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系统
    11.
    发明公开
    设备管理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569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80107075.3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设备管理系统具备:成为管理对象的设备和管理设备的设备管理装置,设备具备与设备管理装置进行通信的设备侧收发部,设备管理装置具备:存储部,存储设备的固有的第1识别符和在设备与设备管理装置的通信中识别设备的第2识别符;收发部,从设备侧收发部接收在设备的构成被变更了的情况下变更第1识别符而附加的第3识别符以及第2识别符;第1识别符变更检测部,在由收发部接收到的第3识别符与存储于存储部的第1识别符不同且由收发部接收到的第2识别符与存储于存储部的第2识别符一致的情况下,检测第1识别符的变更;识别符变换部,在由第1识别符变更检测部检测到第1识别符的变更的情况下,将由收发部接收到的第3识别符变换为第1识别符,并输出变换后的第1识别符以及第2识别符(12);以及设备管理部,将发送了第3识别符以及第2识别符的设备作为具有从识别符变换部输出的第1识别符以及第2识别符的设备来管理。

    制冷循环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9221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780093098.1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小型化的气液油分离器的制冷循环装置。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包括气液油分离器(5)并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配置于压缩机的制冷机油的密度比制冷剂的液体状态下的密度大。气液油分离器(5)包括箱体和气体制冷剂分离部(62)。气体制冷剂分离部(62)配置在箱体的内部。在气液油分离器(5)的箱体上连接有制冷剂流入流出管(5d)、液体制冷剂管(5a)、气体制冷剂管(5b)、以及第一返油管(5c)。气体制冷剂管(5b)包括开口端部,该开口端部在箱体的内部位于配置有气体制冷剂分离部(62)的区域。

    制冷循环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92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80093098.1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小型化的气液油分离器的制冷循环装置。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包括气液油分离器(5)并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配置于压缩机的制冷机油的密度比制冷剂的液体状态下的密度大。气液油分离器(5)包括箱体和气体制冷剂分离部(62)。气体制冷剂分离部(62)配置在箱体的内部。在气液油分离器(5)的箱体上连接有制冷剂流入流出管(5d)、液体制冷剂管(5a)、气体制冷剂管(5b)、以及第一返油管(5c)。气体制冷剂管(5b)包括开口端部,该开口端部在箱体的内部位于配置有气体制冷剂分离部(62)的区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