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SF6分解产物分析的氦离子化气相色谱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008580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485148.4

    申请日:2014-08-27

    Inventor: 庄鸿涛 杨康 方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SF6分解产物分析的氦离子化气相色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SF6分解产物分析的氦离子化气相色谱系统包括中心切割装置和双氦离子化检测器;所述中心切割装置包括四个切换阀、六个色谱柱和七个载气气路,所述的四个切换阀为两个十通阀和两个六通阀;所述的双氦离子化检测器包含两套氦离子化检测器装置。所述用于SF6分解产物分析的氦离子化气相色谱系统还包括色谱柱箱控温装置和载气断气隔绝空气装置,所述的色谱柱箱控温装置包括一套程序升温柱箱和三套独立柱子控温柱箱,所述的载气断气隔绝空气装置包括一套四通阀系统和一套载气气路。本实用新型实现一次进样操作即完成对SF6分解产物的全分析。

    取样泵防震装置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81965Y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20301702.8

    申请日:2009-03-27

    Inventor: 蔺学华 方华 杨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探中使用的取样泵的固定装置,是一种取样泵防震装置,其包括橡胶防震器、防震板、取样泵底座和测试仪器底板;不少于三个的橡胶防震器的上端通过取样泵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取样泵底座上,不少于三个的橡胶防震器的下端通过防震器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防震板上,在防震板的下方有测试仪器底板,在防震板与测试仪器底板之间有防震板固定螺栓,防震板固定螺栓的上端固定安装在防震板上,防震板固定螺栓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测试仪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能有效降低取样泵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测试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延长了泵的寿命,并有效地改善了工作环境。

    变压器油专用耐油抗污染色谱柱

    公开(公告)号:CN205301261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116859.5

    申请日:2015-12-30

    Inventor: 杨康 咸鹏林 方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油专用耐油抗污染色谱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谱柱包括管体、用于色谱分析的担体和不锈钢丝网;在所述色谱柱的内腔的两端安装有不锈钢丝网,在所述两端的不锈钢丝网间的内腔充填有颗粒直径小于所述不锈钢丝网孔径的担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实用,柱效高、分离特性好,而且耐油、抗污染特性强,属于变压器油检测专用色谱分析柱。

    用于SF6气体分析的现场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301017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116833.0

    申请日:2015-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SF6气体分析的现场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装置包括抽真空装置和取气罐,抽真空装置为一个装有小型真空泵及气路切换系统、压力显示系统和电路系统的仪表箱,真空泵通过连接管连接一个三通阀,三通阀的另两路连接的是氦气吹扫气路和取气罐气路,通过三通阀的切换连通相应的气路,压力显示系统采用设置于取气罐气路上的压力表测量系统中的压力情况,取气罐为压力容器,罐体上部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连接一个罐体三通阀,出气管连接一个截止阀;对取气罐进行抽真空工作时,罐体三通阀另两路连接的是抽真空装置及放空气路;进行采样工作时,罐体三通阀另两路连接的是GIS设备及放空气路,截止阀连接气相色谱仪。

    多柱箱便携式色谱仪的色谱柱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43416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20000648.4

    申请日:2014-0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柱箱便携式色谱仪的色谱柱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柱箱便携式色谱仪包括四个小柱箱,所述的小柱箱由铝型材制成,其大小为44mm×90mm×92mm、壁厚为2.5mm,每个小柱箱的前后两面分别设有宽5mm、深10mm的U形凹槽,其中一个凹槽为气路管道进出,另一个凹槽为加热控制线出口,所述的小柱箱内设有加热圈,加热圈内径为70mm、高度为30mm,色谱柱绕在加热圈内侧,加热圈功率为75~85W。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不同的色谱柱控制成不同的温度,以达到仪器最佳的试验条件。

    一种生产现场气体分析用气相色谱仪

    公开(公告)号:CN204556582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246254.1

    申请日:2015-04-22

    Inventor: 杨康 方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生产现场气体分析用气相色谱仪,包括取样单元、气路控制单元、电路控制单元、分离单元、检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取样单元为取样和自动进样单元,由定体积采样管、流量计和带吹扫十通阀构成;气路控制单元由固体过滤器、不锈钢隔膜稳压阀和氦气纯化器构成,提供高纯度载气给分离单元;电路控制单元为温控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检测器脉冲高压电路;分离单元设有3个带吹扫隔膜阀,其中1个为所述取样单元中的带吹扫十通阀,另2个为带吹扫四通阀,采用三阀四柱切换流程完成组分的全分离;检测单元为脉冲氦离子化检测器;数据处理单元为嵌入式工控电脑和数据上传模块。本实用新型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操控性强。

    一种为气相色谱仪气动阀的切换提供气源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298770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116857.6

    申请日:2015-12-30

    Inventor: 杨康 王富德 方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为气相色谱仪气动阀的切换提供气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气相色谱仪切换气动阀提供气源的装置包括气源泵,储气罐和连接气路,通过气源泵把空气经连接气路输入到储气罐中,然后再通过连接气路连接到气动阀,实现快速切换阀体;所述的储气罐设有便于实时读取储气罐中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储气罐的两端均采用铝合金帽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为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气动阀的切换提供气源,能够便捷快速地实现气动阀的切换。

    用于高纯气体分析的带吹扫取样阀

    公开(公告)号:CN205298653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122194.9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高纯气体分析的带吹扫取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高纯气体分析的带吹扫取样阀为一支中空芯管腔笔杆阀,其结构包括调节手柄、进样接口、吹扫接口、密封螺帽和钢瓶连接头;所述的调节手柄安装在阀体左端,调节手柄是一个高精密的不锈钢调节旋钮;所述的进样接口和吹扫接口安装在阀体中段,进样接口和吹扫接口背对分布;所述的密封螺帽和钢瓶连接头安装在阀体右端,密封螺帽和钢瓶连接头是钢瓶接口密封部分,钢瓶接口密封部分连接适用于W21.8螺帽接头或G5/8螺帽接头的钢瓶接口;阀体各部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用于承载便携式色谱仪取样分析移动式工作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3824970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233510.9

    申请日:2014-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承载便携式色谱仪取样分析移动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承载色谱仪的工作台在顶层,伸缩式工作台在中层,提供色谱仪工作电源的移动式电缆卷盘在底层,提供色谱仪载气源的活动式气源平台设于边侧,上述四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为不锈钢的移动式工作平台构架,所述的移动式工作平台构架底部的底板下还设有用于推动的滑轮,所述的移动式工作平台实现同时承载便携式色谱仪、便携式色谱仪工作所需的气源和电源以及数据处理所需的笔记本电脑,方便在现场的各个采样点进行取样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为便携式色谱仪提供稳定的现场操作条件,增强了现场分析时便携式色谱仪的移动能力。

    便携式色谱仪的色谱柱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43417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20000649.9

    申请日:2014-0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色谱仪的色谱柱加热装置,一个单元包括一个色谱柱、一个色谱柱箱及一个加热装置,所述的色谱柱设置在加热装置中,加热装置置于色谱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一个加热圈、一个铂电阻、两组引出线和四芯对插插头,所述的加热圈为内径70cm、高度30cm、壁厚3cm的不锈钢钢圈,所述的不锈钢钢圈是由内外两层不锈钢薄板组成,两层不锈钢管薄板间设有三层云母片,内、外两层云母片作绝缘用,中间层云母片缠绕加温电热丝,加温电热丝两端设有引出线,引出线与四芯对插插头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便携式仪器色谱柱的加热,在色谱软件的配合下,能稳定控制色谱仪中小柱箱的温度,满足试验所需的温度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