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23740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390635.6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净化模块、生态净化组件及生态净化模块的使用方法,生态净化模块的本体为中空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内部设有净水填料;框架结构的底部设有底层遮挡板,框架结构的其中两个供水流通过的侧部分别为迎水侧部和背水侧部;迎水侧部上设有可沿着框架结构的横向移动的第一挡水板组,背水侧部上设有可沿着框架结构的横向移动的第二挡水板组;第一挡水板组和第二挡水板组的结构相同,第一挡水板组包括至少两个挡水板件。本发明通过移动第一挡水板组和第二挡水板组能够实现生态净化模块在净化模式或者更新模式之间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923740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90635.6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净化模块、生态净化组件及生态净化模块的使用方法,生态净化模块的本体为中空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内部设有净水填料;框架结构的底部设有底层遮挡板,框架结构的其中两个供水流通过的侧部分别为迎水侧部和背水侧部;迎水侧部上设有可沿着框架结构的横向移动的第一挡水板组,背水侧部上设有可沿着框架结构的横向移动的第二挡水板组;第一挡水板组和第二挡水板组的结构相同,第一挡水板组包括至少两个挡水板件。本发明通过移动第一挡水板组和第二挡水板组能够实现生态净化模块在净化模式或者更新模式之间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205088006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752322.1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型复合表流湿地系统,包括湿地区域主体,所述湿地区域主体外围设置进水渠和集水渠,所述湿地主体内由若干交叉设置的通风河和配水河构成多个湿地单元格,所述通风河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湿地区域的夏季主导风向。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净水型复合表流湿地植物系统倒伏率、系统内部温度过高等问题,并可促进水生植物收割效率的提升,保障系统水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06987012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348946.6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3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污混接式排水系统,当不降雨或者降雨量较小时,流入支路混接管中的雨污混合水主要是污水,污水从雨污混接管流至溢流井中,然后经第一排污口、第一连接管、限流井、排污管流至市政污水管;这样,污水就不会大量地流入河道中污染水源。当降雨量较大时,流入雨污混接管中的雨污混合水主要是雨水,水位计测得限流井中水位高出预设水位时,控制装置控制电控阀关闭,则溢流井中的水位就会升高,当溢流井中的水位上升至溢流口位置时,雨水和污水会从溢流口排至河道,这样就不会对市政污水管造成过大的排水压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雨污混接式排水系统,改造成本较低,特别适用于改造雨污混接情况的排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5838651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538630.9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净化模块及生态净化组件,生态净化模块的本体为中空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内部设有净水填料;框架结构的底部设有底层遮挡板,框架结构的其中两个供水流通过的侧部分别为迎水侧部和背水侧部;迎水侧部上设有可沿着框架结构的横向移动的第一挡水板组,背水侧部上设有可沿着框架结构的横向移动的第二挡水板组;第一挡水板组和第二挡水板组的结构相同,第一挡水板组包括至少两个挡水板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第一挡水板组和第二挡水板组能够实现生态净化模块在净化模式或者更新模式之间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206722031U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20349293.3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溢流井,排水室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接收底面雨水或污水,所述排水口通向市政污水管道;不降雨或降雨量较小时,从进水口进入到排水室中的水主要为污水,污水会从排水口流至市政污水管道中。降雨量较大时,排水室中的水位升高且主要为雨水,当排水室中的水位过高时,排水室中的水就会从连通孔流至溢水室中,而溢水口的位置高于出水口的位置,出水口通向河道且低于河道正常水位,所以,溢水室中的水会从出水口溢出至河道中。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溢流井,当溢流井中的水位过高时,溢流井能够将水溢出至河道中,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修筑、成本较低、景观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05116277U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20835651.2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型水源地布水系统,包括外部河道,主布水渠,退水渠,储水库和多级水处理系统;所述的主布水渠开口端和退水渠开口端均与所述外部河道相连通;所述主布水渠侧壁设有多个布水支渠,且所述布水支渠均与所述储水库相连通;所述多级水处理系统的每级水处理系统均包括水处理中心,出水支渠和一端封闭的进水支渠,且所述水处理中心一端与所述进水支渠侧壁相连通,所述水处理中心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支渠侧壁相连通;所述进水支渠开口端与所述主布水渠相连通;所述出水支渠一端与所述退水渠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主布水渠相连通。本净水型水源地布水系统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应变能力强,提高了系统运行保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159029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0975299.1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假山水体的净化系统,包括沿水体流向依次设置的进水单元、水处理单元、沉淀单元和曝气单元;进水单元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水泵;水处理单元包括处理腔体,处理腔体内悬挂有多根生物绳填料;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曝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曝气转盘;净化系统还包括第一管道、回流管和第二管道。本实用新型曝气转盘的转动不仅可提升“高山流水”的景观效果,更可增强沉淀池出水的溶解氧含量,进一步提升水体的景观效果;处理腔体内悬挂生物绳填料进行水体净化,水体净化后流入沉淀池内进一步沉淀,沉淀池污泥回流至处理腔体或排出处理系统之外可通过势能实现而无需额外的动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08610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0945498.8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消落带的人工浮床系统,包括人工浮床和与人工浮床相连接的灌溉机构,人工浮床包括能浮在水上的主体框架和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的种植基底,种植基底用于种植植物,灌溉机构包括调蓄水池和与调蓄水池相连接的供水管,调蓄水池用于储蓄水,且调蓄水池能通过供水管给种植基底供水。在使用时,在种植基底上种植植物,同时利用调蓄水池储蓄水;随着,消落带的水位下降,植物也随人工浮床下降,直至人工浮床匍匐在消落带的岸基上,此时植物无法再依靠消落带的水存活,因此,利用调蓄水池给种植基底供水,以保证植物能继续存活,直至消落带的水位再次上涨,植物可再次依靠消落带的水存活,并保持其绿化及净化水体的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