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1829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710068239.6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行道树栽植基质、行道树栽植基质的筛选方法及行道树种植系统,涉及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技术领域,本发明行道树栽植基质包括填充颗粒和配方土;填充颗粒包括建筑青石粒,且填充颗粒的粒径为1‑5cm;配方土为壤土和堆肥的混合物。通过为行道树提供特定栽植基质,能够保证行道树具有与其树种匹配的生长环境,改善城市行道树的种植效果,提高城市行道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发明行道树栽植基质的筛选方法对于指导城市行道树的种植和管理模式,提高行道树的生长质量,充分发挥行道树的绿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发明行道树种植系统能够有效保证行道树健康生长,持续发挥作用,提高城市整体绿化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18755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19673.4
申请日:2016-07-30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铃木专用肥,包括氮、磷、钾、海藻酸、硼、螯合铁、螯合锰、螯合锌、铜、钼、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进一步的其原料包括:磷酸一铵、硫酸钾、海藻酸、硼酸钠、螯合铁ED-13、螯合锰ED-MN-13、螯合锌、硫酸铜、钼酸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辅料包括:尿素和水。本发明还公开了悬铃木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为针对城市土壤的养分特点及悬铃木在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而设计专用肥,有效地增加了城市土壤的养分,提高了城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进了悬铃木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211607499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2210011.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Abstract: 一种适于行道树种植的树穴结构,包括树穴和栽植基质,所述栽植基质包括:底层,位于所述树穴的底部,所述底层由配方土和青石粒形成,其中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2:8;中间层,位于底层的上部,所述中间层由配方土和青石粒形成,所述行道树种植于所述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中配方土与青石粒的体积比为5:5;和上层,位于中间层的上部,所述上层由青石粒形成;所述配方土为堆肥与壤土的混合物,所述青石粒的粒径为3-5cm。栽植基质的3层结构,具有适宜的孔隙度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对水肥的吸收,能够为行道树提供与其匹配的生长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10247655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951738.4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
IPC: A01G9/02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树木栽植装置,包括: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下侧设有第一突出部;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上侧设有第二突出部;和位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柱体,所述柱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突出部在所述柱体的第一端处可拆卸的嵌入所述柱体内,所述第二突出部在所述柱体的第二端处可拆卸的嵌入所述柱体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树木栽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与柱体采用插入式内外镶嵌结构部分安装,实现了施工简单快捷,并保证回填土壤后柱体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结构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86372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20250711.3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IPC: A01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栽植单元及栽植模块,其中,栽植单元包括两个板状构件,每个板状构件包括两个连接且具有第一镂空部的板体,每个板体具有相交设置的对接体;两个柱状构件,每个柱状构件分别板体连接;每个柱状构件包括连接柱及卡接件,每个卡接件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卡接体,每个对接体和每个第一卡接体对接卡合,以使两个柱状构件分别和两个板状构件连接安装;第一卡接体和对接体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配合件,第一卡接体和对接体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二配合件,对接体和第一卡接体对接卡合时,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相互配合作用以使对接体和/或第一卡接体止位。通过上述方式,以保证栽植单元及栽植模块的稳固性,安装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214593791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589559.8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Inventor: 涂广平 , 朱春刚 , 严巍 , 孔里微 , 杨瑞卿 , 王冠飞 , 周剑迅 , 朱瑾 , 刘莹 , 陈东旭 , 章一巧 , 王玮珍 , 施凯峰 , 梁晶 , 季德成 , 苗苗 , 王昊彬 , 陈连根 , 李融梅 , 周玲琴 , 朱砚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包括手柄、固定杆、锯子、铲刀、刀片以及铁丝钩;其中,手柄上开设有安装槽;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上方两侧壁固定连接;锯子设置于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固定杆上;铲刀设置于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固定杆上;刀片设置于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固定杆上;铁丝钩设置于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固定杆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桑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能够简便快捷的钩除树干或枝条内的桑天牛幼虫,提升了桑天牛幼虫的捕捉效率和防治效果,保护树木的健康生长,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9182172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23276339.3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IPC: A01G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悬铃木果毛的成套装置,包括:瓶体,具有容腔和与容腔连通的开口;瓶盖,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盖合件,设置于所述瓶体的底部,用以打开或盖合所述瓶体的容腔;以及工作件,与所述瓶体可拆卸地配合,所述工作件为中空结构并且顶部具有出液口,当所述工作件工作时,所述盖合件处于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控制悬铃木果毛的成套装置,通过与瓶体配合的工作件以及位于瓶体底部的盖合件,能够有效保证药剂顺利流出且不外溢,并因此能够精准地计算每次用药的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214593792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592605.X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Inventor: 涂广平 , 严巍 , 朱春刚 , 孔里微 , 王冠飞 , 杨瑞卿 , 朱瑾 , 刘莹 , 周剑迅 , 陈东旭 , 章一巧 , 王玮珍 , 施凯峰 , 季德成 , 梁晶 , 苗苗 , 王昊彬 , 陈连根 , 李融梅 , 周玲琴 , 朱砚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星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包括手柄、固定杆、铲刀、刀片、带钩铁丝以及镊子;其中,手柄上开设有安装槽;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上方两侧壁固定连接;铲刀设置于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固定杆上;刀片设置于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固定杆上;带钩铁丝设置于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固定杆上,所述带钩铁丝的端部设置有弯钩;镊子设置于安装槽内,并转动设置于固定杆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星天牛幼虫人工钩除工具,能够简便快捷地钩除树干内的星天牛幼虫,提升了星天牛幼虫的捕捉效率和防治效果,保护树木的健康生长,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6345799U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21157318.1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Inventor: 崔恒香 , 周玲琴 , 严巍 , 史集蘅 , 殷英 , 史亚儒 , 安磊 , 李庆 , 徐英嘉 , 崔鹏 , 龚琴 , 龚新来 , 张璟 , 王瑛 , 张国兵 , 杨瑞卿 , 顾汤华 , 梁晶 , 季德成 , 施凯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体透水景石,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填料,填料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包被层;外壳的材质是混凝土,制备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泥、砂子、石子、光亮剂、颜料、木质纤维和水,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100份水泥,85~120份砂子、200~330份石子、2~18份光亮剂、1~10份颜料、3~15份木质纤维和35~45份水。本实用新型的海绵体透水景石具有透气透水,调节温度、湿度的特点,且随模具的不同,可以制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同时多块景石拼凑、堆积起来也可建造不同的景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填料可使用种植土、园林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既有利于植物生长,又有利于解决城市和农村的植物废弃物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307558421S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30261116.6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组合式盖板。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盖在裸土表面。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俯视图。
5.设计1后视图,设计1左视图,设计1右视图与设计1主视图相同,省略设计1后视图,设计1左视图,设计1右视图;设计2后视图,设计2左视图,设计2右视图与设计2主视图相同,省略设计2后视图,设计2左视图,设计2右视图;设计3后视图,设计3左视图,设计3右视图与设计3主视图相同,省略设计3后视图,设计3左视图,设计3右视图。
6.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