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5154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034244.8
申请日:2011-01-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体石油类污染修复领域的富集水溶液中单环芳香烃可磁性分离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碳纳米管粉末氧化改性后与二价铁盐和双氧水回流反应得到碳纳米管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前躯体,经过烧结制成所述吸附剂。本发明充分利用碳纳米管表面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同时将磁分离技术应用于碳纳米管吸附研究中,开发出新型可磁性分离的单环芳香烃快速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51306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59128.3
申请日:2011-11-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吸附水相中单环芳香烃的活化碳纳米管吸附剂,所述吸附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得的:将碳纳米管与氢氧化钾粉末混合,研磨均匀;置于反应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反应,升温至650~900℃,调节载气;反应持续进行0.5~3小时,将反应产物取出降温后,加入去离子水反复洗涤、抽滤直至溶液pH值为中性时止;真空干燥,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处理过程对碳纳米管结构未产生较大破坏,显著提高碳纳米管比表面积和亲水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其对水溶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此外,本发明原料简单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易控、成本低廉、适于连续化大规模、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120177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010618278.7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2
Abstract: 一种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的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单环芳香烃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碳纳米管改性处理后分散于酒精中制备得到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单环芳香烃的吸附剂。本发明充分利用碳纳米管表面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次氯酸钠氧化改性手段,大幅度提高其对水溶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35462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312501.2
申请日:2009-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G81/00 , C08F283/00 , C08F283/06 , C08F251/00 , C08J9/26 , B01J20/30 , B01J20/26 , C02F1/28
Abstract: 一种水处理技术领域的具有二价镉离子和二价铅离子空穴的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乙醇的水溶液中加入壳聚糖,同时加入甲基丙烯酸单封端的聚乙二醇大单体,丙烯酸双封端的聚乙二醇大单体,光引发剂,搅拌,得溶液;步骤二,向溶液中加入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之后加入Cd2+和Pb2+,紫外光照射,得固体产物;步骤三,将固体产物用盐酸浸泡,氨水调节其pH为7,烘干,得到具有Cd2+和Pb2+离子空穴的吸附树脂。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吸附树脂对Cd2+和Pb2+离子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吸附性,有利于对Cd2+和Pb2+离子准确富集,达到去除和回收的目的,该吸附树脂可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96517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710172156.8
申请日:2007-12-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早期检测麻痹性贝毒毒性的方法,将现场贝类样品制作成检测液,然后用检测液腹腔注射小鼠,检测小鼠脑中乙酰胆碱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力的变化,由乙酰胆碱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力水平得到麻痹性贝毒含量,从而早期检测麻痹性贝毒毒性。本发明解决麻痹性贝毒现场、快速、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分析及毒性早期检测问题,比目前国内常用的小鼠法相比时间提前2-10倍,且个体没有出现任何症状,适于现场快速、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分析及毒性早期检测。本发明仅需检测普通生化指标的改变,操作简单方便,适合现场和基层检测部门推广使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