了药物的治疗作用,延长了艾灸时间,而且有效避免了艾灸过程中烫伤烫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10980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802757.1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IPC: A61K36/889 , A61K36/896 , A61P15/00 , A61H39/06 , A61K33/14
Abstract: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血竭1.5~4.5份;三七1.5~4.5份;肉桂1.5~4.5份;吴茱萸1.5~4.5份;泽兰0.5~2.5份;川牛膝0.5~2.5份;川芎0.5~2.5份;丁香0.5~1.5份。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切中“不通则痛”之病机及寒和瘀为痛经的重要致病环节,通过上述8味中药与粗食盐混合在穴位上进行药盐灸,同时通过灸火的热力来促进穴位皮肤组织对这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达到温通胞宫,调理冲任,理气行血,散寒(瘀)止痛之功效,能够有效治疗气滞血瘀型和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
-
公开(公告)号:CN10514779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99057.2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IPC: A61K36/714 , A61K36/718 , A61K36/9068 , A61P1/00 , A61P1/04 , A61K31/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其主要药效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当归0.2-2份;附子0.5-5份;肉桂0.5-5份;红花0.2-2份;丹参0.2-2份;木香0.2-2份;冰片0.2-2份。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艾灸药饼用中药组合物,能够结合艾绒使用,可以发挥了艾绒和中药双重治疗作用,大大提高艾灸临床疗效;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温养脾胃,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等引起的寒证、虚证、痛证、瘀证,尤其适用于慢性胃炎、难治性慢性肠炎等疑难杂症;携带方便,易于操作;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011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410359.2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IPC: A61K36/835 , A61K36/888 , A61P1/14 , A61P11/04 , A61P19/02 , A61P25/02 , A61K31/045 , A61K35/36 , A61K35/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医灸疗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艾绒5-10份、乳香0.5-1.5份、没药0.5-1.5份、沉香0.5-1.5份、冰片0.5-1.5份、桂枝0.5-1.5份。本发明还提供这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发挥了艾绒和中药双重治疗作用,大大提高临床疗效;火力持续、渗透,温热范围大,适用于各种寒证、虚证、痛证、瘀证,可用来治疗临床各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并可以用日常保健;携带方便,易于操作,同时价格远低于普通临床诊疗价格;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1391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31175.6
申请日:2024-08-17
Applicant: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艾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无烟艾灸仪,包括艾灸机构、机械臂以及设置在机械臂内的输送管,所述机械臂端部连接有艾烟净化机构,且所述艾灸机构内部设置有温度调控组件以及集灰组件。通过机械臂的设置可以实现艾灸机构大幅度及范围的方位调节,进一步通过温度调控组件的设置实现了温度的精调控,提高了艾灸的疗效,避免了艾灸过程中温度过高烫伤皮肤的问题,以及集灰组件的设置便于收集艾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艾灰无法收集及掉落烫伤皮肤的技术问题。艾烟净化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艾烟及艾油的三次过滤净化,使得艾灸过程中形成无烟、健康、环保的艾灸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8065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62020.6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隔药饼艾柱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属于隔药饼灸技术领域。它包括模具圈、活塞、固定钉;模具圈的内部设有空腔,模具圈的外顶部设有与模具圈竖直方向相对应的活塞,模具圈上下均开放,且内部空腔竖直设置;活塞内安装有固定钉,且固定钉的平头端竖直朝下,且该平头端位于活塞的下端面的下部。本发明在药饼压制时,将一个固定钉固定埋在其中央,从而产出带固定钉的药饼,再将艾柱连接固定在固定钉上,从而生产出完整、牢固的一体化隔药饼艾柱,能够保证药饼和固定钉之间的紧密固定,从而保证艾柱在燃烧时,不会出现艾柱侧翻情况以及艾灰掉落至药饼上,从而可以提升疗效;该设备效率高,能高质量、高产量满足批量生产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19799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619720.6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IPC: A61K36/9066 , A61P15/00 , A61P15/08 , A61H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肉桂、淫羊藿、附子、吴茱萸、土茯苓、土贝母、莪术、刘寄奴、红花、丹参、王不留行和木香。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通过上述12味中药在上述穴位上进行隔药灸,即通过借助灸火的热力来促进穴位皮肤组织对这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达到温阳益肾、化痰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肾虚痰湿型和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00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510939165.X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IPC: C12N5/0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的结肠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结肠组织剪碎,并加入消化液中进行消化,所述消化液中包含IV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将上清转移至离心管离心,离心后弃去上清,并使用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并将细胞接种培养;培养至瓶底细胞覆盖率≥70%时消化、离心,并重悬于完全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后,即得结肠上皮细胞。本发明的成年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制备与培养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联合消化,并探索了最佳的消化时间,最终得到较纯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15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610051923.9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IPC: A61K36/8905 , A61P35/00 , A61H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桂枝1.5~4.5份;茯苓1.5~4.5份;附子1.5~4.5份;细辛0.5~2.5份;桃仁0.5~2.5份;红花0.5~2.5份;三七0.5~1.5份;香附0.5~1.5份。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穴位上进行隔药灸,即通过借助灸火的热力来促进穴位皮肤组织对这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达到温阳益肾、化痰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肾虚痰瘀型卵巢囊肿。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15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610051923.9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IPC: A61K36/8905 , A61P35/00 , A61H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54 , A61H39/06 , A61K36/076 , A61K36/258 , A61K36/268 , A61K36/286 , A61K36/714 , A61K36/736 , A61K36/8905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桂枝1.5~4.5份;茯苓1.5~4.5份;附子1.5~4.5份;细辛0.5~2.5份;桃仁0.5~2.5份;红花0.5~2.5份;三七0.5~1.5份;香附0.5~1.5份。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穴位上进行隔药灸,即通过借助灸火的热力来促进穴位皮肤组织对这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达到温阳益肾、化痰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肾虚痰瘀型卵巢囊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